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失眠
  • 12篇失眠症
  • 11篇睡眠
  • 10篇疗效
  • 8篇疗法
  • 6篇血压
  • 6篇睡眠障碍
  • 6篇高血压
  • 5篇认知行为治疗
  • 5篇失眠患者
  • 5篇疗效观察
  • 5篇光照疗法
  • 4篇原发性
  • 4篇皮质
  • 4篇皮质醇
  • 3篇远程
  • 3篇治疗失眠
  • 3篇肾上腺
  • 3篇睡眠质量
  • 3篇昼夜节律

机构

  • 28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31篇刘雅贞
  • 30篇蒋晓江
  • 14篇郎莹
  • 12篇李训军
  • 10篇钟代曲
  • 10篇马国重
  • 7篇刘娟
  • 6篇张远凤
  • 4篇许志强
  • 4篇林玲
  • 4篇叶圆圆
  • 3篇乐发国
  • 3篇冯正权
  • 3篇王延江
  • 3篇陈尼卡
  • 2篇曾登芬
  • 2篇张园
  • 2篇朗莹
  • 1篇周红杰
  • 1篇高东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神经...
  • 4篇重庆医学
  • 4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第十四届全军...
  • 2篇第五届中国睡...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第七届中国睡...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酸右美托咪定诱导睡眠平衡术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右关托咪定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以及该治疗方法对失眠症过度觉醒的影响。方法对本科室22例失眠症患者行睡眠监测、血清皮质醇检测、相关量表评估及各系统检查,并行盐酸右美托咪定诱导睡眠平衡术,术后复查睡眠监测、血清皮质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行盐酸右美托咪定诱导睡眠平衡术后,失眠症患者较术前睡眠潜伏期缩短(P〈0.05),睡眠总时间延长(P〈0.05),睡眠效率增高(P〈0.05),觉醒次数及入睡后清醒时间无明显减少(P〉0.05),清晨8:00血皮质醇降低(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诱导睡眠平衡术可缩短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总时间,改善睡眠效率,但对睡眠维持状态无明显改善,并可降低血皮质醇抑制过度觉醒状态。
刘雅贞蒋晓江
关键词:失眠症盐酸右美托咪定皮质醇
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评价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失眠症的短期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组(联合组)、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治疗组(CBTI组)和药物治疗组(药物组),治疗6—8周。利用睡眠日志及量表评价治疗效果及各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结束后,药物组睡眠潜伏期(39.9±23.7)min、入睡后觉醒时间(79.1±39.4)min高于联合组[(25.5±11.2)min、(54.4±38.5)min]及CBTI组[(27.8±11.6)min、(51.8±29.0)min],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46);药物组睡眠效率[(76.5±11.9)%]低于联合组[(83.8±8.7)%]及CBTI组[(82.8±7.0)%,P=0.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总睡眠时间芹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简化量表评分[(97.6±16.4)分]高于联合组[(67.5±20.1)分]及CBTI组[(75.0±2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量表评分各组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联合组服药频率[(3.35±3.05)晚/周]低于药物组[(5.56±2.33)晚/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联合组6例(29%)患者撤药,药物组1例(5%)患者撒药,OR=7.286。结论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治疗能显著提高睡眠效率、增加总睡眠时间、缩短觉醒时间,早期联合药物治疗能迅速缓解失眠症状,撤药后疗效持续稳定,远程交互的方式可有效降低治疗的脱失率。
林玲蒋晓江刘娟李训军刘雅贞郎莹叶圆圆杨信举
关键词:慢性失眠症药物治疗
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对其血压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正>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不同睡眠质量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自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高血压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心内科等住院及门诊高血压病人。填写问卷调查: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1(Pittsburgh Sleep Qu...
