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勋
- 作品数:34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闭合性腹部损伤有关问题的再认识被引量:4
- 2013年
- 闭合性腹部损伤(blunt abdominal injury,BAll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诊之一,随着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BAI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损伤的程度有加重的趋势。BAI病情复杂、变化快,因其往往是多脏器损伤,且具有隐蔽性。加上感染等因素,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如诊治不及时,易造成不良后果。腹腔实质性器官损伤或大血管破裂引起出血以及空腔脏器破裂造成腹腔感染,是威胁此类病人生命的主要因素,及早准确地规范化诊治,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是外科医师首诊时面对的问题。本文就有关问题并结合文献,谈谈看法,以期与同仁进行交流。
- 吴新民刘林勋
- 关键词:闭合性腹部损伤外科手术
- 胰腺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探讨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9例胰腺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胰腺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本研究胰腺损伤程度分级标准采用Lucas4型分级标准。结果:本研究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并确诊,单纯胰腺损伤11例(28.2%),合并其他脏器损伤28例(71.8%)。治愈31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于多器官合并伤;后期死亡5例,死于严重的胰腺坏死、胰漏和感染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为20.5%。对Ⅳ级严重胰腺损伤的4例病人先行控制性手术,后行确定性手术,获得成功。结论:MRCP适合于胰管损伤的诊断,主胰管断裂的识别和定位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对Ⅳ级严重胰腺损伤病人先行控制性手术,后行确定性手术,以提高治愈率。
- 白延霖刘林勋吴新民
- 关键词:胰腺损伤并发症胰漏外科手术
- 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钠联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钠(吉派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1月—2010年3月间住院的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患肢足背静脉注射尿激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同时静脉滴注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结果:40例中治愈27例(67.5%),有效10例(25.0%),无效3例(7.5%),总有效率为92.5%,无出血迹象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刘林勋李焕祥吴泽涛马彦寿吕峰泉刘武军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抗凝
- 脂肪因子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研究进展
- 2023年
- 脂肪因子是指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生理活性因子,通过人体多种组织的糖脂代谢来进行调控反应,随着人体代谢功能的紊乱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胰腺炎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但目前就脂肪因子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疾病的相关性机制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本文就瘦素(Leptin)、血清抵抗素(Serum Resistin, SR)、脂联素(Adiponectin)、趋化素(Chemerin)、网膜素(Omentin)这几种新型脂肪因子与AP的疾病进展相关性予以综述。
- 李晨瑞李笑刘林勋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脂肪因子糖脂代谢发病机制
- 胰腺癌微血管的研究进展及诊疗启示被引量:1
- 2020年
- 近年来,胰腺癌的治疗并未取得良好的收效,全基因组测序及诊断的微解剖技术使我们发现胰腺癌的分子分型的多样性,诊疗策略均无法套用其他肿瘤的模式,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胰腺癌肿瘤组织和间质的部分独立性发展及相互联系制约,使得肿瘤相关的微血管以及肿瘤微环境亦有其独特性,肿瘤微环境更像是一个微生态,干预微血管的生理可以使肿瘤、微环境的特性发生改变,机械性的过渡干预或者不适时的干预则会干扰了机体自身对肿瘤的免疫。目前针对胰腺癌微血管的生理特性的认识较前有所提高,但其对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影响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刘林勋吴敬张庆欣杨金煜叶成杰吴新民徐正光欧宏宇吴刚潘洪帅万成飞王永珍张莲香武金都马涟
- 关键词:胰腺肿瘤
-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研究的认识与进展
- 2021年
- Oddi括约肌(sphincter Oddi, SO)是由胆总管及胰管末端大量平滑肌纤维所组成,具有维持胆汁正常排出,防止十二指内容物反流等重要功能。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ddi dysfunction, SOD)是指胆管和(或)胰管括约肌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本文对Oddi括约的生理功能、解剖及SOD的诊断及治疗作一阐述。
- 武金都刘林勋
