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敏

作品数:23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神经损伤
  • 4篇血管
  • 4篇腓总神经损伤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瘤
  • 4篇疗效
  • 3篇蛋白
  • 3篇血管母细胞瘤
  • 3篇血管内皮
  • 3篇人脑
  • 3篇生物反馈
  • 3篇生物反馈治疗
  • 3篇重复经颅磁刺...
  • 3篇组织化学
  • 3篇细胞生长
  • 3篇细胞生长因子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母细胞

机构

  • 23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脑老化...

作者

  • 23篇刘敏
  • 10篇张玉淼
  • 8篇李嵩
  • 8篇石汉文
  • 7篇曹慧芳
  • 6篇刘春辉
  • 6篇李红玲
  • 5篇王红莲
  • 5篇岳崴
  • 5篇吴冰洁
  • 3篇赵运
  • 2篇牛彦平
  • 2篇李玉敏
  • 2篇王铭维
  • 1篇孙咏虹
  • 1篇姜建勇
  • 1篇田胜男
  • 1篇郭记宏
  • 1篇刘素云
  • 1篇张玉森

传媒

  • 5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第九届全国帕...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0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6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同时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并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徒手肌力法(MMT)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定患肢运动功能。结果 (1)MMT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胫前肌MM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P>0.05);腓骨长短肌MM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胫前肌MMT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42,P<0.05);腓骨长短肌MMT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9,P<0.05)。(2)FMA评定:治疗前治疗组的FMA下肢评分为(8.65±3.21)分,对照组为(8.78±3.6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3,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MA下肢评分为(24.67±6.32)分,对照组为(19.61±5.3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0,P<0.05)。(3)神经功能愈合标准(MCRR标准)评定:治疗后对照组优良率为35%〔(3+4)/20〕,治疗组为73%〔(7+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4,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腓总神经损伤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
刘敏张玉淼李嵩李红玲石汉文
关键词:腓总神经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抗痉挛治疗仪在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抗痉挛治疗仪在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抗痉挛治疗仪进行治疗;分别采用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上肢部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0d后上肢痉挛程度、疼痛程度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MAS分级,VAS评分及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S分级及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更加显著;两组FMA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且治疗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抗痉挛治疗仪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程度,并能缓解疼痛,提高其运动功能。
曹慧芳李红玲张玉淼刘敏岳崴吴冰洁郭非
关键词:脑卒中痉挛
运动对快速老化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及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研究运动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海马β-淀粉样蛋白(Aβ)及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的影响,以探讨运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方法 将40只3月龄SAMP8小鼠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跑笼运动训练,第1个月每周训练5 d,每天10 min,第2个月每周训练5 d,每天20 min.2个月后采用H-E染色观察2组小鼠海马神经元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海马Aβ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海马APP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5月龄SAMP8小鼠海马部分神经元细胞变性、死亡,核浓缩,空泡变性;运动组偶有神经元细胞变性、死亡,大部分细胞形态正常.运动组海马Aβ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水平为(0.192±0.0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274±0.017)(P<0.05);运动组海马APP mRNA表达水平为(0.168±0.0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574±0.115)(P<0.01).结论 运动可以延缓SAMP8小鼠海马神经元变性,降低海马Aβ及APP的表达,这可能是运动改善AD学习记忆功能的重要机制之一.
吴冰洁姜建勇孙咏虹岳崴张玉森刘敏顾平王铭维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阿尔茨海默病
丰富环境刺激对快速老化小鼠精神行为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刺激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精神行为学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方法共选取雄性3月龄.SAMP8小鼠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丰富环境组和标准环境组,每组10只;同时选取雄性3月龄抗快速老化(SAMR1)小鼠5只纳入对照组。标准环境组及对照组小鼠均给予标准环境饲养,丰富环境组小鼠在饲养过程中给予丰富环境刺激。于饲养2个月后采用自主活动仪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精神行为学变化情况,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各组小鼠体内ACTH及Cor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月龄SAMP8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及高架十字迷宫中开放臂停留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与标准环境组比较,丰富环境组SAMP8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增多(P〈0.05),高架十字迷宫测试时开放臂停留时间延长,但与标准环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免疫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5月龄SAMP8小鼠体内ACTH及Co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标准环境组比较,丰富环境组SAMP8小鼠ACTH水平显著提高(P〈0.05),Cor水平与标准环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月龄SAMP8小鼠已出现明显精神行为学异常,体内ACTH及Cor含量均较正常水平降低;丰富环境刺激可提高SAMP8小鼠ACTH含量,对减轻精神行为异常具有重要作用。
吴冰洁刘敏岳崴杨蕊王红莲牛彦平刘春辉王铭维
关键词:丰富环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快速老化小鼠
