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敏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农药
  • 3篇农药残留
  • 2篇药剂
  • 2篇抑食肼
  • 2篇有效活性成分
  • 2篇杀虫
  • 2篇杀虫剂
  • 2篇活性
  • 2篇活性成分
  • 2篇氟虫腈
  • 2篇复配杀虫剂
  • 1篇代谢动力学
  • 1篇稻叶
  • 1篇敌敌畏
  • 1篇毒死蜱
  • 1篇毒性
  • 1篇叶片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意大利蜜蜂

机构

  • 1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盐城工学院
  • 1篇南京出入境检...

作者

  • 11篇刘敏
  • 9篇刘贤金
  • 4篇王冬兰
  • 4篇刘媛
  • 3篇张存政
  • 2篇余向阳
  • 2篇严海娟
  • 2篇刘贤进
  • 2篇卢海燕
  • 2篇徐重新
  • 1篇何丹军
  • 1篇侯方浩
  • 1篇骆爱兰
  • 1篇吴若函
  • 1篇丁莹
  • 1篇陈杰
  • 1篇谢雅晶
  • 1篇辛星
  • 1篇郭晓瑜
  • 1篇张霄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农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4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噻虫胺及其混配制剂对意大利蜜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急性毒性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及其2种混剂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和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的毒性。【方法】采用摄入法、接触法和药膜法分别测定3种制剂对意大利蜜蜂成年工蜂和玉米螟赤眼蜂成蜂的急性毒性。【结果】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30%噻虫胺悬浮剂、30%吡蚜酮·噻虫胺悬浮剂和20%醚菊酯·噻虫胺悬浮剂对意大利蜜蜂成年工蜂的急性摄入毒性均为剧毒,LC50值(48 h)分别为0.0200(0.0143~0.0272),0.0847(0.0658~0.1157)和0.1594(0.1200~0.2056)mg a.i./L;3种制剂对意大利蜜蜂成年工蜂急性接触毒性均为高毒,LD50值(48 h)分别为0.0155(0.0114~0.0197),0.0426(0.0335~0.0539)和0.1122(0.0796~0.1385)μg a.i./蜂。药膜法测定3种制剂对玉米螟赤眼蜂成蜂的LC50值(24 h)分别为0.0232(0.0180~0.0295),0.1050(0.0940~0.1170)和0.0059(0.0054~0.0065)mg a.i./L;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3种制剂对玉米螟赤眼蜂成蜂均存在极高风险性,安全系数分别为5.95×10-4,2.69×10-3和9.50×10-5。【结论】噻虫胺及其混剂对意大利蜜蜂和玉米螟赤眼蜂均存在较高的毒性风险,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谨慎使用。
丁悦刘敏严海娟吴若函郭晓瑜辛星刘贤金
关键词:意大利蜜蜂玉米螟赤眼蜂噻虫胺接触法急性毒性
氟虫腈抑食肼复配杀虫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虫腈抑食肼复合杀虫剂,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水,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占成品药剂的重量百分比为5.5~50%,所述的有效活性成分由氟虫腈和抑食肼组成,它们在有效活性成分中的重量百分比为:氟虫腈5~9...
王冬兰刘贤金刘媛刘敏
文献传递
蔬菜产供过程农药残留污染GAP控制关键点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介绍了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污染现状,并对蔬菜产供过程中影响农药残留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良好农业规范(GAP)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和发展,从蔬菜种植基地选择、田间栽培管理技术、蔬菜储藏运输与消费等方面提出了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污染的GAP控制关键点。
卢海燕刘敏刘贤金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
农药危害风险及其残留检测用广谱特异性抗体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9年
农药残留是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危害因素之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对象。当前已被开发和投入使用的农药种类纷繁复杂,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任务多、责任大,因此建立一套可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用的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一直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努力探索的目标。本文分门别类梳理农产品中主要农药残留及其危害,探讨国内外抗体创制领域最新热点技术,并就农药残留检测用广谱特异性抗体研发和应用现状进行概述及展望,旨在为指导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徐重新刘敏张霄刘媛张存政刘贤金
关键词:农产品农药残留
