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燕娴

作品数:57 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蚌埠市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蚌埠市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9篇心病
  • 9篇心肌
  • 9篇冠心病
  • 8篇心律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心律失常
  • 6篇心肌梗死
  • 6篇血压
  • 6篇用药
  • 6篇中药
  • 6篇高血压
  • 6篇梗死
  • 5篇动脉病变
  • 5篇心力衰竭
  • 5篇衰竭
  • 5篇冠状动脉病
  • 5篇冠状动脉病变
  • 5篇病变

机构

  • 47篇蚌埠市第三人...
  • 6篇蚌埠医学院
  • 2篇东南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市中心血...
  • 1篇安徽省蚌埠卫...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57篇冯燕娴
  • 16篇桑更生
  • 9篇张士勇
  • 9篇叶云
  • 9篇石增刚
  • 9篇程军
  • 8篇陆江辉
  • 7篇高翔
  • 6篇陈巧玲
  • 5篇王儒强
  • 5篇王刚斌
  • 4篇汤凤英
  • 4篇崔勇
  • 4篇李晶晶
  • 3篇张士洋
  • 3篇余强
  • 3篇张隽
  • 3篇丁中
  • 3篇陈文实
  • 2篇陈以强

传媒

  • 10篇蚌埠医学院学...
  • 5篇淮海医药
  • 5篇东南大学学报...
  • 5篇蚌埠医药
  • 3篇安徽医药
  • 2篇临床心电学杂...
  • 2篇实用全科医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心电与循环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意外伤害所致心肌损伤的心电图改变
胸部的非穿透性伤可引起心肌损伤,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雷电击伤幸存者临床多见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可有损伤性改变,重者亦可发生心肌梗塞。通过观察 92~95年期间入ICU的上述意外伤害伴心肌损害患者心电图改变,表明上述意外伤...
冯燕娴王应刚
文献传递
杏苏止咳糖浆的提取工艺、质量控制与药效学初步研究
张士勇冯燕娴程军王儒强张士洋陈文实崔佳叶云王刚斌
该项目基于长期临床实践及慢性支气管炎流行病学调查,在《中药制剂汇编》杏苏合剂处方的基础上加减,创制杏苏止咳糖浆,从整体出发,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疗效显著。该制剂完成了杏苏止咳糖浆的提取工艺研究;杏苏止咳糖浆的质量控制研究...
关键词:
关键词:药效学
冠状动脉造影与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构分析比较
桑更生丁中冯燕娴石增刚陈以强陆江辉汤凤英石世强徐刚张隽张峰
项目通过超声波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与冠肪造影相比较,发现在冠心病患者中IMT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指数亦有相似变化,IMT与冠脉病变的血管数量有相关性。
关键词:
关键词:超声波检测冠心病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对早期发现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的意义。方法选择21例高血压病人、15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和20例健康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比较。结果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SDNN、SDANN、SDNNindex、rMMSD、PNN50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变化(p<0.05);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较高血压组也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可以作为早期发现高血压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损害的一个有效的无创方法。
桑更生冯燕娴石增刚
关键词: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率变异性
老年患者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7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4例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电图、动态和静态心电记录、心律失常的类型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首发晕厥32例,黑矇17例,头晕1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9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6例,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9例;超过3 s的长RR间期35例;心率在白天清醒状态下持续<40次/分31例。全部给予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部分患者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结论:严重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可引起老年患者症状加重;常规心电检查可以明确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变化,明确晕厥的原因,便于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有效的方法。
陆江辉冯燕娴李玉杰张隽李晶晶桑更生
关键词: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传导阻滞心房纤颤心脏起搏老年病学
系统干预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安全性影响的研究
张士勇冯燕娴程军陈文实张士洋王儒强叶云韩一萱
中药注射剂是在传统中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制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药效迅速、作用可靠的优点,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中医的施治机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曾享有“中药现代化之光”美誉。但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事件...
关键词: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中药治疗
QT离散度的电生理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作为一个简单无创的心电生理指标,反映了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代表着心室肌的电不稳定性。其测量方法包括目测法和计算机自动测量法。QTd的电生理机制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QTd代表心室肌复极不均一,二是导联投射理论。QTd广泛应用于心脏的多种病理状态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大量研究表明对QTd的监测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瑞冯燕娴
关键词:QT间期QT间期离散度复极离散度
血尿酸和胆红素水平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血尿酸和胆红素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分为冠心病组(狭窄≥50%)与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分析各组血清尿酸、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及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血尿酸升高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显正相关,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显负相关。结论血尿酸升高,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陆江辉冯燕娴桑更生陈以强竟雪银
关键词:尿酸胆红素冠状动脉造影术冠心病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冠心病风险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15年
近年来,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往在国内外有关血脂异常的管理指南中,均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视为致AS的主要因素以及进行调脂治疗的第一指标。国内外相关研究比较了non-HDL-C与LDL-C对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作用,认为nonHDL-C评估冠心病危险的意义明显优于LDL-C。作者就non-HDL-C在冠心病风险评估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张娜娜冯燕娴
关键词:冠心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风险评估
房室顺序起搏的临床应用
2001年
目的 介绍房室顺序起搏器临床应用初步经验。方法 观察 6例双腔起搏器置入患者植入时各项参数及临床疗效。结果 双腔起搏器应用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初步应用结果表明房室顺序起搏符合生理要求 ,不引起起搏器综合征 ,尤适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崔勇高翔冯燕娴陆江辉陈巧玲桑更生
关键词:起搏器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