- 基于东京指南(2018)下中度(Ⅱ级)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中度(Ⅱ级)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13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57例患者行LC,80例患者行LC中转开腹,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LC组和中转开腹组。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各变量未通过正态性检验(P<0.05),以连续性变量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并做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急性胆囊炎发生次数、患者本次发病最高白细胞计数、患者最高体温、彩超诊断下胆囊厚度、胆囊大小中转开腹组均显著高于LC组(P<0.05),LC医师年资中转开腹组均显著低于LC组(P<0.05)。(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胆囊炎发生次数,患者本次发病最高体温是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LC医师年资是中转开腹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急性胆囊炎发生次数、患者体温是中度(Ⅱ级)急性胆囊炎行LC中转开腹独立危险因素,有经验的手术医师可以减少该类疾病中转开腹的概率。
- 刘林勋杨金煜叶成杰徐正光马连
- 关键词:剖腹术
- 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与胰腺癌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因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及体征,常难被临床医生发现,且在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往往早已发现远处脏器的转移,因而错失了最好手术时间,且常规化疗、放疗效果不佳,导致其预后极差。胰腺癌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包含癌症细胞、免疫细胞、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其中的多种可溶性分子。并且在胰腺癌的细胞外基质中存在一些结合点,可以与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进行相互结合,通过调节微小血管生成,抑制化疗药物和促进肿瘤转移等方式,使得肿瘤微环境朝着有利于癌症细胞生长的方向发展。随着肿瘤相关微环境研究的不断进展,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βig-H3)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其在肿瘤组织中发挥的作用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拟对近年来在βig-H3的结构功能、其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作用以及参与胰腺癌免疫抑制机制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浩刘林勋赵占学潘洪帅武金都候晓凡霍峥
- 关键词:胰腺癌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
- 急性胰腺炎液体复苏治疗现状
- 2023年
- 急性胰腺炎已经成为胃肠道疾病入院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其发病快,并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且住院时间长和花费高。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病程多变,往往难以在其发展的早期预测。大约80%的患者发展为轻度严重的严重疾病(48小时内无器官衰竭)。胰腺炎是胰腺内炎症过程的结果,通常会伴随腹痛、恶心和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大多数患者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但有一小部分病例导致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对于紧急就诊的急性胰腺炎的病人,评估通常包括实验室和超声评估,而对于早期急性胰腺炎的病人,针对病人的个体化治疗进行液体复苏是必要的。然而,五分之一的患者发展为严重疾病,死亡率约为20%。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和异质性的疾病,具有显著的发病率。急性胰腺炎管理的最佳实践集中在分诊、水合作用和肠内喂养。
- 侯晓凡赵占学张浩霍峥刘林勋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与胆道菌群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背景与目的:研究显示,胆道结石(GSD)的产生与胆道微生物群的改变有关,而Oddi括约肌(SO)作为肠道与胆道之间的屏障,其功能障碍导致胆道微生物群变化情况尚不明了。因此,本研究探讨存在SO功能障碍(SOD)的GSD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胆管内微生物菌群与SO功能正常GSD患者菌群差异。方法:前瞻性招募2019—2021年间青海省人民医院行急诊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14例,根据术中所测SO压力值,其中7例存在SOD(SOD组),7例SO功能正常(SO正常组)。收集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胆汁标本,对所收集的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提取及扩增子测序,用QIIME 2微生物组生物信息学平台分析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数据。结果:SOD组患者术前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SO正常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间其他相关化验指标及一般情况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所有病例中均发现了不同的胆汁微生物群落;丰度等级曲线分析结果表明,SOD组术后标本的菌群丰度最高,随后依次为SO正常组术后样本、SOD组术前样本、SO正常组术前样本;两组患者的4组胆汁样本中的菌群属分布各不相同,相对于SO功能正常的GSD患者,有SOD的GSD患者的菌群种类更加集中在埃希氏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和肠球菌属。结论:存在SOD的GSD患者的炎症负荷更高、胆道菌群的丰度显著增加,较SO功能正常的GSD患者,出现更多与结石相关的菌群,可能更易引起胆道感染与结石复发。
- 侯晓凡赵占学武金都张浩霍峥李笑李晨睿赵东豫刘林勋
- 关键词:奥狄括约肌微生物群宏基因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