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龙
- 作品数:18 被引量:26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政治法律更多>>
- 我国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战略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大的国家。作为一个人均资源有限,环境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更要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固体废物不是无用的废物,而是有用的资源、宝贵的财富。我国固体废物不断增长,处理不当会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需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潜力,认为我国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潜力和潜在效益巨大,提出了我国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的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科学规划了发展路径,并对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提出了政策建议。
- 杜祥琬钱易陈勇凌江刘晓龙杨波姜玲玲葛琴呼和涛力柳溪孙笑非
- 关键词: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 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趋势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6
- 2020年
- 21世纪以来,世界能源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各国的能源转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全球能源转型大背景,结合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能源转型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建议与对策。本文提出,应对能源转型存在问题,我国必须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战略为指导,坚定能源发展方向,协调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严格控制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实现能源结构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方向进行转型,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 姜玲玲刘晓龙葛琴崔磊磊杜祥琬
- 关键词: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
- 建设“无废雄安新区”的几点战略建议被引量:9
- 2017年
- 传统的城市建设和运行往往会产生大量废物,如不进行妥善处理,将对环境、资源和社会造成不利影响,而建设"无废社会"可实现能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赢。"无废社会"是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进步必然达到的目标。雄安新区建设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本文提出要率先以"无废"理念规划和开发雄安新区,打造典范和标杆,为全面建设"无废社会"打下基础。本文在分析了建设"无废雄安新区"重大意义的基础上,从优化能源和产业布局、构建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体系和建立社会治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思路,并对建设"无废雄安新区"提出了几点战略建议。
- 杜祥琬刘晓龙葛琴姜玲玲杨波陈守双江媛徐琳
- 关键词: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 通过“无废城市”试点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建设“无废社会”战略初探被引量:54
- 2017年
- 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如不进行妥善处理和利用,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而固体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如能将其减量化、资源化,建设"无废社会",必将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建设"无废社会"的重大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可行性论证,提出要通过"无废城市"试点推动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逐步建设"无废社会",并从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基础、明确阶段目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战略建议。
- 杜祥琬刘晓龙葛琴姜玲玲崔磊磊
- 关键词: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 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及碳排放解耦分析被引量:59
- 2015年
-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供给和生态环境面临着双重压力,为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应使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及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解耦",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解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是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主要途径。本文在研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解耦规律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过往30多年的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历程,提出我国未来发展的三种情景假设,即惯性情景、低碳情景和2度情景。研究认为,惯性情景是一种高碳发展情景,既不可能实现也不允许发生;2度情景的实现有较大难度,是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我国应按照低碳情景模式发展。我国未来能源发展路径应在科学供给满足合理需求前提下,按照科学产能实施国内能源生产,加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特别是煤和石油等高碳化石能源使用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生产要低碳、清洁,能源消费要节能优先、绿色高效。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费量,控制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降低单位能源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量,控制人均排放量。如按假设的低碳情景发展,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GDP预期增速虽有所下降,但经济总量仍保持良好增长态势,2020年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开始呈现逐步解耦的趋势,中国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碳能源(煤炭和石油)消费将在2030年前解耦;至2050年,我国能源消费趋于饱和,增量接近零,而经济总量继续增长,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接近绝对解耦;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将于2030年(或之前)到达,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或之前)实现绝对解耦。
- 杜祥琬杨波刘晓龙王振海易建
- 关键词:解耦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
- 中国能源发展空间的国际比较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本文提出了中国能源发展空间研究的国际比较分析方法。通过比较美国、加拿大、欧洲各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的发展历程发现,尽管达到同等发展水平,不同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量却差异显著,由此提出了"两类发达国家"的概念,即按能源发展方式可分为"美加模式"和"欧日模式"(后者也可细分为"欧洲模式"和"日本模式")。然后,从产业、交通、居民生活、商业和服务业4个能源终端消费部门出发,深入剖析了不同模式差异的原因。基于不同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研究和我国实际国情,对我国能源发展空间进行了分析,提出我国人均能源消耗在2010年的基础上还有不到一倍的增长空间,并对我国能源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 杜祥琬刘晓龙杨波王振海康金城
- 关键词:能源人均能耗
- 中东部地区能源应“身边取”与“远方来”相结合
- 2024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我国能源发展仍然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的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地区化石能源资源匮乏,却是负荷集中地区,从而形成“北煤南运”和“西电东送”的能源供需格局。
- 刘晓龙崔磊磊杜祥琬
- 关键词:资源匮乏水能资源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煤炭资源
- 中国中东部能源发展战略的新思路被引量:19
- 2019年
- 中国中东部地区是能源的负荷中心,其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事关中国能源革命的成败。长期以来,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成为习惯,国家已给予足够重视。然而,由于对西部能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环境的严重破坏。同时,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煤和电,势必降低能源利用的效率并增加成本。本文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中东部地区能源供需现状及特征,发现中东部地区化石能源严重依赖外部供给,电力不能满足自给且本地电力以煤为主,非化石能源利用比例过低。为此,本文提出了将"远方来"与"身边来"相结合的战略新思路,即充分发展本地可再生能源,辅以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来解决中国中东部能源问题。为了验证这一思路的可行性,本文深入分析了中东部地区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成本,以及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等因素,认为中国中东部地区完全有可能做到能源高比例自给。为了实现中国中东部地区能源高比例自给,本文提出了节能提效优先,发展集中式智能化电网和分布式微网,以及通过局域的"虚拟电厂",利用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将源、储、调、用等统管起来的主要途径。最后从强化顶层设计,加大对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支持,以及加大国际合作力度等方面给出了政策措施建议。本文特别强调,中国中东部地区逐步降低煤电比例,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是一个漫长过程,需要各方下定决心付出巨大努力,需要切实转变传统观念和习惯。同时,也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科学评估、认真规划、理顺体制和政策支持。
- 刘晓龙刘晓龙葛琴姜玲玲姜玲玲李彬杜祥琬
-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能源战略西电东送北煤南运
- 专访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副处长刘晓龙 从无废城市到无废社会的三步走战略被引量:1
- 2019年
- 2015年,由杜祥琬院士牵头,中国工程院开展了“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战略研究”的重大课题。2017年,“无废城市”和“无废社会”的概念在我国首次提出。目前,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无废城市”被当作一把钥匙,打开了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大门。如何推动固体废物实现资源化利用?“无废城市”该如何建设?怎样从“无废城市”走向“无废社会”?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副处长刘晓龙。
- 丁瑶瑶刘晓龙
- 关键词:三步走战略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源头减量专访
- 新时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宏观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越来越显著。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即将进入"十四五"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宏观思考和战略定位研究。本文深入分析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态势,总结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绩以及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论证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研究认为,应继续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方面,准确识别相关产业的关键短板技术,科学分类并进行顶层部署,尤其是要谋划好产业区域布局以针对性培育产业集群。研究建议: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出台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结合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探索新时代举国体制、人才激励与共享机制。
- 刘晓龙刘晓龙崔磊磊李彬杜祥琬
-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