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崇柏

作品数:142 被引量:1,536H指数:23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肝炎防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13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8篇肝炎
  • 70篇病毒
  • 67篇乙型
  • 65篇乙型肝炎
  • 64篇疫苗
  • 54篇肝炎病毒
  • 52篇免疫
  • 25篇乙肝
  • 25篇乙型肝炎疫苗
  • 23篇甲型
  • 23篇甲型肝炎
  • 22篇丙型
  • 21篇丙型肝炎
  • 17篇乙肝疫苗
  • 16篇戊型
  • 16篇肝病
  • 15篇乙型肝炎病毒
  • 15篇基因
  • 14篇新生儿
  • 14篇戊型肝炎

机构

  • 110篇中国预防医学...
  • 23篇中国疾病预防...
  • 13篇复旦大学
  • 10篇广西壮族自治...
  • 10篇广西壮族自治...
  • 8篇北京大学
  • 8篇新疆维吾尔自...
  • 7篇河北省疾病预...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上海医科大学
  • 5篇北京科兴生物...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卫生部北京生...
  • 4篇美国疾病预防...
  • 4篇石家庄市卫生...
  • 4篇黑龙江省卫生...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 3篇北京生物制品...
  • 2篇广东省卫生防...
  • 2篇河南省卫生防...

作者

  • 142篇刘崇柏
  • 42篇曹惠霖
  • 22篇徐志一
  • 18篇毕胜利
  • 18篇李荣成
  • 16篇夏国良
  • 15篇龚健
  • 15篇杨永平
  • 14篇贾志远
  • 13篇李艳萍
  • 13篇杨进业
  • 12篇庄辉
  • 11篇李景源
  • 10篇詹美云
  • 10篇农艺
  • 10篇江永珍
  • 9篇赵洪兰
  • 8篇曹学义
  • 7篇王光明
  • 7篇伊瑶