超短波、低频脉冲电疗联合电针治疗腓总神经麻痹的疗效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超短波、低频脉冲电疗联合电针治疗腓总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腓总神经麻痹患者,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超短波、低频脉冲电疗和电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并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用徒手肌力法(MMT)和神经功能愈合标准评分法(MCRR标准)对下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T评分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85.00%,对照组为60.0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低频脉冲电疗联合电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腓总神经麻痹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
刘敏李嵩张玉淼刘春辉石汉文
关键词:腓总神经麻痹超短波低频脉冲电疗电针治疗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08-2012年我院神经内科和康复科收治的首次发病的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90例,并按入院日期将其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单纯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吴冰洁郭记宏岳崴曹慧芳刘敏
低频电刺激治疗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治疗肱骨干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肱骨骨折术后并发桡神经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低频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评定腕伸肌、指总伸肌肌力,进行肌电图检测,并评估治疗后生活质量(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腕伸肌4~5级例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多,2组指总伸肌4~5级例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多(P<0.05)。治疗后,治疗组腕伸肌、指总伸肌肌力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及波幅值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MCV及波幅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治疗可明显提高桡神经损伤患者上肢肌力,改善其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刘敏李嵩王红莲李玉敏赵运石汉文
关键词:肱骨骨折桡神经损伤电刺激疗法
心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运动功能及心肺适应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心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运动功能及心肺适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78)和单一组(n=78)。单一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入心肺康复训练,2组均持续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MA、MBI评分)、心理健康评分(SAS、SDS评分)、心功能(LVEF、LVESD、VO_(2) max、AT、VE/VO_(2))、肺功能(FVC、FEV_(1)、FEV_(1)/FVC)及血脂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2组FMA评分和MBI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t/P=4.147/<0.001、2.718/0.007);治疗8周后2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t=13.773、29.086,P均<0.001);治疗8周后2组LVEF、VO_(2) max、A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LVESD、VE/VO_(2)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升高/降低幅度均大于单一组(t=6.472、10.453、7.746、28.078、2.276,P均<0.05);治疗8周后2组FVC、FEV_(1)、FEV_(1)/FVC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t=13.245、8.530、5.169,P均<0.001);治疗8周后2组TC、TG、LDL-C水平均降低,HDL-C水平升高,且联合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单一组(t=4.960、11.665、13.366、10.360,P均<0.001)。结论心肺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机体的运动功能,改善生活状态,加快患者康复。
寇璐璐刘敏王晓青倪广晓牛彦平康少伟刘素云
关键词:脑卒中冠心病
运动训练对出血性脑损伤微管相关蛋白-2基因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脑出血大鼠微管相关蛋白-2(MAP-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60只。将其中9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出血后运动)、对照组(出血后不运动)、假手术组(无出血,不运动),每组32只,各组又分为术后7,14,21,28d共4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4只用于免疫组化检测,4只用于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实验组大鼠于术后72h开始跑笼训练,其余组大鼠在标准笼内自由活动。另外64只随机分为脑出血组(48只)、无出血组(8只)和正常组(8只),脑出血组又分为术后6,12,24,48,72h和7d共6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8只,无出血组、正常组及脑出血组各时相点的4只大鼠用于免疫组化检测,4只用于RT-PCR检测。结果①免疫组化结果:MAP-2阳性细胞表达为细胞胞浆着棕黄色,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血肿周围和大脑皮质的神经元。脑出血后24h MAP-2开始上调,持续到7d,与正常组和无出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于术后14d出现表达上调,28d表达达高峰,但实验组表达上调更显著,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RT-PCR结果:脑出血后12—24h MAP-2mRNA有一短暂表达上调,与无出血组和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恢复接近正常。实验组术后14~28d表达上调,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同样有上调表现,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P-2参与了脑出血后神经可塑性的发生,且运动训练可促进MAP-2的表达,从而改善神经功能。
李红玲曹慧芳田胜男李菲刘敏李春岩
关键词:脑出血微管相关蛋白-2
肌电生物反馈和运动疗法治疗桡神经损伤的效果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和运动疗法治疗桡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将82例桡神经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治疗组(n=41),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和针灸,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肌电生物反馈及运动疗法,治疗前后进行桡神经功能评定及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分析。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患肢功能及EMG、MCV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明显改善桡神经损伤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
刘敏李嵩刘春辉李红玲石汉文
关键词:桡神经损伤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运动疗法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