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荣成

作品数:22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湿地
  • 8篇红树
  • 8篇红树林
  • 6篇桐花树
  • 6篇秋茄
  • 5篇造林
  • 3篇森林资源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白骨壤
  • 2篇造林技术
  • 2篇植物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生理生态
  • 2篇生理生态因子
  • 2篇生态恢复
  • 2篇生态因子
  • 2篇树种
  • 2篇树种选择
  • 2篇土壤

机构

  • 14篇惠安县林业局
  • 7篇福建省林业科...
  • 7篇江苏大学
  • 7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闽江学院

作者

  • 22篇刘荣成
  • 7篇叶功富
  • 6篇吴沿友
  • 6篇范少辉
  • 5篇张建生
  • 5篇洪志猛
  • 4篇崔丽娟
  • 3篇付为国
  • 3篇刘建培
  • 2篇廖群
  • 2篇肖胜
  • 2篇张娜
  • 2篇李萍萍
  • 2篇朱咏莉
  • 2篇梁铮
  • 1篇谭芳林
  • 1篇吴春笃
  • 1篇王宗林
  • 1篇陶明清
  • 1篇刘继龙

传媒

  • 3篇福建林业科技
  • 3篇湿地科学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林业勘察设计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林业经济问题
  • 1篇林业实用技术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 1篇2008年闽...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泉州湾红树林河口湿地土壤氧化酶活性的时空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以泉州湾红树林河口湿地为对象,对不同植被种类下2种土壤氧化还原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不同季节(春季和秋季)和不同区域(上游、中游和下游)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为春季>秋季,多酚氧化酶活性则随季节变化无明显差异;(2)在不同区域,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上游高于中游和下游,多酚氧化酶活性则为中游低于上游和下游;(3)从总体上来看,植被种类对两种酶活力影响不大。由于植被的分布差异,从表观上看,原生的桐花树下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植被(秋茄和白骨壤)与无植被生长的空地和裸地,秋茄和裸地下的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植被。从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泉州湾红树林河口湿地土壤两种氧化酶活性变化成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以上结果为泉州湾河口湿地的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娜吴沿友刘荣成朱咏莉廖群
关键词:红树林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
泉州湾河口湿地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对泉州湾河口湿地不同区域(上游、中游和下游)、不同红树植被下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两种酶在不同区域间均无显著差异,季节变化均表现为春季大于秋季;有红树植被的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皆大于空地和裸地,土壤脲酶不同红树植被下无显著差异,磷酸酶则表现为百年生桐花树和互花米草显著高于其余植被,秋茄和白骨壤次之。随着土壤垂直深度的增加,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整体上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湿地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受植被类型和根系生长状况显著影响。以上结果为泉州湾河口湿地的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吴沿友廖群朱咏莉刘荣成张娜梁铮
关键词:湿地红树林脲酶磷酸酶
泉州湾河口湿地几种植物的光合特性
2008年8月3日,对泉州湾河口湿地下游的优势植物桐花树、秋茄和白骨壤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特点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由于潮水的影响,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3峰曲线,日...
刘荣成吴沿友付为国梁铮王纪章李萍萍
关键词:桐花树秋茄白骨壤光合作用生理生态因子
文献传递
惠安县森林资源培育探讨被引量:1
2000年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惠安县十年来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的研究 ,指出其森林资源培育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完善森林资源培育的对策思路。
刘荣成刘建培