传媒

  • 39篇病毒学报
  • 28篇中国计划免疫
  • 19篇中华实验和临...
  • 8篇中华流行病学...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广西预防医学
  • 2篇中国乡村医药
  • 2篇疾病监测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Chines...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级医刊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肿瘤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12篇2003
  • 19篇2002
  • 9篇2001
  • 3篇2000
  • 8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 7篇1996
  • 5篇1995
  • 10篇1994
  • 7篇1993
  • 9篇1992
  • 20篇1991
  • 4篇1990
  • 9篇1989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加强免疫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观察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 ,加强免疫接种后的免疫应答的状况和特点。 方法 在乙肝疫苗试点区 ,选择新生儿乙肝血源疫苗免后 9~ 11年的儿童 170名 ,用 5 u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结果 加强免疫后1年 ,抗 - HBs的 GMT水平迅速升高为原来的 6~ 18倍 ,抗 - HBs阳性率也由免疫前的 6 2 .5 %~ 6 7.5 %上升至 10 0 % ;后随着加强免疫时间的延长 ,抗 - HBs的 GMT水平和阳性率逐渐下降 ,至免后 3年 ,1针加强组抗 - HBs阳性率降至 71.2 % ,2针加强组降至 79.2 % ,而 3针加强组仅降至 92 .5 %。 结论 国产乙肝备源疫苗具有持久的预防保护效果 ,以及良好的免疫回忆反应 ;加强免疫的效果与加强针次和加强免疫前的免疫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王继杰颜天强李乔生文中兰夏国良刘崇柏
关键词: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抗体
应用抗-HBc单克隆抗体研究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抗原位点被引量:2
1990年
应用基因工程表达的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免疫Balb/c小鼠,取该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8株能稳定分泌高滴度抗HBcAg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其中7株(4A4、4B5、3H6、3A5、1G8、1D3、5G10)与HBcAg亲和性相近的单克隆抗体(McAb)首次证明,在HBcAg上存在3个不同的抗原位点,并分别命名为α、β和γ. α抗原位点:能诱生中和及免疫沉淀抗体,在体外能中和HBcAg的抗原活性,能与HBc-Ag产生免疫沉淀线.如3H6、4A4、4B5、3A5等单克隆抗体. β抗原位点:不能诱生中和及免疫沉淀抗体,但此种单克隆抗体与4A4或4B5混合后即可与HBcAg产生免疫沉淀线.如1G8、1D3 McAbs. γ抗原位点:能诱生免疫沉淀抗体,但不能诱生中和抗体.如5G10McAb. 抗相同抗原位点的单克隆抗体之间可产生有意义的互相竞争抑制,而抗不同抗原位点的单克隆抗体之间则无,或很少有竞争抑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詹美云汤少华张文英田瑞光张满仓刘崇柏
关键词:乙型肝炎核心抗原抗原位点
新生儿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免疫策略和成本效益分析被引量:11
1991年
比较了6种新生儿血源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方案,其中一种只免疫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效果最差,群体有效率仅17.79%,成本效益比值亦低。其它5种方案都是对全部新生儿进行免疫,效果均好。这5种方案是10μg与3μg两种剂量的不同组合,其中用10μgg3JI疫者成本效益比值最高,有效率为78.61%。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按30μg×3,而阴性母亲婴儿首剂用30μg,第2、3剂各10μg,有效率高达87.47%,但成本效益比值最低。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群众的承受能力,对各地区选用不同的新生儿免疫方案。
徐志一奚龙福刘崇柏曹惠霖
关键词:乙肝疫苗免疫血源
对单采浆还输血球血站整顿前后丙型肝炎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1991年
本文对河北省固安县单采浆还输血球血站整顿前后献血员中丙型肝炎患病和单项血清转氨酶(ALT)异常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该血站整顿后单采浆还输血球献血员中丙型肝炎患病率为0.0%,单项ALT异常率为2.5%,较整顿前(分别为10.3%和36.8%)明显下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总流行率由47.1%下降至2.5%,即下降94.7%。
孙德贵陈学儒孙永德孟宗达王素玉刘光武王占国陈素良李英玉吴景元许万顺马辛未刘崇柏庄辉
关键词:丙型肝炎交叉污染单采浆献血员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后抗-HBs低应答者的长期随访被引量:5
1999年
为了解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抗-HBs低应答者的再感染情况和转归,为免疫预防措施提供依据,选取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抗-HBs低应答者28例进行长期血清流行病学随访.结果有12例(42.86%)仍是HBsAg、抗-HBs和抗-HBc三项全阴性,也未发现HBV感染指征;5例(17.86%)出现了单项抗-HBsS/N值≥10.0以上的应答;11例(36.4%)发生HBV感染,其中4例(36.4%)变为持续阳性者,有1例为HBsAg阳性可能仍属母婴阻断失败者。表明抗-HBs低应答是个暂时现象,多数有潜伏感染,但预后是好的.
曹惠霖贾志远刘崇柏颜天强王继杰马景臣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抗-HBS低应答全程免疫新生儿
肝癌高发区乙型肝炎疫苗的长期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2
1995年
