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亚琳
- 作品数:44 被引量:129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德国浪漫文学概念辨析被引量:6
- 2004年
- 针对有关西方浪漫主义学术讨论中概念泛用的问题,试图将"浪漫"暂且从其两百年历史的重负之下解脱出来,考察这一概念在德国浪漫诗人那里所具有的美学旨趣和意义,认识它作为一个纯美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通过分析德国浪漫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关系来探询前者的自我理解与定位。结论是:德国浪漫文学的自我定位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不断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而德国浪漫诗人所找到的既有中世纪本民族的文学传统,也有欧洲乃至世界的文学榜样。
- 冯亚琳
- 文化记忆的媒介与文学
- 2022年
- 媒介是记忆的载体,是其实现的通道,同时又将自身作为印记深深刻在后者的身上。作为特殊的文化文本,文学既是文化记忆的对象,又是文化记忆的媒介,两者之间存在多重交会。与其他文化文本相比,文学在展演文化记忆时,还具有其他记忆媒介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诸如虚构性、跨话语性、多配价和反思性。这些优势使它不仅能选择性地建构过往,对其进行批判和反思,还能表达希望,创造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
- 冯亚琳
- 关键词:文化记忆媒介文学文本
- 君特·格拉斯小说中记忆的演示
- 2011年
- 在格拉斯的小说中,回忆不仅通过某种叙述策略和模式得到演示,得到演示的还有人物、尤其是叙述者;此外,文学创作也成为作者本人的自我演示过程,身体性是这一演示的突出特点。作者在其小说中对食物、烹饪及进食过程的再现和对身体的描写以及对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表现,不仅演示了整个人类文明史,用文学手法将历史回忆加以形象化,而且建构起一种可以在回忆的过程中对过往事件进行反思和质疑的话语。
- 冯亚琳
- 关键词:记忆表演身体性
- 马克斯·弗里施《能干的法贝尔》中的记忆与工具理性批判
- 2013年
- 马克斯·弗里施的小说《能干的法贝尔》中的记忆"发生"在多个层面上。在情节层面上,主人公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忆打上了历史印记的回忆,貌似客观,仔细读来,却充满了回避和压抑。在回忆话语层面上,作者通过对"不要给自己和他人画像"的审美旨趣的实践,展现了一个"片面的人"的形象。在这个人身上,启蒙运动以来极端化和僵化了的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思维方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与其讲了一个个人的悲剧,不如说是演示了现代人这个"角色"的悲剧。因此,"能干的法贝尔"的失败归根结底是储存于西方文化记忆中的工具理性的失败。
- 冯亚琳
- 关键词:回忆压抑文化记忆
- “温柔准则”下人的文学构想——论施蒂弗特《晚夏》中的教育要素被引量:2
- 2021年
- 奥地利作家施蒂弗特的长篇小说《晚夏》是一部有着双主人公的"教育小说"。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梳理该小说在结构上与传统修养小说的异同,着力探究"自然"与"艺术"作为教育要素被赋予的某种"使成型的力量"。与古典文学建构"整体人"的理想相比,比德迈耶时期的文学对人的文学构想在形式上具有日常化的特征,内涵上则趋于模糊:在包括自然和艺术等在内的"美之物"统领一切的情况下,年轻人的修养之路最终通向的是家庭,而非社会;其结果必然是回避工业化带来的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逃进"温柔准则"庇护下的秩序之中。
- 冯亚琳
- 关键词:教育小说艺术家庭
- 《生死朗读》的叙事策略探析被引量:15
- 2002年
- 本文借助叙述学和阐释学的研究成果 ,从悬念的设置、叙述者作为经历者与观照者、感知的叙事功能、对话作为场景框架、隐喻与象征等几个方面探析《生死朗读》的叙事策略 ,以期揭示该小说文本内部的基本建构 ,以及这些表现手法深化主题的功能 ,说明《生死朗读》在某种意义上开辟了当代德国文学中的另一种倾向 :以貌似通俗的叙事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
- 冯亚琳
- 关键词:叙事策略德国文学叙述学深化主题叙事功能
- 歌德小说《维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中文化记忆的展演与重构被引量:3
- 2017年
- 在"现代"萌动的19世纪初期,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回忆过往的需求,这一点也体现在歌德的老年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中。本文借助文化记忆理论视角,讨论该小说对传统的展演与重构。分析表明,无论是"圣·约瑟夫第二"对基督教记忆图像述行式的模仿,"叔父"对"历史遗物"的储存与归档,还是"教育省"对文化传统按需所取的重新编码和利用,都是文学从"当下"出发对文化记忆的言说。这些传统关联以演示为叙述模式,却不再具有构建延续性和集体同一性的功能,反而不断反衬出所指的移位和传统的断裂。作为一部社会转型时期的小说,《漫游时代》在展示文化记忆重构可能性的同时,字里行间却也表达了对传统功能化趋势的不安和疑虑。
- 冯亚琳
- 关键词:文化记忆展演功能化
- 用童话构建历史真实——君特·格拉斯的《比目鱼》与德国浪漫童话传统被引量:17
- 2004年
- 君特·格拉斯的长篇小说《比目鱼》与德国浪漫童话传统之间的传承关系显而易见。这不仅表现在其叙事结构和对“奇妙”原则的运用上 ,而且也表现在作者借助童话构建“更为准确的”“另一种真实”的艺术理念上。但格拉斯的“另一种真实”并不是德国浪漫诗人所追求的超验的、精神化了的真实 ,而是对人类历史切实而具批判性的关注。童话构建的历史从根本上区别于迄今为止男人创造和书写的僵化的历史 ,它所展示的是一代又一代厨娘口头流传下来的、因此是动态的、充满活力的历史。
- 冯亚琳
- 关键词:长篇小说《比目鱼》
- 论君特·格拉斯的新作《蟹行》--兼谈德国战后文学的新视角
- 2002年
- 当代著名德国作家,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一向关注德国二战前后的历史题材.他脍炙人口的但泽三部曲<铁皮鼓>、<猫与鼠>和<狗年月>以及近年来问世的<说来话长>(一译<辽阔的原野>)和<我的世纪>等无一例外地与历史清算和文化反思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格拉斯的最新作品<蟹行>是德国战后文学的继续.惟一不同的是,格拉斯新作的视角有所转换:小说中描写的战争的直接牺牲者正是德国人自己.
- 冯亚琳
- “浪漫的书”——论施莱格尔的小说理论与小说试验被引量:3
- 2003年
- 小说对于浪漫作家的美学诉求有着特殊的意义。德国早期浪漫理论家和作家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在这方面不仅有理论思考,也有文学实践。在《小说书柬》中,施氏称小说是"浪漫的书"。他认为小说最具现代诗的特征,因为它可以兼合各种文体,最符合浪漫文学"进步的整体诗"的特点。施氏的小说《卢琴德》堪称他浪漫诗学的实验作品。作品力图体现的正是他所主张的"阿拉贝斯克"、主体介入、自白以及开放性文本等诗学理念。本文着重探讨和评述了放映在施莱格尔小说理论思考和实践之中的艺术理念,同时也指出了这些理念与现代德语小说的传承关系。
- 冯亚琳
- 关键词:浪漫文学想像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