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涛

作品数:10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历史系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事变
  • 1篇新唐书
  • 1篇以法治国
  • 1篇舆论
  • 1篇治国
  • 1篇社会舆论
  • 1篇逝世
  • 1篇乾嘉
  • 1篇乾嘉学者
  • 1篇去世
  • 1篇王鸣盛
  • 1篇文献学
  • 1篇吴佩孚
  • 1篇西安事变
  • 1篇校勘
  • 1篇九一八事变
  • 1篇旧唐书
  • 1篇沪案
  • 1篇国民政府
  • 1篇法治

机构

  • 8篇安徽大学

作者

  • 8篇刘涛

传媒

  • 2篇忻州师范学院...
  • 2篇琼州学院学报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2015第十...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九一八”事变之前冯玉祥对日本的认识及其原因被引量:1
2015年
冯玉祥一生对日本的认识复杂,早年盲目仇恨和排斥日本,"北京政变"之后,随着自身实力的增长和时局的变化,对待日本逐渐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主张在爱国的前提下,对日本一定程度的友好合作。"九一八"事变之前冯玉祥对日本的认识,对抗战时期冯玉祥抗日思想的成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刘涛
王鸣盛对新旧《唐书》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清代学者王鸣盛十分注重考证史学研究,作为"吴派"的乾嘉考据家,他的学术成就遍及经史。《十七史商榷》中,王鸣盛对新旧《唐书》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从文字校勘、典制考证、增补史事等方面,对新旧《唐书》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王鸣盛对新旧《唐书》的研究入手,探讨乾嘉学者的史学研究方法。
刘涛
关键词:校勘文献学
重庆国民政府对吴佩孚去世的反应被引量:2
2015年
1939年吴佩孚因牙疾逝世,社会各界表示哀敬。时值抗战,重庆国民政府对吴佩孚的去世比较重视,明令褒扬吴佩孚保持晚节,蒋介石、孔祥熙等国民党大员纷纷发唁电,并在重庆举办追悼会,代表政府喉舌的宣传部门,更是不余遗力的宣传吴佩孚的爱国情怀。重庆国民政府能够抛弃旧怨,优恤曾经的对手,不仅树立了自身的正统地位和宽容形象,而且有力地鼓舞了全民的抗敌信心,震慑了摇摆不定的人。
刘涛
关键词:国民政府吴佩孚逝世
张作霖被炸之后的社会舆论反应述略
2016年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之后,社会舆论主要关注于他的生死问题以及幕后凶手。由于奉系迟迟不予正面回应,且有日本从中搅乱视听,导致各种猜测频出。张作霖被炸之后,对于东北的局势安全以及继承人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南京国民政府碍于形势并没有对张案有太多的表示,普通民众对于张作霖的逝世也没有太多的温情惋惜,但通过张案使得社会舆论对于东三省形势更加关注。张作霖的逝世也为国民政府统一中国打开了新的局面。
刘涛
关键词:社会舆论
略论《管子》以法治国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管子》的思想中包含着重要的法治思想,其中首次提出'以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在具体的实践中,强调公正执法和顺应民情,这些不仅有效巩固了当时的统治,也对当今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刘涛
关键词:《管子》以法治国
文献传递
张学良与沪案
2015年
沪案发生后举国激愤,奉系原有改革中央政治之心,也不得不暂搁争议,主张一致对外。张学良奉父命率兵赴沪,保护国民和维持治安。张学良在沪案中的表现,有着多种原因,除了自身的爱国爱民思想之外,还有出于奉系自身的考虑。其在上海的一些举动,打击了列强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上海民众。然而,张学良作为张作霖的下属,执行着奉张的武装统一政策,在上海的军事活动也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爱国运动的发展。上海之行为张学良赢得个人声誉的同时,也扩大了奉系在长江流域的影响力。
刘涛
关键词:沪案
李烈钧在西安事变中的表现及原因
2015年
西安事变爆发后,南京政府内部的态度不一。以何应钦为代表的主战派,主张武力解决问题。李烈钧虽身居闲职,但十分关注西安事变。先是通电对张、杨厉声斥责,然后联合冯玉祥等人主张和平解决,反对使用武力。在审判张学良前夕,他又拜谒蒋介石为张学良求情,主张宽容对待。李烈钧在西安事变中的表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体现了他协调各方矛盾促进内部团结的一贯作风,也体现了他坚决主张团结抗日的思想。李烈钧在西安事变中的所作所为,是他的爱国思想和磊落性格的使然。
刘涛
关键词:西安事变表现及原因
论乾嘉学者对新旧《唐书》的研究
清乾嘉时期是考据学的鼎盛时代,史学及其他学科领域也广泛地运用考据学的手段展开研究。众多乾嘉学者对史籍的研究,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史学研究,还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史学发展。他们多以“求实”的理念,在史籍文献研究上会通史事、辨明史...
刘涛
关键词:乾嘉学者《新唐书》《旧唐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