肝癌高发区乙型肝炎疫苗的长期免疫效果观察李荣成,杨进业,王树声,龚健,李艳萍农远志,徐志一,刘崇柏,曹惠霖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和肝癌的关键是防止婴幼儿时期的乙肝病毒(HBV)感染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慢性携带(1),用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简称乙...
李荣成杨进业王树声龚健李艳萍农远志徐志一刘崇柏曹惠霖
关键词:肝癌高发区免疫效果观察保护率携带率乙型肝炎现患率
我国25省市自治区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9
1991年
应用本室先后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核酸打点杂交法,检测我国25省布自治区、16个不同民族共9 758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的丁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和核酸。其中乙型肝炎病人4 714例,HBsAg慢性携带者5 044例。病人和携带者中丁型肝炎抗原阳性率分别为4.25%和3.0%,丁型肝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6%和1.18%,丁型肝炎病毒核酸阳住率分别为3.70%和2.2%。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丁型肝炎的这些指标有一定差异。在16个民族中,维吾尔族、蒙族和藏族丁型肝炎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民族,黎族丁型肝炎核酸阳性率高于其他民族。但在1136例不同临床型乙型肝炎病人中,丁型肝炎感染率无明显区别。丁型肝炎感染与暴发性肝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詹美云汤少华马虹易炎杰张文英田瑞光张满苍刘崇柏
关键词:丁肝病毒流行病学
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接种不同剂量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效果被引量:3
1991年
HBsAg阴位母亲的新生儿,按0,1、6月程序分别接种10-10-10μg(1组)、20-10-10μg(2组)和30-10-10μg(3组)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第一针后一年,检查抗-HBs阳转率,分别为87.60%,90.64%和88.97%,无统计学显著差异。3针10μg组免疫后l~4年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8.31%、81.08%、80.10%和78.39%,虽稍下降,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3个剂量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0.71%,0.49%和0.74%,说明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用国产血源HBsAg疫苗免疫以10μ×3效果较理想。
陈大保李浩罗述斌周加民颜天强陶运宏刘崇柏王继杰奚龙福徐志一曹惠霖袁玉兰
关键词:乙肝疫苗阳转率保护率血源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方案的保护效果评价被引量:173
2003年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及其与中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联合应用母婴阻断方案的保护效果。方法 在广西等 3个地区 ,对乙肝病毒双阳性母亲新生儿 ,应用重组乙肝疫苗和重组乙肝疫苗加 5 0IUHBIG两种母婴阻断方案免疫新生儿 ,共随访单纯重组乙肝疫苗母婴阻断儿 2 89例 ,重组乙肝疫苗加HBIG阻断儿 186例。结果 单纯重组乙肝疫苗的母婴阻断效果为 87.8% (95 %CI :83.6~ 91.9) ,重组乙肝疫苗加HBIG的阻断效果为 91.2 % (95 %CI:86 .7~95 .6 ) ,重组 (酵母 )乙肝疫苗和重组 (CHO细胞 )乙肝疫苗间 (P =0 .70 72 )、两种母婴阻断方案间 (P =0 .2 95 5 )及各地免疫人群间 (P =0 .9987)的母婴阻断效果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种母婴阻断方案免疫新生儿间抗 HBs的阳转率 (P =0 .3188)和抗体滴度 (GMT)间 (P =0 .892 5 )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首剂免疫后 1年 ,抗 HBs阳性率在单纯重组乙肝疫苗组和重组乙肝疫苗加HBIG组分别为 91.1%和 93.5 % ,GMT分别为 15 3mIU/ml和 16 4mIU/ml,以后逐年显著下降 (线性趋势检验χ2 =6 0 .4 7,P =0 .0 0 0 1) ,至免疫后第 4年 ,阳性率分别降为 6 5 .0 %和 6 6 .6 % ,GMT仅为第一年的1/ 3。结论 重组乙肝疫苗加中效价HBIG的母婴阻断效果可达 90 %以?
夏国良龚健王继杰孟宗达贾志远曹惠霖刘崇柏
关键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一级结构及其变异被引量:81
1993年
自河北省固安县和上海市的两份急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分离丙型肝炎病毒RNA,纯化后经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得覆盖病毒基因组全长的cDNA片段。通过对河北株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全部cDNA序列的分析,以及对上海株丙型肝炎病毒部分重要区域cDNA序列的分析,确定了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cDNA的一级结构和变异趋势。实验结果表明,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结构同日本与美国研究人员最初分离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结构相似。以中国河北株与日本HCV-J株比较,病毒基因有771个核苷酸不同,两者同源性为91.8%;氨基酸残基有174个不同,其同源性为94.3%。与美国HCV-1株相比,中国河北株有2011个棱苷酸发生变化,同源性为78.6%;氨基酸残基有458个发生变化,同源性为84.9%。河北与上海两株比较的结果发现,各区域变异程度大小不同,以E2基因区最高,NS3—NS4,NS5高度保守。总体水平上分析,我国的两株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虽有变异,但总变异率很低,并且变异主要发生在结构基因区域。而与国外丙型肝炎病毒相比,变异则贯穿于全基因。表明中国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在核苷酸水平上有一定的共同特征。
毕胜利白宪鹤丛勉尔田厚文孙得贵H.S.Margolis刘崇柏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