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针吸
  • 4篇乳腺
  • 4篇肿瘤
  • 4篇淋巴
  • 4篇病理
  • 3篇针吸活检
  • 3篇针吸活检术
  • 3篇气管
  • 3篇气管镜
  • 3篇纵隔
  • 3篇细胞学
  • 3篇腺癌
  • 3篇活检
  • 3篇活检术
  • 3篇活组织
  • 3篇活组织检查
  • 3篇病理学
  • 3篇超声
  • 3篇超声引导

机构

  • 9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解放军第40...

作者

  • 11篇冯丽青
  • 8篇平波
  • 5篇王龙富
  • 4篇陈颖
  • 3篇沈磊
  • 3篇陈海泉
  • 3篇徐维萍
  • 3篇胡鸿
  • 2篇杨富
  • 2篇王彦丽
  • 2篇吴佳文
  • 2篇杨文韬
  • 2篇顾良宏
  • 2篇罗晓阳
  • 2篇周晓燕
  • 2篇刘哲斌
  • 2篇高丽丽
  • 2篇张皓
  • 2篇桂贤
  • 1篇杨文涛

传媒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199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53蛋白、PCNA在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p53、PCNA这两种肿瘤分子学指标在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做出评判。方法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111例,对照非糖尿病乳腺癌组患者304例,取石蜡切片作p53、PCNA指标的免疫组化检测。并分析比较两组指标的阳性率及无复发转移生存率。结果在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p53阳性比例69%(77/111),阴性31%(34/111),对照组P53阳性比例58%(177/304),阴性42%(127/304),两者在统计学上有差别(x2值4.254,P值0.039);在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PCNA阳性比例73%(82/111),阴性27%(29/111),对照组PCNA阳性比例76%(231/304),阴性24%(73/304),两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别(x2值0.196,P值0.658)。又以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了p53及PCNA阴性、阳性组间患者的无复发转移率,均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53突变型肿瘤在伴发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中更常见,具有临床病理指标价值;在预后方面,尚未见到p53或PCNA具有预后因子的价值。
虞贞凤刘哲斌应学翔冯丽青张惠箴何萍青
关键词:P53PCNA乳腺癌
受体三阴性乳腺癌中基底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受体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基底细胞角蛋白(CK5/6和CK17)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为受体三阴性的乳腺癌患者112例,将112例原发灶石蜡切片用EnVision二步法进行CK5/6和CK1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K5/6和CK17的表达。结果全组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3.2%(82/112)。CK5/6和CK17均为阳性的患者占21.4%(24/112),CK5/6和(或)CK17阳性(即CKs阳性)者占46.4%(52/112)。CK5/6、CK17和CKs阳性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均低于其对应的阴性患者(P=0.020,P=0.032,P=0.003);CK5/6和CKs阳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亦低于其对应的阴性患者(P=0.027,P=0.015)。CKs阳性患者与CK5/6和CK17阴性(即CKs阴性)患者比较,组织学分级为Ⅲ级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44)。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以及CK5/6的表达均为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月经状态为5年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K5/6和CK17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以及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态相关,且阳性表达患者的预后较差。
刘哲斌吴炅平波冯丽青沈镇宙邵志敏
关键词:乳腺肿瘤基底细胞角蛋白预后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肺腺癌细胞病理学特点初探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阳性肺腺癌的细胞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5年4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用细胞学标本进行AIⅨ基因重排和/或ALK融合蛋白检测的肺腺癌连续病例153例,包括胸水34例,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40例,体表肿块穿刺79例。结果经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VentanaALK(D5F3)证实的ALK阳性病例共39例(25.5%),其中单独由FISH法确定的3例,经两者共同证实的36例。中位年龄50岁,较ALK阴性者(60岁)年轻(P=0.002)。39例ALK阳性患者中只有4例为吸烟者,明显少于阴性组(P〈0.01)。ALK阳性病例中3例可见筛孑L状结构和明显的核仁,3例见筛孔状结构和黏液细胞,8例见细胞外黏液和黏液细胞,出现率显著高于ALK阴性病例(均P〈0.01)。结论细胞学标本(常规涂片和细胞块)可以显示ALK阳性肺腺癌的一些形态学特征如筛孔状结构、明显的核仁、黏液细胞和细胞外黏液等,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对于筛选潜在ALK阳性的肺腺癌患者有一定帮助。
陈颖高丽丽王彦丽桂贤张皓王龙富顾良宏冯丽青吴佳文杨文韬宋以菊曾欢张静柏乾明周晓燕平波
关键词:腺癌活组织检查针吸细胞诊断学
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的组织学可信性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1982年~1990年期间病理证实乳腺癌49例,手术先行肿块单纯切除,即行乳房改良根治术,同时切除腋下淋巴结,结果显示原切口处癌残留率9/49(占18.4%),发现只有当切缘距肿块>1.5cm时,单纯切除肿块保留乳房是比较安全的。本组病例腋下淋巴结癌转移率为65%,所以作彻底的液淋巴结清扫是非常重要。
金卫中邵子安冯丽青
关键词:乳腺癌组织学
