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正生

作品数:78 被引量:288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基金甘肃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理学
  • 12篇化学工程
  • 5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军事

主题

  • 27篇光致
  • 27篇光致变色
  • 19篇化合物
  • 14篇接枝
  • 14篇接枝共聚
  • 14篇共聚
  • 13篇偶氮
  • 10篇分子
  • 8篇色谱
  • 8篇色谱法
  • 8篇类化
  • 8篇类化合物
  • 7篇偶氮苯
  • 7篇甲壳素
  • 7篇光谱
  • 7篇光致变色性
  • 6篇短梗霉
  • 6篇短梗霉多糖
  • 6篇子结构
  • 6篇羧甲基甲壳素

机构

  • 71篇西北师范大学
  • 8篇甘肃农业大学
  • 7篇陕西国防工业...
  • 2篇兰州医学院
  • 2篇兰州师范高等...
  • 2篇西北师大
  • 2篇武汉水运工程...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武汉钢铁(集...
  • 1篇甘肃教育学院
  • 1篇庆阳师范高等...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河西学院

作者

  • 78篇傅正生
  • 18篇陈洁
  • 13篇禹兴海
  • 12篇王长青
  • 12篇孙宾宾
  • 11篇冯光华
  • 10篇刘茂栋
  • 10篇薛华丽
  • 9篇廖乐星
  • 9篇郭宏仓
  • 6篇梁卫东
  • 5篇袁莉
  • 5篇郑尚珍
  • 5篇李国琴
  • 5篇杨爱梅
  • 4篇孙丽萍
  • 4篇沈序维
  • 4篇王志国
  • 3篇蔡俊
  • 3篇周怡婷

传媒

  • 13篇西北师范大学...
  • 8篇甘肃农业大学...
  • 5篇应用化工
  • 4篇甘肃教育学院...
  • 3篇化学研究
  • 2篇化学工程师
  • 2篇甘肃科技
  • 2篇农业与技术
  • 2篇武汉水运工程...
  • 2篇化学与生物工...
  • 2篇首届中国西部...
  • 2篇首届中国中西...
  • 2篇西北地区第五...
  • 2篇第十届全国有...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化学通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Acta B...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14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9
  • 5篇1998
  • 6篇1996
  • 3篇1995
  • 3篇1991
  • 1篇1990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交试验优选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制备工艺被引量:1
2006年
以丹参酮IIA磺酸钠的产率为指标,应用L18(37)正交试验设计对其进行最佳制备工艺筛选,确定了该化合物的最佳合成工艺。
杜林傅正生
关键词:磺化磺酸钠正交试验
简单官能团化合物
1999年
将有机化合物按结构由简到繁的逐个推出,通过分析结构而导出化学性质,有利于有机化学教与学的逻辑性与推理性.
傅正生郑旭东
关键词:官能团有机化学烷烃有机化合物
含呋喃丙烯酸酯结构螺噁嗪的合成及其光致变色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合成了3种含呋喃丙烯酸酯结构的螺噁嗪类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确认了其结构,并采用滴加Zn2+及掺杂高分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手段研究了其紫外吸收光谱性能.结果表明,9′-(α-呋喃丙烯酰氧基)螺噁嗪(化合物Ⅲ)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动力学分析表明Ⅲc呈色体的光消色反应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
傅正生冯光华禹兴海袁莉
关键词:光致变色吸收光谱螺噁嗪
酮类化合物的胶束薄层分离及其主客体色谱行为
酮类化合物的胶束聚酰胺薄膜法分离的主客体色谱行为,与纸色谱法相似,说明适配性是色谱迁移的重要驱动力。
傅正生梁卫东杨爱梅周秀英李国琴
关键词:酮类化合物聚酰胺
文献传递
丙烯酰氧基螺噁嗪接枝羧甲基甲壳素反应条件的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采用接枝共聚法合成了一种具有螺噁嗪侧基的羧甲基甲壳素水溶性衍生物。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溶剂用量、单体用量对丙烯酰氧基螺噁嗪接枝羧甲基甲壳素反应的影响。接枝效率最高时反应条件为:羧甲基甲壳素0.4 g,溶剂水50.0 mL,引发剂0.35 mmol,单体3.0 mmo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0 h,接枝率为65.0%,接枝效率为25.2%。
孙宾宾周怡婷傅正生陈洁
关键词:羧甲基甲壳素接枝共聚
光致变色化合物吲哚啉螺苯并吡喃的合成被引量:3
2004年
设计并使用了一种所用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的方法合成了目标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方法确证了其结构,而且所得的总产率较文献也有所提高.
刘茂栋傅正生徐飞代海涛年丰
关键词:光致变色螺吡喃
一种新光致变色螺吡喃化合物的合成及柱层析分离
合成了一种新的光致变色螺吡喃,经色谱柱分离得到纯净产品,经紫外光谱鉴定该化合物具有很明显的光致变色性质。
傅正生冯光华禹兴海
关键词:光致变色紫外光谱合成工艺
文献传递
密花香薷的化学成分被引量:21
1996年
从密花香薷 (Elsholtzia densa Benth.)中分得 10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为 :二十九碳烷 (1)、丁二酸 (2 )、5- (3″,3″-二甲基烯丙基 ) -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 (3)、5- (3″-甲基丁基 ) -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 (4)、5- (3″-羟基 - 3″-甲基丁基 ) -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 (5)、3,4-二羟基肉桂酸 (6)、5-羟基 - 3′-甲氧基双氢黄酮 - 7- O-芸香糖甙 (7)、槲皮素 - 3- O- β- D-葡萄糖甙 (8)、山奈素 - 3- O- β- D-葡萄糖甙 (9)、5-羟基 - 4′-甲氧基黄酮 - 7- O-芸香糖甙 (10 )。其中 ,化合物 4和 5是新的天然产呋喃香豆素。
孙丽萍尹作栋傅正生郑尚珍沈序维
关键词:唇形科化学成分
主客体色谱及其在天然有机中的应用
体色谱法用于讨论溶质分子结构与胶束空穴形状和大小的适配性,不仅适用于纸色谱法,而且适用于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给出了讨论高效液相色谱行为的公式。对主客体色谱在天然有机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傅正生李国琴
关键词:适配性
溶剂对接枝共聚物吸收波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根据Nicol的线性方程,利用分光光度计测试了一种偶氮与淀粉接枝共聚物在6种溶剂中的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共聚物的吸收波长与溶剂的色散力、诱导力、偶极力有关系,由于这些作用力的相互影响,导致聚合物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
傅正生杨晰薛华丽
关键词:吸收光谱溶剂效应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