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凡哲超

作品数:7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同位素
  • 2篇渗漏
  • 2篇渗漏通道
  • 2篇示踪
  • 2篇环境同位素
  • 2篇河堤
  • 2篇防渗漏
  • 1篇堤防
  • 1篇堤防渗漏
  • 1篇地下水
  • 1篇岩溶
  • 1篇岩溶渗漏
  • 1篇岩体
  • 1篇沙漠湖泊
  • 1篇渗流
  • 1篇渗流力学
  • 1篇渗漏探测
  • 1篇示踪法
  • 1篇水布垭
  • 1篇水库

机构

  • 7篇河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凡哲超
  • 7篇陈建生
  • 3篇董海洲
  • 2篇陈亮
  • 1篇赵霞
  • 1篇汪集旸
  • 1篇顾慰祖

传媒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第七届全国渗...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同位素方法研究高水河堤防渗漏
为了调查堤坝本身是否存在较强的渗漏,我们在渗漏较为严重的六个地段进行了探测研究,对水样进行D、3H和18O和水化学分析,同时进行了钻孔中的地下水流速流向试验,以准确了解渗漏水的来源、地下水的年龄、渗漏水中各种来源所占的比...
凡哲超陈建生
关键词:同位素法堤防渗漏渗漏探测京杭大运河
文献传递
同位素方法研究高水河堤防渗漏
<正> 南水北调京杭大运河堤防自从修建以来一直存在着堤防渗漏,尤其是送水期间在25km的高水河堤段存在明显的渗漏点达到35处,渗漏水量较大,虽然对部分严重的渗漏段进行了疏导处理,但由于情况特殊(运河河底高程一般为2m,最...
凡哲超陈建生
文献传递
示踪法对小浪底坝区绕坝渗漏通道的研究被引量:23
2004年
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左坝肩的渗漏水量偏大,当库水超过235m高程时,排水量急剧增加。将库水中D,18O,3H作为"事件"示踪剂,用来进行绕坝渗流场及渗漏通道的调查,配合人工示踪、连通试验等方法,查清渗漏水补给来源、渗漏层位等。天然示踪试验和连通试验证实:左坝肩帷幕下部的T3 11中存在强渗漏,库水入渗到T14,T13 1透水层,然后通过F28,F235,F238等断层补给到深部的T13 1,最后由揭露该地层的30#排水洞排出。
陈建生董海洲凡哲超陈亮
关键词:小浪底水库环境同位素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及其下游地下水同位素分析被引量:27
2003年
本文通过环境同位素水化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北侧、龙首山、巴丹吉林沙漠、古日乃、拐子湖和额济纳盆地的泉水和井水的来源 ,揭示了巴丹吉林沙漠等下游地区的地下水来自于祁连山降水的补给 ,平均补给高程为 330 0m ,祁连山顶部存在大片裸露的灰岩地层 ,雪水融化后沿着喀斯特地层或山前大断裂补给到深部 ,穿过龙首山直接补给到巴丹吉林沙漠及其下游地区 ,在沙漠湖泊中发现的钙华与钙质胶结证明地下水经过了石灰岩地层 ,承压水通过越流补给到浅部含水层 ,通过蒸发量计算得到的地下水补给量接近 6× 10 8m3 /a,承压水中地下水的年龄为 2 0~ 30a。
陈建生凡哲超汪集旸顾慰祖赵霞
关键词:沙漠湖泊地下水同位素环境水化学
环境同位素与示踪方法研究水布垭左坝肩岩溶渗漏
运用环境同位素和示踪方法对水布垭左坝肩渗漏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左坝肩几个孔中的环境同位素、地下水流向、温度场等多方面数据资料的相互验证,成功预测6<'#>孔附近存在溶洞发育,最终对左坝肩的帷幕优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陈建生凡哲超董海洲
关键词:环境同位素岩溶渗漏坝肩
文献传递
孔中测定多含水层渗透流速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根据钻孔后的实际情况 ,分析了Drost等人点稀释法测量地层渗透性理论的局限性 ,研究了如何在多含水层中系统中孔中存在垂向流时测量流速的方法。将地层分为涌水和吸水两种情况 :对于吸水含水层 ,可以应用广义稀释定理直接求出渗透流速 ;对于涌水含水层 ,又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 ,提出解决方法 ,从而大大地扩大了稀释定理测速的范围。
陈建生杨松堂凡哲超
关键词:注水
虚拟热源法研究坝基裂隙岩体渗漏通道被引量:32
2005年
利用虚拟热源法研究坝基裂隙岩体中存在的集中渗漏通道。水库底部通常为低温水,而基岩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坝后温度异常区域可能存在库水渗漏。渗漏水与周围地层将进行热量的交换。低温的渗漏水从地层中吸收热量,而地层则释放出热量,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这两个热量是相等的。将集中渗漏通道看作是一个虚拟线热源,通道以外地层温度的分布仅与渗漏带最外层的温度有关,与渗漏通道内部的温度分布无关,渗漏通道内部的温度是由水流带来的,其外部的温度是靠热传导进行。根据热传导及能量守恒理论,可以推导出温度在地层中的分布趋势,通过温度分布曲线可以确定渗漏范围,建立堤坝渗漏量的虚拟热源法模型;同时,对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定量计算。
陈建生董海洲吴庆林凡哲超陈亮乔冠军孟文琦
关键词:渗流力学裂隙岩体集中渗漏通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