精原细胞瘤的细胞病理学特征(附10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总结原发及转移性精原细胞瘤的细胞学特征,提高细胞病理医生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男性精原细胞瘤患者[4例原发纵隔,3例原发睾丸(隐睾),1例原发腹膜后,2例转移瘤]的11个针吸标本,从涂片背景,肿瘤细胞排列和特征等方面总结,并与相应的组织病理学结果 (6例)进行对照。结果精原细胞瘤穿刺涂片显示主要由分散的大细胞组成,核圆形到轻度不规则,有一个位于中心的明显的核仁或是2~3个小核仁,胞浆少到中等量,有多个小空泡。背景中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特征性的"虎皮样"物质以及固缩的核,只有少数病例有上皮样组织细胞。结论针吸细胞学可以为原发及转移部位的精原细胞瘤提供初步诊断,对后续检查和治疗非常有帮助。
林琼琼王龙富平波冯丽青徐维萍顾良宏张小龙陈颖
以海绵窦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恶性淋巴瘤临床研究(附1例报道)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表现为海绵窦综合征的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表现为痛性眼肌麻痹、额部痛觉减退和视乳头水肿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并复习了既往报道的19例类似病例。结果:其中大部分患者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可以较早发现病灶,肿块或淋巴结的活检或穿刺是诊断的重要组织学依据。结论:恶性淋巴瘤是海绵窦综合征的一个重要鉴别诊断。
耿直冯丽青许丹项静燕沈洁
关键词:海绵窦综合征淋巴瘤首发症状
经支气管超声引导针吸活检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与目的经支气管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是近年来新的纵隔淋巴结定性诊断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应用于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2009年4月1日-2010年2月8日,75例本院胸部增强CT提示肺内占位伴多发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接受EBUS-TBNA检查。以最终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检验EBUS-TBNA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并判断其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分期的准确率。结果75例患者共计穿刺177组病灶区域,平均穿刺2.4组/例。75例患者,组织病理标本送检率为49.33%。以177组穿刺区域计算,组织病理标本送检率为28.81%。75例患者EBUS-TBNA诊断准确率为98.66%,敏感性为98.43%,特异性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91.67%。以177组穿刺区域计算EBUS-TBNA诊断准确率为96.05%,敏感性为95.10%,特异性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82.93%。上述指标除敏感性(P=0.435)外,均高于CT检查(P<0.05)。73例可行N分期患者中,19例(26.03%)患者EBUS-TBNA检查后出现分期改变。结论EBUS-TBNA准确率较高,创伤小,是用于肺癌诊断及分期的较好方法。
胡鸿陈海泉周贤平波冯丽青周建华罗晓阳杨富叶挺沈磊
甲状腺髓样癌原发及转移灶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提高甲状腺髓样癌 (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 ,MTC)细针穿刺 (fineneedleaspiration ,FNA)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 14例组织学证实的MTCFNA标本及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总结 10项细胞形态学特征 :涂片背景、胶质、淀粉样物质、细胞数量、细胞排列结构、细胞异型性、细胞形状、有无双或多核细胞、核染色质以及有无核仁。结果 :14例MTC主要细胞学特点为 :(1)细胞呈浆细胞样和 (或 )梭形 ,前者更多见 ;(2 )“盐和胡椒”样核染色质 ;(3)细胞轻至中度多形性 ,间有散在大细胞 ;(4)常见双核 /多核细胞 ;(5 )细胞呈散在或疏松团状排列 ;(6 )核仁少见 ;(7)背景中基本无胶质 ,淀粉样物质并非多见。 3例降钙素标记为阳性。结论 :FNA可有效地术前诊断MTC。瘤细胞呈浆细胞样和 (或 )梭形 ,具神经内分泌肿瘤特点(包括“盐和胡椒”样核染色质、细胞散在分布倾向、细胞轻至中度多形性并间有少量大细胞及双核 /多核细胞 ) ,核仁和胶质少见 ,可作为诊断依据。淀粉样物质非诊断必须。
平波王龙富陆洪芬冯丽青徐维萍朱雄增施达仁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针吸髓样癌
细胞病理学在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细胞病理学检查在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诊断中的作用及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行EBUS—TBNA的连续病例200例,可取得细胞块的部分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22例阳性病例还用细胞学标本进行EGFR基因突变分析。结果200例中140例有组织学对照。细胞学诊断标本不充足24例(12.0%,24/200)。良性病变42例(23.9%,42/176),可疑12例(6.8%,12/176),恶性肿瘤122例(69.3%,122/176)。与组织学及临床共同诊断对照,细胞学的敏感度94.4%,特异度100%。细胞块及免疫酶标对准确分型及胸腔外转移性肿瘤的诊断有帮助。细胞学标本检测EGFR突变率36.4%(8/22)。结论EBUS-TBNA细胞学是一种诊断肺癌及其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敏感和特异的方法。EBUS-TBNA细胞学标本是进行分子病理学检测的重要材料。
陈颖平波王龙富冯丽青徐维萍吴佳文杨文韬周晓燕蔡旭胡鸿陈海泉沈磊
关键词:纵隔肿瘤细胞学技术
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诊断纵膈淋巴结的初步应用被引量:35
2009年
背景与目的: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是用于诊断纵隔淋巴结等病变的最新微创检查方法。本研究旨在评价EBUS-TBNA用于纵隔淋巴结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2009年4月1日-2009年7月16日之间,共计20例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接受EBUS-TBNA检查。总结穿刺结果,评价该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20例患者共穿刺淋巴结37组,穿剌成功率100%,未发生并发症。EBUS-TBNA:险查总体准确率90.00%(其中上皮性癌诊断准确率100%),灵敏度84.62%,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77.78%。每组淋巴结平均操作时间为11.9min。20例患者术后住院1~17d,中位住院1d。前3例患者各组平均操作时间为36.25min,后17例患者各组平均操作时间为7.76min,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z=3.247,P=0.001)。结论:EBUS-TBNA检查安全性好,准确率高,是用于纵隔淋巴结定性诊断的较好方法。
胡鸿周贤陈海泉平波冯丽青罗晓阳杨富沈磊
关键词:纵隔淋巴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