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畅格

作品数:18 被引量:64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结肠
  • 5篇结肠炎
  • 5篇溃疡
  • 5篇激光
  • 4篇溃疡性
  • 4篇溃疡性结肠炎
  • 4篇溃疡性结肠炎...
  • 4篇激光治疗
  • 3篇电图
  • 3篇炎症
  • 3篇溃疡型
  • 3篇溃疡型结肠炎
  • 2篇炎症反
  • 2篇炎症反应
  • 2篇疼痛
  • 2篇疼痛患者
  • 2篇牵伸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因子
  • 2篇脑电

机构

  • 18篇天津体育学院
  • 3篇天津市人民医...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天津医院
  • 1篇北京军区天津...

作者

  • 18篇刘畅格
  • 15篇黄力平
  • 7篇曹龙军
  • 4篇王磊
  • 3篇李猛
  • 3篇韩秀娟
  • 3篇杜金刚
  • 3篇韩玉山
  • 2篇田强
  • 2篇邢剑
  • 2篇牛岩
  • 1篇万发桃
  • 1篇王静
  • 1篇徐冬青
  • 1篇周石
  • 1篇武晶琼
  • 1篇李庆雯
  • 1篇张宝珍
  • 1篇牛岩
  • 1篇张力文

传媒

  • 5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2015全国...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福建体育科技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国家通用语言...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言语治疗实验教学模拟康复个例创新设计与研究
2021年
言语治疗实验教学是以临床康复个案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医患扮演沉浸式模拟临床康复为特色,拓展学生的临床思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结合实验教学经验,浅谈实验教学模拟临床康复个案创新设计的应用,为相关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刘畅格万发桃张琳王磊
关键词:言语治疗教学模拟
痛风患者步态特征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痛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由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在关节及关节周围沉积所致,MSU晶体的沉积可引发局部炎症,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自限性发作。近年来痛风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北美洲和欧洲痛风的患病率为1%,已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0.5%-1%)[1],而我国更为严重,南昌地区调查显示痛风的总患病率为1.52%,男性远高于女性,分别为2.63%和0.01%[2]。痛风最常影响足和踝关节,尤其是第一跖趾关节(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1MTPJ)和跟腱[3-4],痛风患者足部及下肢的疼痛和残疾较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水平。
李慧丹魏星黄力平刘畅格刘畅格李阔弟李晓丁
关键词:痛风患者慢性炎症性疾病局部炎症第一跖趾关节步态特征日常生活活动
上斜方肌静力牵伸与等长收缩运动干预对颈肩肌肉疼痛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通过6周静力牵伸联合等长收缩方法对上斜方肌进行运动干预,观察其肌电、主观疼痛感觉、肌力和疲劳等指标变化,评价运动干预的效果,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和参照国内外研究诊断标准招募右侧颈肩疼痛受试者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试验组分别于午休和下班后由物理治疗师分别进行一组静力牵伸加等长收缩的运动干预,每6次为一组,每组时间20min,每周5次,共计6周;对照组为正常上班和日常生活活动,两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颈部主观疼痛指数(VAS)、sEMG静息绝对值和相对值,最大等长收缩肌力(MVC)以及肌肉疲劳试验的测试,试验组实验前后采用配对的t检验,试验组与对照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周静力牵伸加等长收缩的运动干预后,试验组干预前后和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右侧上斜方肌颈肩部主观疼痛感(VAS)有显著降低(P<0.01,P<0.01,);sEMG静息绝对值和相对值有显著降低(P<0.01,P<0.01);肌肉疲劳频域指标肌电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和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斜率绝对值有显著性下降(P<0.05,P<0.05);最大等长收缩肌力(MVC)试验组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增加(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周静力牵伸与等长收缩能够有效缓解职业性颈肩肌肉疼痛患者颈上斜方肌肌紧张,缓解肩部疼痛、增加最大等长收缩肌力,减少肌肉疲劳程度。
曹龙军黄力平牛岩牛岩邢剑刘畅格
关键词:颈肩痛
运动康复治疗技术模拟临床实践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被引量:11
2014年
运动康复治疗是物理治疗学中的主要内容,也是临床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康复专业是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实践性极强的新兴专业。该专业的特点是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学生康复治疗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此,我们进行了运动康复治疗技术实验教学模拟临床实践模式的改革探索。经过两年的尝试,我们已经形成了量化的实验课教学、考核模式和临床案例康复治疗模拟模式。康复治疗技术模拟临床实践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进一步完善了课程教学,有益于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实现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预期教学成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以及提升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将有帮助。
