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 作品数:12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神经缺损管式修复后运动神经重支配准确性初步研究
- 胡文刘丹张燕平顾晓松
- 一种手外科显微手术手指固定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外科显微手术手指固定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壳体内水平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与壳体之间形成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收集仓,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与壳体之间形成放置槽,所述支撑板...
- 刘丹
- 文献传递
- 大鼠坐骨神经去感觉模型及其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感觉纤维在背根神经节的定位,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去感觉模型。方法采用TrueBlue坐骨神经逆行示踪法和大体解剖观察(17只大鼠,共34侧),了解大鼠坐骨神经感觉纤维起源于哪些背根神经节;在此基础上,选择性切除大鼠左侧14.k背根神经节(n=8),术后进行红外热痛觉测定和神经捏压试验,评价感觉去除情况。结果神经逆行示踪显示坐骨神经感觉纤维的来源及比例如下:Ⅰ型,源自14一16,占58.8%;Ⅱ型,源于L4-L5,占8.8%;Ⅲ型,源于18-L6占23.5%;Ⅳ型,源自L8~L5,占8.9%。该组成和比例与大体解剖所见相似。切除大鼠左侧k~k背根神经节后,左足第五趾末节趾腹痛觉丧失,直接捏压术侧胫神经、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时大鼠均无疼痛反应。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感觉纤维主要源于14一k背根神经节,但部分坐骨神经有L3参与,可通过切除一L3~L6背根神经节来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去感觉传人模型。
- 刘丹张燕平糜大国顾剑辉胡文
- 关键词: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
- 荧光神经示踪剂对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 目的考察荧光神经示踪剂Fluoro-Gold(FG)、True Blue(TB)、Fluoro-Ruby(FR)对正常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大鼠胫神经内注射FG、TB或FR,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胫神经切断和假手术组为对...
- 胡文刘丹张燕平顾剑辉顾晓松
- 关键词:神经变性FLUORO-GOLD
- 文献传递
- 一种手部及腕部外骨骼康复训练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部及腕部外骨骼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连接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通过连接板活动连接,第一安装板底部有调节组件,第二安装板一侧有定位防护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活动件、固定环、固定板、...
- 刘丹
- 体表刺激法监测大鼠神经夹伤后的电生理恢复
- 2012年
- 目的了解体表刺激法记录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电生理恢复的动态监测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模型,术后2、4、6周通过足迹试验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并通过体表刺激记录术侧腓肠肌CMAP,测量CMAP平均振幅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缺损组大鼠均未记录到CMAP,SFI约为-100;而假手术组大鼠均能记录到稳定的CMAP,SFI值0左右。夹伤组大鼠术后SFI逐渐恢复,术后6周时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坐骨神经夹伤后2周未记录到CMAP,4周时CMAP波幅较小,6周时CMAP振幅大约恢复到假手术组的80%,MCV大约是假手术组的58%。结论通过体表刺激可稳定地记录神经再生过程中的复合肌动作电位,因此体表刺激记录法可无创、动态地监测神经再生过程中的神经传导电生理恢复。
- 王亚先胡文杨令延刘丹张燕平
- 关键词:动态监测坐骨神经损伤
- 不同神经示踪剂组合对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逆行标记效率比较
- 2013年
- 目的:探讨神经示踪剂荧光金(FG)、真蓝(TB)和荧光红(FR)两两组合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标记效率差异,为再生神经重支配准确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大鼠胫神经示踪模型,采取神经内注射与神经横断后近侧断端浸泡(20min)2种方式,分别对FG、TB和FR的两两组合进行示踪试验。示踪术后5d,取脊髓腰膨大段冷冻纵切,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显微成像和计数。结果:FG联合TB示踪标记的运动神经元数量最多,其次为FG联合FR,而FR联合TB组标记细胞数最少,双标比例也最小。神经断端浸泡方式使用示踪剂时标记效率仅为神经内注射的2/3左右。结论:FG联合TB以及FG联合FR示踪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标记效果较好,且神经内注射使用示踪剂效果优子持续20min的神经断端浸泡。
- 刘丹胡文张燕平邓爱东顾剑辉
- 关键词:脊髓运动神经元
- 一种方便对接的可调节手臂外固定架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对接的可调节手臂外固定架,具体包括:固定板,该固定板具有弧形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顶部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条,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
- 刘丹
- 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后容积传导对复合肌动作电位记录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受损神经容积传导对靶肌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s)检测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模型,在钳夹段远侧及近侧不同位置,采用不同强度刺激坐骨神经,记录胫前肌CMAPs,比较不同条件下CMAPs振幅大小。结果:当刺激钳夹段近侧3 mm处坐骨神经时,需要强度3 mA以上才能记录到最大振幅的CMAPs,且近侧神经上刺激点距钳夹段越远,引出胫前肌CMAPs所需刺激强度就越大;用强度0.3~0.5 mA依次刺激钳夹段远、近侧神经,前者可记录稳定的CMAPs,而后者未能记录到。结论:容积传导呈明显衰减特点,过强的刺激可能导致对神经损伤的漏诊,因此术中应用电生理方法判定神经损伤位置和程度时所采用的刺激强度应适中。
- 胡文王亚先刘丹顾晓松
- 关键词:神经损伤
- 大鼠坐骨神经不同长度缺损导管套接修复后缺损段再生速度
- 2014年
- 目的:了解壳聚糖/聚乳酸乙醇酸人工神经移植物(简称“人工神经移植物”)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修复段神经纤维再生速度和修复不同距离缺损所需时间.方法:采用人工神经移植物套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不同距离(2、3、4、6、8、10 mm)缺损,以自体神经桥接和神经钳夹伤为对照,术后定期通过神经捏压试验测定感觉纤维生长距离,并进行抗神经丝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显色验证.结果:人工神经移植物桥接修复不同距离神经缺损后,再生感觉纤维通过缺损段所需时间与缺损长度呈正相关,穿越2mm缺损耗时10d左右,6mm缺损约需17 d,10 mm缺损则需要33.5d左右;再生感觉纤维在人工神经移植物套接的2mm缺损段内平均生长速度为0.21mm/d,而当缺损长度为4~10 mm时,该速度为0.30~0.35mm/d.人工神经移植物修复4mm缺损术后14d和6mm缺损术后19d,远端神经内再生轴突的最远生长距离分别为(2.5±0.6) mm和(2.7±0.9)mm.结论:采用人工神经移植物套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再生神经跨越缺损段所需时间与缺损长度呈正相关,在缺损距离较长时修复耗时较长.
- 张燕平胡懿淋刘丹赵亚红胡文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神经修复壳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