氟虫腈抑食肼复配杀虫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虫腈抑食肼复合杀虫剂,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水,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占成品药剂的重量百分比为5.5~50%,所述的有效活性成分由氟虫腈和抑食肼组成,它们在有效活性成分中的重量百分比为:氟虫腈5~9...
王冬兰刘贤金刘媛刘敏
文献传递
气质联用测定鱼体内毒死蜱和二嗪农生物富集量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匀浆萃取结合氟罗里硅土小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鱼体不同组织中二嗪农和毒死蜱残留的检测方法,并应用于鲤鱼对2种农药的生物富集量测定。建立的测定方法对毒死蜱和二嗪农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01mg/kg和0.005mg/kg,在添加浓度为0.05—1.00mg/kg时,该方法的回收率为80%-105%。经10d培养,鲤鱼肉、肝脏和鳃对水中毒死蜱和二嗪农均有很强的富集作用,鱼鳃中富集农药量最大,鱼体对毒死蜱的富集作用高于二嗪农。水中毒死蜱和二嗪农浓度分别为0.013—0.140mg/L和0.130—1.100mg/L时,鱼肉、肝和鳃对毒死蜱的富集因子分别为100.23—277.98L/kg,120.51—264.43L/kg和159.40—534.65L/kg;而对二嗪农的富集因子分别为18.04—64.22L/kg,24.04—46.77L/kg和45.92—65.79L/kg。
余向阳沈燕侯方浩王冬兰刘敏刘贤进
关键词:气质联用毒死蜱鱼体生物富集
井岗霉素在水稻叶片中的残留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建立了井岗霉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紫外检测器UV,检测波长210nm,以甲醇与Na2HPO4缓冲液(pH=7,体积比为2∶98)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1,以甲醇/水(体积比为9∶1)为提取溶剂,以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并研究了井岗霉素在水稻叶片上的残留行为。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4.25%~102.25%,变异系数(CV)为1.64%~2.98%,最低检出限为0.92mg·kg-1,方法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或不添加表面活性剂9708的井岗霉素在稻叶中的半衰期(T1/2)分别为2.4和3.0d,最终残留量未检出。
张存政何丹军骆爱兰刘贤进刘敏季丽莉
关键词:水稻井岗霉素
生物质材料制备生物质炭的方法和碳化炉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天然物质制备生物质炭的方法,其过程是:收集天然物质经干燥、除去杂质并粉碎后放入碳化炉内,盖上密封盖,打开气流调节阀,加热除去物料的残余水分;继续升温进行预碳化;再调节炉内温度至碳化温度后,关闭气流调节阀...
余向阳王冬兰陈杰严海娟刘敏刘贤金
文献传递
敌敌畏生理毒物代谢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生理毒物代谢动力学(PBTK)模型,对大鼠经口摄入敌敌畏后其在体内分布及转化代谢过程进行模拟,旨在探寻评价敌敌畏饮食暴露风险的合理方法。该PBTK模型共包括4个房室:肝脏、肾脏、充分灌注室和不充分灌注室,各房室内敌敌畏的浓度变化率采用质量守恒微分方程表示。根据欧拉数值计算方法,对大鼠经口摄入敌敌畏后的毒物代谢动力学数据进行模拟,分别预测了大鼠经口摄入10、25和50 mg/kg b.w.的敌敌畏后,肝脏和血液中敌敌畏浓度变化以及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的曲线。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将大鼠经口摄入35 mg/kg b.w.敌敌畏后血液中敌敌畏的浓度变化模拟值,以及经口摄入10 mg/kg b.w.敌敌畏后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的模拟值与文献的实验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模拟值与实验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认为,利用该PBTK模型可以估测大鼠经口摄入敌敌畏后的体内生理毒物代谢动力学数据,为评估人体的有害物质暴露内剂量数据提供了便捷途径。
梁颖刘敏丁莹张留娟刘贤金
关键词:敌敌畏经口摄入
防治褐飞虱高效安全农药复配配方的筛选被引量:4
2015年
研究了丁烯氟虫腈、啶虫脒、杀虫单、烯啶虫胺4种单剂以及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杀虫单·啶虫脒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单剂和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毒力存在较大差异。单剂中以烯啶虫胺的毒力最高,啶虫脒和丁烯氟虫腈次之,杀虫单最低;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复配剂比例均为1∶4时,对褐飞虱毒力增效明显;杀虫单·啶虫脒复配剂比例为1∶5和1∶10时增效显著。田间药效结果表明,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效均高于70%,高用量时可以达到90%以上。3种复配剂以40%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EC用量最少,防效最高,40%丁烯氟虫腈·啶虫脒EC次之,与对照药剂相比,这两种复配剂均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而达到同样的防治效果,从而大大减少农药单剂在水稻上的残留量,44%杀虫单·啶虫脒SC用量较大,但从剂型的安全性和用药成本考虑,也是较理想的选择。
卢海燕刘敏刘贤金
关键词:褐飞虱农药复配农药残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