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继攀

作品数:24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肠癌
  • 7篇结肠
  • 6篇直肠
  • 6篇直肠癌
  • 4篇结肠炎
  • 4篇溃疡
  • 4篇溃疡性
  • 4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术后
  • 3篇切除
  • 3篇肿瘤
  • 3篇外科
  • 3篇外科学
  • 3篇免疫
  • 3篇结直肠
  • 2篇低位直肠
  • 2篇低位直肠癌
  • 2篇手术
  • 2篇黏膜
  • 2篇胃癌

机构

  • 21篇哈励逊国际和...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刘继攀
  • 12篇王成君
  • 9篇宋默
  • 8篇尹长恒
  • 6篇席姗姗
  • 5篇刘防震
  • 4篇宋德余
  • 4篇李炳茂
  • 3篇高增书
  • 3篇赵学荣
  • 3篇王向丽
  • 2篇王艳玲
  • 1篇杨彩霞
  • 1篇王文娟
  • 1篇刘淑红
  • 1篇孙伟
  • 1篇马星
  • 1篇苏云
  • 1篇赵光远
  • 1篇张书亭

传媒

  • 4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2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选择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行功能性空肠代胃术,对照组行P形肠袢代胃术,根据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进行营养状态评估,根据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比较2种术式的效果。结果 2组术后营养状况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及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功能性空肠间置吻合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手术简单易行,是全胃切除术后比较理想的重建术式。
刘继攀赵光远尹长恒
关键词:胃肿瘤胃切除术
三参三草合剂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组织损伤并降低肠黏膜炎症因子水平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三参三草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黏膜组织损伤及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三参三草合剂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正常饲喂,模型组及三参三草合剂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钠(TNBS)-乙醇诱导法建立UC大鼠模型,随后三参三草合剂组给予4. 5 g/(kg·d)三参三草合剂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结束后,对所有大鼠进行结肠黏膜组织学损伤(TDI)评分,并采用ELISA测定大鼠结肠组织IL-12P70、TNF-α、IFN-γ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C模型组TDI评分显著增加,IL-12P70、TNF-α、IFN-γ水平显著升高;与UC模型组比较,三参三草合剂组TDI评分显著下降,IL-12P70、TNF-α、IFN-γ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三参三草合剂可减轻U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损伤,降低肠黏膜IL-12P70、TNF-α、IFN-γ水平。
刘继攀孙伟赵学荣李炳茂王成君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miR-190的表达下调有利于抑制结直肠癌被引量:5
2017年
研究miR-190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C)患者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采用Real-time PCR和探针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miR-190在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变化。利用Targetscan数据库,寻找潜在的miR-190靶基因,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结果发现,相比于癌旁正常组织,miR-190在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下降(p<0.000 1)。通过Targetscan数据库找到miR-190可作用于细胞因子IGF-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也证实了miR-190可以作用于IGF-1的3'UTR区域,从而抑制IGF-1的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病过程中,miR-190表达量下降,导致IGF-1含量上升,进而促进了结肠癌的发展,miR-190具有抑癌作用。
宋默刘继攀席姗姗王成君
关键词:结直肠癌IGF-1
术前免疫营养加化疗在胃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07年
为探讨术前免疫营养加化疗对胃肠肿瘤患者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将86例胃肠肿瘤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术前实施免疫营养加化疗共7~14d,免疫营养采用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营养状况好转后行化疗5~7d,休息1~2周行手术治疗。对照组41例,术前一般营养支持后即行手术治疗。术后两组均给予一般营养支持及化疗。入院时、手术前1天、术后第1天、第9天分别测蛋白及免疫指标,术后随访3~5年。结果显示,入院时两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前1天、术后第9天,治疗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免疫指标IgG、IgA、IgM和CD4、CD8、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切除率、术后3年、5年生存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术前免疫营养加化疗能改善肿瘤患者营养及免疫状况,提高手术切除率,延长无瘤生存期,改善预后。
刘防震尹长恒刘继攀宋德余高增书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肠道营养胃肠外营养化疗
伞状缝合技术在PPH术中的应用(附100报告)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伞状缝合荷包技术在传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Ⅳ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Ⅲ度~Ⅳ度混合痔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分为两组,50例采用传统单荷包缝合技术,50例采用双荷包缝合技术,观察组采用伞状缝合技术,比较不同荷包缝合技术术后切除直肠黏膜环的宽度、均匀性、完整性,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出血、疼痛、肛门下坠感等),术后电话随访患者术后3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痔核有无再次脱出、肛门下坠感有无减轻或消失)。【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单荷包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0%,双荷包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0%,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伞状观察组术后切除直肠黏膜环宽度均大于单荷包对照组和双荷包对照组,且黏膜环具有更好的均匀性、完整性,与两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随访,伞状观察组痔核再次脱出、肛门下坠感发生率均低于两个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伞状缝合技术在PPH术中治疗混合痔患者可减少切除黏膜的缺损、切除宽度不够等发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宋默刘继攀王向丽席姗姗王艳玲王成君
