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大新

作品数:110 被引量:1,17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3篇传染
  • 52篇突发公共
  • 52篇公共卫生
  • 51篇突发公共卫生
  • 51篇突发公共卫生...
  • 51篇卫生事件
  • 51篇公共卫生事件
  • 50篇传染病
  • 49篇疫情
  • 45篇染病
  • 44篇风险评估
  • 41篇传染病疫情
  • 20篇流行病
  • 20篇流行病学
  • 8篇病例
  • 7篇流感
  • 7篇流行病学特征
  • 6篇中毒
  • 6篇病毒
  • 5篇急性

机构

  • 98篇中国疾病预防...
  • 20篇江苏省疾病预...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泰安市疾病预...
  • 4篇东台市人民医...
  • 4篇江西省疾病预...
  • 4篇青海省疾病预...
  • 4篇世界卫生组织
  • 3篇广东省疾病预...
  • 3篇盐城市疾病预...
  • 2篇广州市第八人...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北京地坛医院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南京市疾病预...
  • 2篇六安市疾病预...
  • 2篇上海市公共卫...
  • 2篇上海海关
  • 2篇徐州市疾病预...

作者

  • 110篇倪大新
  • 52篇涂文校
  • 45篇洪志恒
  • 43篇孟玲
  • 37篇金连梅
  • 30篇向妮娟
  • 20篇李群
  • 18篇王亚丽
  • 17篇曹洋
  • 16篇周蕾
  • 15篇冯子健
  • 11篇常昭瑞
  • 11篇王锐
  • 10篇李雷雷
  • 9篇李超
  • 9篇张彦平
  • 9篇牟笛
  • 8篇杨静
  • 7篇刘凤凤
  • 7篇余宏杰