关键词: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林业
泉州湾红树林湿地人工生态恢复的研究被引量:32
2005年
红树林为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类型 ,但因人为的破坏 ,我国红树林面积和资源锐减 ,现有红树林湿地中不少处于退化状态 ,开展红树林湿地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在福建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开展了不同滩涂立地、造林方式、栽植不同密度下桐花树、秋茄的生态恢复试验 ,进行了各种造林方法的经济投入分析。结果表明 ,在海岸湿地进行植被恢复和造林地规划时 ,应重视滩涂潮汐浸淹深度的影响 ,尽量选择浅滩地、中滩地营造红树林。桐花树移植天然小苗 ,秋茄采用胚轴插植方法造林 ,成活率达 83%以上。造林初植密度以 0 .5m× 1.0m适当密植为宜。红树人工林通过消浪、促淤、降低风速等作用达到了保护海岸的目的。
叶功富范少辉刘荣成张建生洪志猛崔丽娟林宏斌
关键词:红树林湿地生态恢复造林方式海岸湿地初植密度桐花树
泉州湾河口湿地几种植物的光合特性被引量:4
2010年
2008年8月3日,对泉州湾河口湿地下游的优势植物桐花树、秋茄和白骨壤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特点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由于潮水的影响,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3峰曲线,日平均净光合速率的排序为白骨壤>桐花树>秋茄。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其自身的生理因子有显著相关,尤其是与胞间CO2浓度有极显著的负相关。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气孔导度的影响不同,桐花树和白骨壤受气孔导度影响显著,而秋茄则不受气孔导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白骨壤适应生长在高盐环境下,但易受水分胁迫;秋茄适应生长在潮水变化的环境下,易受盐分胁迫;桐花树则介于两者之间。
刘荣成吴沿友付为国梁铮王纪章李萍萍
关键词:桐花树秋茄白骨壤光合作用生理生态因子
沿海城市惠安县城市森林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以沿海小城镇惠安县为例,确立了城市森林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结构、各指标之间的权重值、现状值及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并依据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惠安县城市森林现状进行评价并对2010年和2020年城市森林达到的目标进行规划。结果表明:若规划目标能够实现,2010年和2020年惠安县城市森林的综合状况将分别优于现状的1 932倍和2 943倍。2010年其结构、功能和协调性分别提高到现在的1 706、1 815和2 564倍,而2020年分别提高到现在的2 648、2 589和4 269倍,城市森林综合质量将有较大提高。
范少辉洪志猛叶功富刘荣成张建生肖胜
关键词:指标体系
泉州湾洛阳江滨海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对策被引量:18
2004年
分析了泉州湾洛阳江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滨海湿地生态恢复的有效措施,并提出滨海湿地生态重建的对策。
刘荣成洪志猛叶功富范少辉崔丽娟张建生
关键词: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恢复生态重建
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土壤CO_2通量周期性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14年
福建泉州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所处地属正规半日潮,为新近栽植的人工修复林带.采用Li-840便携式土壤二氧化碳分析仪测定主要红树群落土壤CO2排放通量,研究土壤CO2通量周期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泉州湾红树林处于幼林期,其土壤CO2通量较小;早、晚潮潮间期,秋茄和桐花树群落土壤CO2浓度和通量随退潮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土壤CO2浓度和通量分别为557.08-2211.50 μmol·mol-1和-0.21-0.40μmol·m-2·s-1,早、晚潮潮间期和晚、早潮潮间期CO2通量平均值分别为0.26和-0.01μmol·m-2·s-1;对于同一退潮时刻,早、晚潮潮间期CO2通量大于晚、早潮潮间期.早、晚潮潮间期CO2通量与对应的即时CO2浓度呈“钟”型变化,CO2通量随CO2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近似高斯分布,据此可建立该系统土壤CO2通量与CO2即时浓度的数学模型.
王宗林吴沿友邢德科刘荣成周贵尧赵宽
关键词:红树林湿地CO2通量
红树林造林树种的选择-以洛阳江湿地为例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陆交界的海湾及河口盐碱滩涂上的特有植物群落,因而它有特殊的植物特性:喜温,宜半成水环境、潮间带生长。影响红树林的自然因素主要有纬度、气温、盐度、潮汐、泥质等。树种的选择是否合理决定了红树林的造林成败...
刘荣成
关键词:红树林造林树种选择植物群落生态安全引种树种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