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谨文
- 作品数:45 被引量:167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抗CTLA-4抗体联合阿霉素治疗小鼠乳腺癌的疗效及机制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抗体联合阿霉素治疗小鼠乳腺癌的疗效及机制。方法以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接种Balb/c小鼠建立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溶剂组、单用抗CTLA-4抗体组、单用阿霉素组、联合用药组。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脾和骨髓的细胞亚型,对肿瘤微环境中凋亡细胞和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结果单用抗CTLA-4抗体组、单用阿霉素组、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体积均显著低于空白组、溶剂组(P<0.05),且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显著低于单用抗CTLA-4抗体组、单用阿霉素组小鼠肿瘤体积(P<0.05)。与空白组、溶剂组相比,单用抗CTLA-4抗体组、单用阿霉素组和联合用药组的荷瘤小鼠脾中CD8+T和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凋亡的阳性百分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联合用药组MVD显著低于其他组,且单用抗CTLA-4抗体组和单用阿霉素组MVD显著低于空白组和溶剂组(P<0.05)。结论联合抗CTLA-4抗体和阿霉素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力,明显抑制乳腺癌小鼠肿瘤生长,促进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肿瘤微环境中微血管生成,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 沈文状董鸿张林刘谨文
- 关键词:乳腺肿瘤表柔比星免疫
- 中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Intermediate-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K4)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2例乳腺癌组织标本,20例距肿瘤切缘2 cm的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Western Blot法(WB)检测SK4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SK4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SK4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1%和35.0%(P<0.05);低、中、高分化肿瘤中SK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87.5%和75.0%(P<0.05);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K4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2%和99.6%(P<0.05);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和阴性中SK4的阳性率别为86.7%和91.7%(P>0.05)。SK4在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CF-7中明显表达。结论 SK4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加;SK4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
- 殷茜张汝超杨筱嵬李兴睿易继林刘谨文
-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转移
- Glut1和HIF-1α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108例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15例正常肝组织中Glutl,HIF-1α的表达。结果Glutl和HIF-1α在108例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1%和78.7%,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χ^2=15.27,χ^2=8.727)和正常肝组织(χ^2=31.78,χ^2=27.19)中的表达率(P〈0.05)。Glutl的表达强度与HCC的分化程度(χ^2=27.80),Edmondson分级(χ^2=6.260),有无转移(χ^2=11.54)等显著相关(P〈0.05)。HIF-1α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强度与HCC分化程度(χ^2=13.05)和肿瘤大小(χ^2=11.74)相关(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Glutl和HIF-1α在H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χ^2=18.81)。结论Glutl和HIF-1α的异常高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促进肝细胞癌的增殖和侵袭转移。Glutl和HIF-1α的表达强度对肝癌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刘峰易继林李兴睿刘谨文陈钢沈文状
- 关键词:肝细胞单糖转运蛋白质类缺氧诱导因子1Α
-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技巧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116例施行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112例完成腔镜手术,其中单侧腺叶大部切除94例,双侧腺叶大部分切除12例,甲状腺全切除4例,峡部切除2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5min,术后平均引流量7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4d,术后无低钙和喉返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随访2~18个月,均未见复发,所有患者均对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手术方式,并且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
- 殷茜刘谨文沈文状杨筱嵬董鸿杨志芳李兴睿易继林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甲状腺疾病
- 外伤性胆道损伤22例诊治报告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胆道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创伤性肝外胆道损伤的诊治资料。结果22例均于术中确诊。其中,行单纯胆囊切除术5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修补术8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一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行胆囊切除加肝总管一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本组22例均治愈。结论外伤性胆道损伤术前诊断困难,常于术中确诊。治疗可采用胆囊切除术、一期胆道缝合修补术、胆肠吻合术等手术治疗。
- 刘谨文杨筱嵬沈文状易继林
- 关键词:腹部损伤胆道
- 甲状腺术后出血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50例甲状腺手术术后出血病人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方式。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1月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术后出血病人50例,根据术后出血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治疗组(29例)和非手术治疗组(21例),比较两组病例临床特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人性别、出血诱因、甲状腺手术结束至发现出血的时间、出血时的颈部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值1.38)、颈部肿胀(OR值2.68)是手术止血的独立影响因素。手术治疗组探查发现,最常见出血部位为颈前静脉及其与颈阔肌皮瓣之间交通支。结论男性和颈部肿胀是甲状腺术后出血需手术治疗的独立影响因素,甲状腺手术关闭切口前应特别注意对颈前静脉及其与颈阔肌皮瓣之间交通支进行检查。
- 逯超李金娇刘谨文易继林郑伟红
- 关键词:甲状腺术后出血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c-myc蛋白在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2002年
- 为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后 c- m yc蛋白在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0例未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和 30例经 TACE治疗的肝癌组织中 c- m yc蛋白表达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ISEL)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结果显示 :两组肝癌组织中 c- myc蛋白表达率分别为 16 .6 7%和 83.33% ;肝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 0 .0 0 88和0 .190 1。提示 :经 TACE治疗后 ,肝癌细胞凋亡率增高 ,肝癌组织中 c- m
- 易继林刘谨文
- 关键词:细胞凋亡C-MYC化学疗法
- 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年间治疗的DTC患者429例的临床资料,对其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2%和88.7%。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远处转移、治疗方式、复发和临床病理分期等为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而性别、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T分期、治疗方式和临床病理分期3个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复发、远处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其中T分期、治疗方式和临床病理分期为独立的预后因素。
- 陈勇军刘谨文张林李兴睿吴高松吴毅平吴亚群易继林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预后
- 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树突状细胞、VEGF及共刺激分子4-1BB配体变化的研究
- 第一部分: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原发性肝癌组织中浸润的树突状细胞和VEGF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癌组织中浸润的树突状细胞(DCs)和VEGF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
- 刘谨文
- 关键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树突状细胞
- 文献传递
- p73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研究p73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73蛋白在49例原发性胆囊癌、15例胆囊腺瘤性息肉和12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73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9%(24/49),而在胆囊腺瘤性息肉和慢性胆囊炎中均无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1)。胆囊癌组织中p7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在低分化癌中有较高表达,与高中分化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性别、年龄、淋巴结有无转移和Nevin分期无关(P>0.05)。与预后有关,p73蛋白表达阴性病人预后显著优于p73蛋白表达阳性病人,术后1年内死亡者p73阳性表达率为68%(21/31),1~3年死亡组为25%(3/12),而>3年死亡组为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73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p73基因可能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判断原发性胆囊癌分化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 蒋进发易继林沈文状孙华鹏陈晚平李兴睿刘谨文
- 关键词:P73蛋白原发性胆囊癌阳性表达率胆囊腺瘤慢性胆囊炎胆囊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