蒋晓江杨信举刘娟刘雅贞郎莹
关键词:高血压睡眠质量血压水平动态血压监测
文献传递
高血压病患者主观睡眠质量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对其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住院及门诊高血压病患者为高血压病组,选取体检中心无高血压病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诊室血压及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高血压病组与对照组的主观睡眠质量,并研究高血压病患者主观睡眠质量与其血压水平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组主观睡眠质量明显差于对照组,高血压病组的主观睡眠质量越差,其收缩压水平越高,高血压病组主观睡眠质量与其收缩压水平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与其收缩压水平呈负相关,是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增高的危险因素之一。
刘雅贞杨信举张远凤刘娟郎莹蒋晓江
关键词:主观睡眠质量高血压病失眠
光照疗法在轮班作业致睡眠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光照疗法在轮班作业致睡眠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三科收治的轮班作业致睡眠障碍患者共60例,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采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光照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7d,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多导睡眠监测及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IS各因子中的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主观睡眠质量、白天身体功能、白天情绪、白天思睡因子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导睡眠监测显示,治疗后观察组Ⅲ期睡眠比例上升(P<0.05),Ⅱ期睡眠比例下降(P<0.05),对照组Ⅲ期睡眠及快动眼期睡眠比例下降(P<0.05),Ⅱ期睡眠比例上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结论光照疗法可调节轮班作业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节律系统,使机体内在节律系统与外在生物节律趋向一致,为治疗轮班作业致睡眠障碍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钟代曲蒋晓江马国重郎莹刘雅贞李训军
关键词:光照疗法
基于电话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失眠症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基于电话的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失眠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PsycINFO、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7期)、CBM和CNKI数据库,搜集基于电话的CBT治疗失眠症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7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共3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结束时,与等待组相比,基于电话的CBT组患者的入睡潜伏期更短[MD=–30.31,95%CI(–40.41,–20.22),P<0.000 01]、入睡后觉醒时间更短[MD=–15.59,95%CI(–24.09,–7.09),P=0.000 3]、睡眠效率更高[MD=11.02,95%CI(7.87,14.18),P<0.000 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总睡眠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3.45,95%CI(–37.01,63.92),P=0.60]。结论基于电话的CBT对失眠症具有较好疗效,是失眠症治疗的有效手段。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予以验证。
叶圆圆蒋晓江刘娟李训军刘雅贞朗莹林玲杨信举
关键词:失眠症认知行为治疗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焦虑症伴发失眠与原发性失眠患者觉醒水平比较与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对比焦虑症伴发失眠与原发性失眠患者过度觉醒水平,探讨焦虑症伴发失眠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20例正常睡眠者、25例焦虑症伴发失眠患者及26例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脑电频谱、24 h尿游离皮质醇数据。结果焦虑症伴发失眠患者及原发性失眠患者心率变异性低频/高频(LF/HF)、24 h尿游离皮质醇浓度、脑电谱频theta、alpha、sigma、beta、gamma相对功率值均高于正常睡眠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性高频(HF)、5 min平均心率标准差(SDANN)、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爱丁堡指数(pNN50)、脑电谱频delta相对功率值均低于正常睡眠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症伴发失眠患者心率变异性低频/高频(LF/HF)、24 h尿游离皮质醇浓度、脑电谱频beta、gamma相对功率值均高于原发性失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性HF、SDANN、SDNN、rMSSD、pNN50、脑电谱频delta相对功率值低于原发性失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伴发失眠与原发性失眠患者均存在过度觉醒,其中,焦虑症伴发失眠患者过度觉醒水平比原发性失眠患者高。
马国重蒋晓江乐发国冯正权刘雅贞
关键词:失眠症焦虑症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在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的知晓率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门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导致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为脑卒中筛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2~7月,对1389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同时测定空腹血脂、空腹血糖。并进行脑血管意外危险因素知晓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l389例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高血压病患病率55.6%,知晓率32.6%;糖尿病患病率46.2%,知晓率22.8%;高脂血症患病率82.6%,知晓率43.5%;肥胖患病率57.5%,知晓率33.0%;冠心病患病率67.1%,知晓率32.7%。其中35~44岁年龄(青壮年)组患者对患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和冠心病的知晓率更低,分别为8.7%、0、15.4%、9.4%、3.6%,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各年龄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肥胖的患病率均较高;对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知晓率均较低;以35~44岁组的知晓率最低。对35~44岁组患者加强血脂、血压、血糖筛查,提高知晓率,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张远凤蒋晓江许志强刘雅贞马国重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患病率知晓率
失眠症的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疗效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比较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ICBT)、传统面对面认知行为治疗(CBT)及药物治疗对失眠症患者睡眠参数及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影响,了解ICBT对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失眠症患者79例,随机分为ICBT组(n=27)、CBT组(n=26)、药物治疗组(n=26),各组均进行连续8周的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结束时睡眠参数、焦虑及抑郁水平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第4周、治疗结束时3组睡眠参数明显改善,焦虑及抑郁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药物治疗组入睡潜伏期、总睡眠时间、入睡后觉醒时间等与ICBT、CB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ICBT组、CBT组的入睡潜伏期、焦虑及抑郁水平均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CBT组与CBT组比较,除抑郁水平外,焦虑水平及睡眠参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BT对失眠症的改善速度较药物治疗慢,但是治疗结束时,其疗效优于药物治疗且与传统的面对面CBT效果差异不大。
叶圆圆刘娟李训军刘雅贞郎莹林玲杨信举王延江蒋晓江
关键词:失眠症认知行为疗法网络化抑郁
自膨胀式支架在脑血管介入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背景:随着冠脉血管支架和外周血管支架置入技术的成熟,如今自膨胀式支架正成为国内外医疗器械厂商致力于开发的重点和热点产品,由于脑血管相当迂曲和细小,以及置入风险比其他部位血管高很多,因此自膨胀式支架的开发要难度很大。首要任务就是选用合适的生物医用材料,如何提高脑血管病支架材料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是该项技术的要点和难点。目的:分析不同自膨胀式支架材料在脑血管介入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比较自膨胀式支架置入与传统的脑血管病治疗方法的优势,以及安全性和相关并发症等问题。方法:收集不同自膨胀式支架治疗不同脑血管病的相关文献,就临床开始使用以及正在研究开发的各类自膨胀式支架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关于血管内治疗的方案,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各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需要大规模、前瞻性、随即对照试验予以证实。随着自膨胀式支架材料的更新与发展,自膨胀式支架的应用可成为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陈尼卡蒋晓江李训军郎莹马国重刘雅贞
关键词:生物材料支架置入脑血管颅内动脉疾病镍钛合金形状记忆效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