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雁
-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朱生豪莎剧翻译——影响与比较研究
- 翻译标准不一,评论流派各异,依然不能否认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作为印数最多,覆盖面最广的莎士比亚戏剧译本,对于外国文学的本土化以及中国的文学文化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朱生豪的译作受到了中国古诗传统与新文化运动中新旧矛盾...
- 刘云雁
- 关键词:朱生豪莎士比亚戏剧翻译
- 对严复西学观误读的阐释学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严复"信达雅"原则所体现出来的阐释学观念往往为时人所误读,刻意回避了其中"达即所以为信"的内涵。事实上,作为士大夫知识分子而非纯粹译者,严复本人对于"信"的理解与"信达雅"的现代解释并不相同。严复对自己身份和立场有着清晰的界定,秉承"文以载道"的基本诗学观,在选文和文辞方面都并不重视语言学意义上的对等关系,同时积极地介入个体思想与国情要求,认为信于西学的关键是历史通达而不仅仅是形式逻辑的连贯。然而,历史剧变使严复的阐释观受到了群体性误读,后人以"忠"代"信",抹杀本土文化和阐释者的主体性,形成了目前流行的阐释观。本文通过分析严复的"信达雅"阐释观中"信"字的独特解释,揭示其保守性的具体表现和历史根源,管窥严复作为西学东渐直接推动者独特的思想境界和历史影响,尤其是这种影响对当今中国阐释学发展的启示。
- 刘云雁
- 关键词:西学误读
- 威廉·布莱克诗歌的泛神主义倾向
- 2012年
- 威廉·布莱克接受了多神论向一神论过渡的观点,同时倡导从一神论向泛神论的回归,并在这种逃逸中寻找诗歌的灵感,通过大量含混的诗歌修辞构建出复杂的多重意义体系,并在深层结构中将二元对立中的主从关系进行了颠覆与解构,颂扬有差别的具体神性,属于后一神时代的泛神论,体现出谨慎的建构特征。布莱克诗歌中动植物意象的泛神主义解读,暗示并激发了诗歌中具有前瞻与预言性质的独特诗性逻辑,对于现代主义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刘云雁吴虹
- 关键词:威廉·布莱克泛神论现代主义
- 从“神韵说”看朱生豪翻译思想
- 2011年
- 朱生豪的翻译思想常常被后人冠以'神韵说',其实质不仅仅是音律的调和,还是涌动的生命力,是求形与求神之间巨大矛盾所激发的张力与诗意,是一种由内而外,诗意通达先于字词对应的翻译思想。不同于实践性的翻译理论,文学翻译不能够绕过作品的诗性本质来谈归化与异化问题,而朱生豪从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中汲取的'神韵说'精神,正是文学翻译与翻译诗学中的重要尝试。
- 刘云雁
- 关键词:神韵说朱生豪莎士比亚翻译
- 朱生豪译莎剧素体诗节律风格研究
- 本论文探讨了朱生豪翻译莎剧素体诗的节律特征,分析了翻译作品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的构成形式及其内在关联。
本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章首先介绍了作为源文本的莎剧素体诗的节律特征,并揭示了素体诗音乐性的重要内容:声音节...
- 刘云雁
- 关键词: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
- 文献传递
- 诗性忠实下的权力分布——中国莎剧翻译传播中的群体性误读被引量:1
- 2018年
- 中国莎剧翻译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群体性误读,通过文学名声、忠实和筛选的要求之间的权力博弈不断发展着莎士比亚戏剧的内涵。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国化的过程中,群体性误读构成了不平等主体生存和产生影响的方式,其合法性归根到底取决于对诗性价值的忠实方式和程度。莎士比亚戏剧作为经典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开放性特征,逐渐取代了文学名声的操纵,成为了在异时空传播和发展的推动力,并通过柔化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扩展着文化的边境。
- 刘云雁
-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
- 《罗密欧与朱丽叶》群体性误译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翻译中出现了大量群体性误译,建构了中国人对于莎士比亚戏剧的理解角度,实现了从文学翻译向翻译文学的转向,是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的特殊现象。朱生豪、梁实秋、曹禺等译者的译文对于"命运"不可抗拒性的消解,通过"柔化"———也就是重新分布语言力量而实现的群体性逻辑误译,体现了原作开放性与译作诗性忠实的尺度和平衡,透视出一百年来穿越不同意识形态而历久弥新的中国翻译文学的深层结构与文化基因。
- 刘云雁
- 关键词:《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命运
- 从魏源编译困境看晚清知识分子的自省
- 2022年
- 作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魏源在鸦片战争失败后深刻反省清朝军事建设的问题,他坚持完成《海国图志》的编译工作,并阐发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文章从翻译中的文本间性角度,分析魏源在编译和创作中对晚清的制度、器物及思想等方面的自省,探究其“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推动作用。魏源的思想对我国全面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段永俊刘云雁
- 关键词:自省文本间性《海国图志》
- 论曹译莎剧的演出适应性
- 2019年
- 以舞台演出为导向的演出本翻译是戏剧翻译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戏剧翻译理论构建的基石。曹禺翻译的莎剧《柔蜜欧与幽丽叶》演出脚本,在动作性、对话性和空间性上的增译与留白,使这个译本更加适应舞台演出。本文在曹禺译本与徐志摩和朱生豪译本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曹译《柔蜜欧与幽丽叶》作为演出本的特征和功能,并基于戏剧冲突的表达效果对曹禺的译文进行了质量评估,为当代新莎剧演出本翻译提供借鉴。
- 刘云雁
-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
- “不驯的女儿”:《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道德悖论解读被引量:1
- 2016年
- 与莎士比亚戏剧中大部分父女关系不同,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完全扭转了亚瑟·布鲁克编撰的道德训诫故事《罗斯乌斯与朱丽叶的悲剧史》中对于朱丽叶不顺从父亲而造成悲剧的指责,增加了神父的角色,依赖于西方宗教伦理和仪式使朱丽叶的"不驯"成为了信守神圣盟誓的一部分。然而,基于宗教信仰基础建构的道德等级框架而获得合法性的道德选择,在近现代莎士比亚中国化过程中反而导致了新的道德悖论,并在特殊的时代风气中经历了符号化重构与消解。中译本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道德悖论的符号化凸显了主人公个体美德对于依赖等级和权威的道德体系的反思。
- 刘云雁
- 关键词:莎士比亚道德悖论符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