黄力平刘畅格徐冬青曹龙军李庆雯
关键词:实验教学
健康中国战略下社区老年人外周动脉疾病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2023年
目的:慢性病预防是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的重要命题,健康普查社区无外周动脉疾病(PAD)症状老年人踝臂指数(ABI),探究其与老年人身体功能表现和精神状态等因素的相关性,实现以预防和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移。方法:招募60岁以上324名社区无PAD临床躯体症状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ABI正常组248名(男性64人,女性184人),ABI临界组49名(男性13人,女性36人),ABI异常组27名(男性11人,女性16人)。各组连续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分类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运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ABI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无PAD临床躯体症状老年人ABI异常的发生率为8.3%,临界异常的发生率15.1%;三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体重、BMI、腰臀比、体脂百分比、睡眠指数和双侧上肢柔韧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I临界异常与BMI(P<0.01)(OR=1.193,95%CI[1.085,1.311])和睡眠指数(P<0.05)(OR=1.088,95%CI[1.013,1.170])有相关性;ABI异常与BMI(P<0.05)(OR=1.164,95%CI[1.031,1.314])、睡眠指数(P<0.01)(OR=1.252,95%CI[1.144,1.371])和右侧上肢柔韧性(P<0.05)(OR=0.965,95%CI[0.938,0.993])有相关性。结论:BMI增高、睡眠指数增加以及机体柔韧性降低与社区无PAD临床躯体症状老年人ABI异常程度存在相关性。提示积极进行身体锻炼控制体重、改善睡眠质量和机体柔韧性可能是降低ABI异常,减低PAD发生风险的预防靶点。
刘畅格黄力平黄力平王嘉智曹龙军刘宁
关键词:外周动脉疾病踝臂指数
可能肌肉衰减症与肌肉衰减症前期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比较研究
2022年
目的:分析可能肌肉衰减症和肌肉衰减症前期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的差异,探寻可能肌肉衰减症是否更有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老年肌肉衰减症及其危害,为防治肌肉衰减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天津市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共募集和检测830例受试者,采用老年功能性体适能测试方案(SFT)进行各项指标测试。按照欧洲肌肉衰减症工作组(EWGSOP)的概念和亚洲肌肉衰减症工作组2019(AWGS2019)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非肌肉衰减症组(n=526,M/F:180/346)、肌肉衰减症前期组(n=46,M/F:17/29)和可能肌肉衰减症组(n=81,M/F:20/61),比较各组间功能性体适能的差异。结果:可能肌肉衰减症组的30 s屈臂测试(P<0.01)、30 s座椅起坐测试(P<0.01)、计时起立走(TUG)测试(P<0.05)和6 min步行测试(P<0.01)结果显著差于肌肉衰减症前期组。男性可能肌肉衰减症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低于肌肉衰减症前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可能肌肉衰减症组30 s屈臂测试(P<0.01)、30 s座椅起坐测试(P<0.01)、6 min步行测试(P<0.01)、TUG测试(P<0.05)和反应时测试(P<0.05)结果均显著差于肌肉衰减症前期组。结论:可能肌肉衰减症老年人四肢肌力、动态平衡及敏捷性和有氧耐力显著低于肌肉衰减症前期老年人,从功能性体适能视角表明低握力作为可能肌肉衰减症定义更具健康风险的提示意义;可能肌肉衰减症新定义对进一步探讨肌肉衰减症发生发展机制和指导肌肉衰减症防治、预防其危害有重要价值。可能肌肉衰减症老年人性别不同,各项功能性体适能下降也有所不同,提示针对不同性别老年人的肌肉衰减症防治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王嘉智黄力平张琳刘畅格刘畅格刘宁武晶琼李红曹龙军王磊
关键词:老年人
通过EEG观察振动训练对机体觉醒状态的影响
2015年
目的:通过监测受试者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分析振动训练中振动波的方向与大脑觉醒状态之间的关系,并为振动训练提高运动员赛前状态提供有效实验效据。方法:在振动方向分别为前后向和左右向的基础上,分别采集振动前和振动时中央中线(CZ),左枕、右枕(O1、O2)处的脑电图α波相对功率谱密度。结果:振动开始后,无论振动方向为前后还是左右向,振动时与振动前相比机体觉醒状态显著提高(P<0.05)。在振动过程中,左右振动与前后振动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发现振动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受试者的觉醒状态。左右方向比前后方向振动对机体觉醒状态的提高更为明显。
刘畅格黄力平李阔弟李政张力文成雅鑫
关键词:脑电图觉醒
迷走神经电刺激改善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和患病率高,且患者平均年龄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1],专家预测脑外伤在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三大疾病负担[2].脑卒中患者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魏星刘畅格曹龙军李慧丹李晓丁陈婷黄力平
关键词:运动功能障碍神经电刺激脑损伤后平均年龄疾病负担
通过脑电图观察不同方式振动训练对机体觉醒状态的影响
1.研究目的:通过监测受试者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观察不同方式振动训练对脑电图α波功率谱密度的影响,从而分析大脑觉醒状态,用以发现振动训练中振动波的方向与大脑觉醒状态之间的关系,并为...
刘畅格黄力平
关键词:脑电图觉醒
不同运动强度对男大学生血尿酸的急性影响
研究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发病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运动是调节机体代谢的有效手段,但运动强度过大也可引发肌肉微...
刘畅格
关键词:血尿酸高尿酸血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