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凌芝
- 作品数:24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合并腹茧症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4年
- 腹茧症是一种腹腔内部分或全部脏器被蚕茧状纤维包膜包裹的罕见腹部疾病。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病情严重者多以腹痛、腹胀、呕吐等肠梗阻的症状为主,育龄期女性则多表现为原发性不孕。现报道我院收治的2例妊娠合并腹茧症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总结如下。
- 辛思明刘凌芝贺晓菊郑九生
- 关键词:文献复习腹茧症原发性不孕育龄期女性腹部疾病纤维包膜
- 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孕妇胎盘及其子代HBV感染状况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孕妇胎盘及其子代HBV感染状况。方法选取220例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100例,在孕28、32、36周肌注HBIG200U;对照组120例,未予用药。采用荧光定量PCR及ELISA法,分别检测2组孕妇和新生儿出生后主被动免疫预防前以及1岁时的静脉血HBV DNA水平及乙肝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胎盘组织各层细胞HBsAg及HBcAg的表达。结果(1)研究组与对照组40例孕妇胎盘各层细胞HBV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2)研究组宫内感染率1%,对照组3.3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研究组婴儿HBV慢性感染率为0,对照组0.8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孕妇胎盘有一定感染率,但子代宫内感染率以及出生后HBIG联合乙肝疫苗免疫后慢性感染率极低。(2)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孕妇产前注射HBIG并未明显降低子代HBV感染率。提示对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孕妇可以考虑不进行宫内阻断。
- 刘凌芝郑九生李勤于晓红邓薇
- 关键词:乙型肝炎抗体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异位妊娠残留18例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异位妊娠残留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8例子宫切口妊娠残留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阴道彩超提示子宫峡部3cm以上不均质团块且血流丰富者9例,采取子宫动脉化疗药输注+栓塞+清宫术治疗,失败1例,成功率为88.89%;阴道彩超提示子宫峡部3cm以上不均质团块4例,采取甲氨喋呤+清宫术治疗,2例失败,成功率为50.00%;阴道彩超提示子宫峡部3cm以下不均质团块4例,采取甲氨喋呤+清宫术治疗全部成功;1例单纯清宫治愈。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残留的治疗可依据阴道彩超的结果做不同的选择;子宫动脉化疗药输注+栓塞治疗切口妊娠残留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方法,大出血时可代替子宫切除术挽救患者生命。
- 刘凌芝付群李勤
- 关键词:经阴道彩超异位妊娠甲氨喋呤清宫术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不良围生结局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不良围生结局及相关因素。 方法 通过对 15 0例 ICP患者胎儿电子监测 (NST)、脐血流 (S/ D)、胆汁酸、肝酶、胆红素及围生儿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ICP患者 NST、 S/ D与围生儿结局无明显关系 ,胆汁酸水平升高 4倍以上者早产率明显增加 ,胆酸与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 (超过 10 0 U / L )水平升高者羊水粪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增加 ,胆酸与胆红素水平升高者围生儿死亡率增加。 结论 ICP患者不良围生结局的预测应综合多项检测结果分析 ,一旦有不良倾向 ,应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改善围生儿预后。
- 刘凌芝李丽君李丹
-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生儿预后胆汁酸胆红素
- 妊娠合并腹茧症二例并文献复习
- 腹茧症是一种腹腔内部分或者全部脏器被蚕茧状纤维包膜包裹的罕见腹部疾病.临床表现多没有特异性,病情严重者多以腹痛、腹胀、呕吐等肠梗阻的症状为主,育龄期女性则多表现为原发性不孕,近年来由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妊娠合并腹茧症的...
- 辛思明刘凌芝刘淮贺晓菊郑九生
- 关键词:妊娠腹茧症阴道分娩剖宫产术
- 文献传递
- 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分级诊治方案探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分级诊疗方法,以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和泌尿系统损伤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130例作为对照组,依据术中所见并结合术后病理学检查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130例作为研究组,术前分级诊断依据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术后诊断以术中所见并结合术后病理学检查为准,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和泌尿系统损伤率。结果⑴两组孕妇均显示临床诊断分级越高,出血量越多;⑵同一临床分级患者,对照组出血量均多于研究组;⑶对照组总体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输尿管损伤率显著多于研究组;⑷两组膀胱损伤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对凶险性前置胎盘进行规范临床分级诊断,制订规范化治疗方案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和输尿管损伤率。
- 辛思明郑九生贺晓菊刘凌芝蔡小凤
- 关键词:胎盘植入子宫切除术泌尿系统损伤
- “五步快速止血法”治疗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五步快速止血法"治疗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就诊的280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按照"五步快速止血法"流程实施止血处理,观察止血效果及其安全性。对需要实施"五步快速止血法"全部步骤的12例患者随访至术后42 d。结果 280例剖宫产术中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止血成功率为98.6%(276/280)。12例实施"五步快速止血法"全部步骤的患者,均止血成功,其中1例术后发生腹腔内出血,经保守治疗术后24 h停止出血,1例术后7 d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术后42 d复查痊愈,其余患者术后7 d和术后42 d复查均痊愈。结论 "五步快速止血法"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治疗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方法。
- 郑九生刘凌芝沈婷廖宗高辛思明张赟梁正仪袁燕
- 关键词:产后出血宫缩乏力剖宫产术止血技术
- 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分级诊治方案探讨
- 辛思明郑九生贺晓菊刘凌芝
-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相关因素的探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及胎盘感染与宫内感染关系,进而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92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的外周血行HBV DNA及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92例HBsAg阳性孕妇分娩时胎盘组织行HBsAg及HBcAg的检测。结果(1)HBeAg阳性孕妇与HBeAg阴性孕妇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21.2%(11/52)和0(0/40),差异有显著性(P<0.01);HBV DNA阳性孕妇与HBV DNA阴性孕妇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18.64%(11/59)和0(0/33),差异有显著性(P<0.025)。(2)92例HBsAg阳性孕妇的胎盘中共检测出43例HBsAg和(或)HBcAg阳性,阳性率由胎盘的母面至胎儿面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由胎盘屏障的蜕膜细胞(DC)、滋养层细胞(TC)、绒毛间质细胞(VSC)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感染而致的宫内传播的相对危险度比值比(OR)分别为4.53、7.15、9.33和24.33,OR值从胎盘的母面至胎儿面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新生儿宫内感染与孕妇乙肝感染状态有关,HBV宫内感染以经胎盘感染为主,感染胎儿的途径可能是通过细胞转移方式实现的,胎盘屏障对胎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HBeAg阳性、HBV DNA阳性及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感染是新生儿宫内HBV感染的危险因素。
- 刘凌芝郑九生余小红刘淮蔡庆华欧阳吁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胎盘
- 子宫下段U型排式缝合联合植入部位部分切除术在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U型排式缝合联合下段植入部位部分切除术在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术式止血;研究组19例,采用改良术式止血;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子宫切除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输血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两组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子宫切除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子宫下段U型排式缝合联合胎盘植入部位部分切除的改良术式能有效减少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和住院治疗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性手术治疗手段。
- 刘凌芝郑九生辛思明周晓王志忠
- 关键词:凶险型前置胎盘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