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骥

作品数:6 被引量:124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幸福感
  • 3篇心理
  • 3篇主观幸福
  • 3篇主观幸福感
  • 2篇大学生
  • 2篇幸福管理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大学生心理健...
  • 1篇心理机制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契约
  • 1篇学生心理
  • 1篇学生心理健康
  • 1篇因变量
  • 1篇员工心理
  • 1篇员工心理契约
  • 1篇人力管理
  • 1篇人力资源
  • 1篇人力资源管理
  • 1篇人性

机构

  • 6篇南昌大学

作者

  • 6篇冯骥
  • 5篇白苏妤
  • 5篇苗元江
  • 3篇杜夏华

传媒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企业活力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北京教育学院...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员工心理契约、幸福感与工作绩效关系模型研究
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导致组织行为学的积极转型,工作幸福感作为影响员工态度与行为的重要变量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主要探讨心理契约、幸福感与工作绩效间的关系,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心理契约量表》和《工作绩效量表》,选取477...
冯骥
关键词:心理契约工作绩效
文献传递
人格与幸福感-大学生实证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10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相关分析发现: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与幸福指数以及幸福感各维度相关显著;回归分析发现:怀疑性、自律性、忧虑性、实验性4种人格特质对幸福指数的预测力达到30.9%;忧虑性、稳定性、实验性、聪慧性4种人格特质对生活满意的预测力达到34.4%;忧虑性对正性情感的预测力为20.5%;怀疑性和自律性对负性情感的预测力为14.5%。结论人格负向特质(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影响幸福感;实施积极人格培养,优化人格品质对提升幸福感有重要作用。
杜夏华苗元江冯骥白苏妤
关键词: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积极人格
幸福指数与幸福管理被引量:7
2009年
幸福感指标是基于个人的感受、态度和评价而建立的指标,它反映了人们的心理状态——兴趣、意愿、满意程度,通过测量而获得。它能深刻地表达员工的心理状况,有助于了解员工的综合状态,为关注员工效益打开了通道。
冯骥苗元江白苏妤杜夏华
关键词:幸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性假设人力管理前因变量
主观幸福感的心理机制探析被引量:17
2009年
幸福感研究分为外部影响因素研究和内部建构研究两种取向,早期理论建构重在证明外部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转而研究内部因素,即内部机制如何影响幸福体验。经过数十年的积累,研究者们在影响幸福感产生的生理机制、社会比较机制、动机机制和稳态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各种机制间相互联系,与外部因素一起作用于幸福感。
冯骥苗元江白苏妤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生理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被引量:33
2009年
目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指标的相关。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综合幸福感问卷》(MHQ)测量了107名大学生。结果:(1)幸福指数及各维度与SCL-90总均分及各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2)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抑郁、恐怖和强迫可解释幸福指数的20%变异,强迫因子解释生活满意的22%变异,抑郁分别解释正性情感12%变异,负性情感11%变异。结论:心理健康指标评估应包括正负两个指标系统,抑郁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核心因素。
苗元江白苏妤冯骥杜夏华
关键词: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
工作幸福感概观被引量:67
2009年
工作幸福感是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中新的取向和视角。本文阐述了工作幸福感的源流和兴起的背景,分析企业组织对人类幸福的意义和工作幸福感的价值;概述了影响工作幸福感的诸因素,涉及个人动机、工作性质、收入、人际关系、组织支持和压力;介绍了自陈报告法、知情者与观察者报告法、生理测量法、任务测量法等4种工作幸福感测量的方法。提出了幸福人假设,以及幸福心理氛围建设和个人幸福管理方法等幸福管理理念和措施。
苗元江冯骥白苏妤
关键词:工作幸福感积极组织行为学幸福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