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淑英

作品数:75 被引量:642H指数:14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20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施肥
  • 13篇土壤
  • 9篇耕地
  • 8篇养分
  • 7篇小麦
  • 6篇养分吸收
  • 6篇肥效
  • 5篇氮素
  • 5篇土地利用
  • 5篇配施
  • 5篇酶活性
  • 5篇集约利用
  • 4篇氮磷钾
  • 4篇有机无机
  • 4篇有机无机肥
  • 4篇有机无机肥配...
  • 4篇生态足迹
  • 4篇无机肥
  • 4篇磷钾
  • 4篇棉花

机构

  • 74篇甘肃农业大学
  • 7篇兰州大学
  • 4篇北京市农林科...
  • 3篇北京城市排水...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定西地区旱农...
  • 2篇学研究院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甘肃省农垦农...
  • 1篇甘肃省国土资...
  • 1篇澳门城市大学
  • 1篇北京松山国家...
  • 1篇北京北排水环...

作者

  • 74篇刘淑英
  • 58篇王平
  • 6篇张学昕
  • 6篇李小刚
  • 5篇张志功
  • 4篇吴银明
  • 4篇苏小娟
  • 4篇邹国元
  • 3篇熊建军
  • 3篇高小丽
  • 3篇周丽萍
  • 3篇樊仙
  • 3篇王莹
  • 3篇王娟
  • 2篇崔希龙
  • 2篇张淑彬
  • 2篇高永恒
  • 2篇王鹏
  • 2篇李凤民
  • 2篇刘洪升