腹部手术应用吻合器268例
2008年
1999-2007年我院对268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应用消化道吻合器进行手术治疗,男145例,女123例,年龄15~87岁。胃癌9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43例,其中行近端胃大部切除49例,全胃切除2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70例;毕Ⅰ式吻合16例,毕Ⅱ式吻合54例。直肠癌84例,均行保肛手术;结肠癌右半结肠切除15例;小肠肿瘤13例、小肠扭转9例、小肠粘连7例均行小肠切除肠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漏5例,均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其中3例行横结肠造口术,2例自愈。吻合口狭窄7例,其中食管胃吻合2例,食管空肠吻合1例,均行扩张后好转;直肠前切除4例,3例半年后逐渐自行好转,1例行横结肠造口。吻合口出血2例,经保守治愈。
刘防震尹长恒刘继攀王成君宋德余
关键词:消化道吻合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手术应用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空肠吻合腹部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抑制COX-2和NF-κB激活及p38 MAPK磷酸化缓解小鼠溃疡性结肠炎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究间充质干细胞(MSCs)外泌体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提取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及其外泌体。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UC组、exosome组,UC组、exosome组小鼠饮用含3%DSS的饮用水造模,exosome组小鼠每3 d尾静脉注射1次10μg MSCs外泌体,control组和UC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3周,记录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记录小鼠黏膜损伤指数(CMDI),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COX-2、NF-κB表达及p38 MAPK磷酸化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UC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DAI、CMDI显著升高(P<0.001),结肠组织病变明显,结肠组织中COX-2、NF-κB表达及p38 MAPK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01),与模型组相比,exosome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DAI、CMDI显著降低(P<0.001),结肠组织病变缓解,结肠组织中COX-2、NF-κB表达及p38 MAPK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01)。结论:MSCs外泌体可显著缓解小鼠UC,其机制可能为抑制体内炎症反应、抑制COX-2、NF-κB表达及p38MAPK磷酸化。
刘继攀孙伟宋默李凤丹赵学影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CDX-2和KAI-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和抑癌基因KAI-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25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CDX-2和KAI-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在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距癌组织≤2 cm)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CDX-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4%(17/50)、54%(27/50)及88%(22/25),KAI-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15/50)、58%(29/50)及92%(23/25),CDX-2和KAI-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均分别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P<0.05)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也均明显低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②CDX-2和KAI-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均有关(P<0.05),即在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浸及浆膜及分化程度较低者中CDX-2和KAI-1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未及浆膜及分化程度较高者(P<0.05),二者均与患者的发病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③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CDX-2和KAI-1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 s=0.544,P<0.01)。结论 CDX-2和KAI-1的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相关,联合评价其功能可能对结肠癌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刘继攀尹长恒宋默阎庆辉
关键词:结肠癌
肛周原发性实体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例
2016年
患者,女,27岁。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发现肛周肿物,如枣样大小,无发热、疼痛、便血、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未行特殊治疗,症状未见转好,为求明确治疗于2014年12月10日来我院就诊。外科检查:患者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史,发育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
刘洪博宋默王林娜刘继攀任旭莹
关键词:腺泡状横纹肌肉瘤肛周实体型原发性恶心呕吐传染病史
改良式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5
2017年
目的探讨改良痔上黏膜环切(PPH)术和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10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行改良PPH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和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3天VAS评分、住院时问及愈合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发生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改良PPH术治疗混合痔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愈合时间、提高痔上黏膜环切宽度及均匀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宋默刘继攀王向丽席姗姗王成君
关键词: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