传媒

  • 52篇疾病监测
  • 17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计划免疫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4篇2019
  • 6篇2018
  • 16篇2017
  • 9篇2016
  • 13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初探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探索建立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评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结合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的特点,通过文献综述初步设计指标框架,采用Delphi法对效度与信度进行评价,进而遴选出指标体系.结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评价指标分为3级:一级指标4项(包括组织体系、网络平台、监测报告和分析利用),二级指标16项,三级指标70项.在一级指标中,组织体系14项,占20.00%;网络平台21项,占30.00%;监测报告24项,占34.29%;分析利用11项,占15.71%.各指标重要性平均得分为4.29 (3.77 - 4.94)分,平均变异系数为0.14(0.12-0.16).各指标α信度系数均数为0.84(0.81-0.89).不同指标适用的评估对象不同.结论 本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符合监测系统的特征及目的;二级指标明确了管理控制的核心内容;三级指标可获得性、操作性强.本指标专家认同率高,效度与信度良好,对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评估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洪志恒倪大新曹洋孟玲涂文校李雷雷李群金连梅
关键词:监测系统指标体系
猪链球菌感染性综合征流行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6
2001年
倪大新胡晓抒刘光中陈宋义孙建中周春锋凡立桂汪华朱凤才
关键词: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寨卡病毒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19)被引量:1
2019年
为规范寨卡病毒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18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根据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寨卡病毒病防治相关方案及指南等,制订了《寨卡病毒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包含寨卡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与控制等九个部分。本共识的发布对提高我国寨卡病毒病的诊治水平和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何剑峰李兴旺秦成峰李德新姚航平倪大新王建李平王贵强高福卢洪洲
定西市2005年出生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寻找影响定西市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首针(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探索提高贫困山区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方法。[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结果]共调查2005年出生新生儿840名,住院分娩率48.93%,HepB1及时接种率61.31%,其中住院分娩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88.56%,在家分娩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35.20%。未住院分娩的原因主要是住院费用太高、离医院太远和认为住院分娩没有必要(占87.18%)。村级接种工作仍以入户接种(占82.16%)为主,从所在村到乡镇卫生院领取疫苗和入户接种主要通过步行(分别占43.11%和68.58%)完成。[结论]定西市2005年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文化落后、新生儿住院分娩率较低、免疫规划宣传不够、对辖区内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摸底不清等。今后要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孕产妇和新生儿入户调查摸底、加强与妇幼机构和妇检机构的合作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
漆可发李慧高丽张晓曙崔富强Yoshihiro Takashima倪大新彭博识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影响因素
2015年5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估2015年5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流行特点分析,预计5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较4月将有所增加。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登革热、手足口病、布鲁氏菌病流行强度会逐渐增强,受优势病原的变化及异常气象条件影响,部分省份可能会出现病例异常增多或重症、死亡病例增多现象。近期我国内地仍将发生人感染H7N9散发病例,其他可感染人类的禽流感可能有散发病例报告。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输入我国的风险依然存在,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可能性均极低。结论预计2015年5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较4月将有所增加;需重点关注登革热、手足口病、布鲁氏菌病、埃博拉出血热、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对我国的影响。
洪志恒余宏杰周航涂文校常昭瑞周蕾孟玲曹洋李雷雷倪大新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
2018年3月中国大陆需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评估2018年3月在中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根据近期和既往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预计3月中国大陆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较2月有所上升,主要以发生在学校的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暴发事件为主。中国大陆可能将继续出现人感染H7N9及其他亚型禽流感或动物流感散发病例。流感活动将进一步呈下降趋势。3月下旬起手足口病病例数将逐渐增多。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仍处于多发期。国际上,沙特阿拉伯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尼日利亚的拉沙热、巴西的黄热病输入中国风险低。结论预计2018年3月中国大陆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将有所上升;需重点关注人感染禽流感可能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一般关注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相关事件的风险。无特别需要关注的境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孟玲李超杨静常昭瑞任婧寰洪志恒涂文校倪大新向妮娟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
2016年7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估2016年7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预计7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较6月将有所减少。近期我国仍有可能出现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播传染病的输入性病例,随着盛夏季节来临,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及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强度会逐渐增强,部分省份可能出现本地暴发疫情。人感染禽流感疫情仍可能呈散发态势。同时,需继续关注中东地区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疫情动态和输入风险。各地应密切关注灾害可能导致的次生、衍生公共卫生风险。此外,高温中暑、食物中毒事件也将有所增加。结论 2016年7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与往年相似,较6月将有所减少;需关注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媒介伊蚊传染病、人感染禽流感等传染病疫情以及气象及自然灾害、高温中暑、食物中毒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
孟玲王亚丽王锐向妮娟李永红任婧寰牟笛袁媛涂文校洪志恒倪大新金连梅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
2015年2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估2015年2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的传染病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预计2月份将是全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最少的月份。2015年2月,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输入我国的风险依然存在,但在我国发生较大规模扩散的可能性极低;我国内地将继续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散发病例,不排除发生其他可感染人类的禽流感散发病例;近期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动物间禽流感疫情活跃;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将出现季节性升高;诺如病毒所致的腹泻病23月仍可能继续出现暴发疫情;猩红热疫情高于2014年同期,但较2014年12月已出现下降,学校和托幼机构陆续放假,预计病例数将会继续减少;麻疹疫情高于2014年同期,且较2014年12月继续上升,部分省份发生暴发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中东呼吸综合征在沙特等地仍持续有散发病例报告,我国存在输入风险,但进一步播散的风险极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仍需进一步关注。结论 2015年2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与往年相似,处于全年较低水平;需重点关注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流感,诺如病毒所致的腹泻病,同时关注猩红热、麻疹及中东呼吸综合征输入我国的风险。
曹洋周蕾杨静邢薇佳洪志恒孟玲倪大新李群金连梅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风险评估
2015年10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2015年
目的评估2015年10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预计10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与9月相当。南方重点省份,尤其是广东、云南继续发生登革热暴发并扩散的风险较大。中东呼吸综合征输入我国的风险依然存在,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可能性仍较低。近期我国内地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其他可感染人类的禽流感散发病例的可能性将增大。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将出现季节性升高。诺如病毒所致病毒性腹泻将进入高发季节。我国北方地区将逐步进入燃煤取暖季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将有所增加。结论2015年10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与往年相似,将与9月相当;需关注登革热、中东呼吸综合征、人禽流感、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腹泻等传染病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
孟玲冉陆王亚丽周蕾牟笛祝菲涂文校洪志恒倪大新金连梅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
2017年3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评估2017年3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预计3月主要以发生在学校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暴发事件为主。春节长假后特别是元宵节后各地活禽交易逐步恢复和重新活跃,在2017年疫情分布范围广、病毒污染面广且严重的情况下,预计近期人感染H7N9报告病例数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后期发展趋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黄热病及寨卡病毒病等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但近期因输入病例引发本地蚊媒传播的风险极低。结论预计2017年3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较2月有所上升。需重点关注人感染禽流感、季节性流感、诺如病毒病、黄热病和寨卡病毒病等公共卫生风险。
洪志恒任瑞琦彭质斌冉陆廖巧红王亚丽李超涂文校孟玲倪大新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