传媒

  • 9篇甘肃农业大学...
  • 7篇土壤通报
  • 7篇西北农业学报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甘肃农业科技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国土与自然资...
  • 3篇土壤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中国集体经济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黑龙江农业科...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农业科技与信...
  • 2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aCl分根胁迫对羊草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0
2007年
在自动控制的遮雨棚中,研究了200 mmol·L-1NaCl胁迫对不同分根处理羊草幼苗生物量、活性氧代谢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胁迫根茎(RHS)、单一胁迫根系(ROS)以及同时胁迫根茎和根系(RHSS)3种处理方式下羊草幼苗各器官干重均低于对照,且大体呈现RHSS>ROS>RHS趋势.在RHS和ROS处理下,羊草叶片和根茎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RHSS处理时根系中SOD、CAT活性相比ROS处理显著降低.3种处理下根茎和根系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在RHS和ROS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可见,根茎在羊草响应盐胁迫的生理过程中与根系具有类似的功能;盐胁迫下羊草不同器官同一抗氧化酶对活性氧淬灭具有不同的作用,与POD相比不同器官SOD和CAT作用可能更大;根茎可能参与光合同化物——可溶性糖在羊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的调节运输,且协同根系增强了羊草对盐胁迫的耐性作用.
吴银明王平刘洪升刘淑英王娟
关键词:羊草分根活性氧代谢渗透调节物质
液体复合肥绿迪乐在经济作物和豆类作物上的肥效被引量:1
1998年
在甘肃省不同地区施用绿迪乐液体复合肥的试验表明,在油菜和胡麻上分别较对照增产11.7%和12.3%,增加产值288.90元/hm2和448.20元/hm2,产投比分别为7.0∶1和11.4∶1;在烤烟上最大增产值为1282.50元/hm2,增幅21.7%,产投比34.6∶1;种用甜菜籽增产20.5%;对蚕豆叶喷的效果优于浸种,叶喷以绿迪乐500倍液为适宜浓度;蚕豆、豌豆叶喷绿迪乐500倍液分别增产11.8%和7.6%,增加产值637.20元/hm2和258.30元/hm2。
刘淑英
关键词:液体复合肥绿迪乐经济作物豆类作物肥效
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参数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通过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棉花株高、净光合速率、蕾铃脱落率、根冠比在不同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产量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N≤360 kg/hm^2,P≤180 kg/hm^2)增施氮磷钾肥均能促进棉花生长速度的加快,其中处理N3P2的生长速度比处理N_0P_2、N_1P_2和N_2P_2分别快18.49%、12.61%和3.07%,增施钾肥可以促进棉花在生育后期的生长。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净光合速率(Pn)是波动的,随着氮素水平从N_1增加到N_3,净光合速率增加,而磷肥的不同施用量对棉花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不明显。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显著降低了棉花的蕾铃脱落率,使有效铃数显著提高,其中处理N_3P_2的棉花蕾铃脱落率比处理N_0P_2、N_1P_2和N_2P_2分别降低2.64%、1.81%和0.88%,有效铃数分别提高3.0、2.5、1.34个/株;其中处理N_2P_3的棉花蕾铃脱落率比处理N_2P_0、N_2P_1和N_2P_2分别降低2.53%、1.80%和0.71%,有效铃数分别提高2.0、1.5、1.77个/株。在所有施肥处理中,处理N_3P_2的有效铃数最高、为8.67个/株,处理N_2P_2K_2蕾铃脱落率最低、为59.65%。氮磷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效率、肥料贡献率以及增产效益均随施氮磷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说明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可以有效促进棉花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且可以提高棉花产量,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张学昕刘淑英刘淑英
关键词:棉花施肥株高净光合速率根冠比
甘南藏族自治州耕地资源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本研究依据1997—2006年甘南州统计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了甘南州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空间差异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甘南州耕地总体呈逐年减少态势,且空间差异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甘南州耕地面积变化的四大因素,退耕还林(草)政策是耕地减少的阶段性因素。通过建立耕地面积与驱动因子的多元回归模型,预测出2007—2020年的甘南州耕地数量。
刘晋荣刘淑英张伟军王平
关键词:耕地资源驱动力
甘肃省耕地利用效益时空分异特征被引量:5
2012年
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研究单元,选取影响耕地利用效益的指标,采用多因素综合指数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方面对各市(州)耕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分析耕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999~2008年,各市(州)耕地利用经济效益以嘉峪关市最好,白银市最差;耕地利用社会效益张掖市最好,甘南州最差;耕地利用生态效益平凉市最好,甘南州最差;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嘉峪关市最好,甘南州最差。从时间上耕地利用效益呈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状态。
周俊霞刘淑英王平
关键词:耕地利用效益
不同施肥处理下灌耕灰钙土水解酶活性的剖面分布及其相关性被引量:6
2010年
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对西北半干旱区灌耕灰钙土,土壤转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剖面分布以及土壤酶与土壤全量养分、土壤酶之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在小麦的各个生育期土壤转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均为:0~10 cm土层>10~20 cm土层>20~40 cm土层,且绝大多数处理各土层之间酶活性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土壤转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基本呈正相关,有的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三种酶与全钾含量均为负相关,基本未达显著。土壤转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酶的总体活性大小可以用来衡量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
刘淑英王平王娟
关键词:施肥小麦生育期酶活性剖面
不同施肥处理对西北半干旱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被引量:61
2008年
在氮磷总用量一定的前提下,对春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休闲处理中转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其它处理;施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较小;有机肥在增加土壤转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方面可以同样发挥无机肥的作用,秸秆或者秸秆与氮磷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土壤转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羊粪在增加表层土壤脲酶活性方面优于秸秆。在小麦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不同。各处理中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分别在灌浆期或者收获期、收获期和分蘖期出现高峰,而碱性磷酸酶活性则在苗期或者灌浆期活性最高。
王娟刘淑英王平吴银明
关键词:施肥小麦生育期土壤酶活性
长期施肥对黑垆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3
2005年
对黄土高原旱地黑垆土进行25年长期定位肥料试验,对土壤无机P形态、数量和对作物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性土壤无机P的组成以Ca10-P占绝对优势,约占无机P总量的57.7%,其次是闭蓄态P(O-P),占17.9%,而Al-P、Fe-P、Ca8-P分别占5.9%、5.7%、10.1%,最少的为Ca2-P,只有2.8%。所有施肥处理中,各形态无机P均以土粪+NP含量最高;Ca2-P、Ca8-P、Al-P以N处理最低,而Fe-P、O-P、Ca10-P以CK处理最低;长期施肥对无机P各组分相对含量也有影响,耗P处理主要是Ca2-P、Ca8-P、Al-P的降低,而施P处理是Ca10-P的降解和Ca2-P的积累。与1990年比较,CK处理均有下降;N处理除O-P、Ca10-P有增加外,其他各组分含量均下降;而NP、秸杆.+NP、土粪、土粪.+NP处理均呈增加趋势。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效P和缓效态P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与无效态P关系不大。同时做了各形态无机P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在各级无机P与产量的相关性中,Ca2-P、Ca8-P、Al-P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以Ca8-P与产量的相关性最高,而Fe-P、O-P、Ca10-P也都达到了显著水平。
王平李凤民刘淑英吴银明王娟
关键词:长期施肥黑垆土无机磷形态有效性
丛枝菌根真菌和植物寄生线虫的相互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丛枝菌根是土壤里的一类真菌和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本文综述了丛枝菌根真菌和植物寄生线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说来,丛枝菌根真菌可以抑制植物寄生线虫的发生,而植物寄生线虫也会反过来影响丛枝菌根的侵染和产孢;并指出了丛枝菌根真菌在不同接种时间、不同接种势、是否土著、以及土壤环境中的磷水平均会对植物寄生线虫产生不同影响。深入研究这些相互关系,有助于正确理解菌根抗线虫病的作用,从而为其用于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王鹏邹国元张淑彬刘淑英王平
关键词:丛枝菌根根结线虫抗性
土壤呼吸影响因子与组分区分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土壤呼吸是陆地与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元素流失的主要途径,对全球变化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非生物因子(土壤温度、水分)、生物因子(植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以及人类活动(施肥、放牧、土地利用方式)三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其对土壤呼吸产生的影响,并且评述了组分综合法、根去除法、根系生物量外推法、同位素示踪分析法4种区分土壤呼吸组分的方法,最后对土壤呼吸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为今后研究土壤呼吸提供参考依据。
邓静王平刘淑英
关键词:土壤呼吸影响因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