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建霖

作品数:146 被引量:1,332H指数:2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1篇建筑科学
  • 18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理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4篇地基
  • 51篇基坑
  • 30篇复合地基
  • 22篇沉降
  • 21篇开挖
  • 17篇基坑开挖
  • 16篇有限元
  • 15篇深基坑
  • 14篇性状
  • 14篇基坑工程
  • 12篇荷载
  • 10篇应力
  • 10篇柔性基础下复...
  • 10篇土地基
  • 10篇土钉
  • 10篇荷载传递
  • 9篇有限元分析
  • 9篇围护
  • 8篇预压
  • 7篇堆载

机构

  • 145篇浙江大学
  • 8篇中国电建集团...
  • 6篇杭州市城市基...
  • 5篇中天建设集团...
  • 5篇苏州中车建设...
  • 4篇长江科学院
  • 4篇杭州市建筑设...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3篇浙江省电力设...
  • 3篇杭州浙华建筑...
  • 3篇上海隧道工程...
  • 2篇湖南大学
  • 2篇深圳大学
  • 2篇台州职业技术...
  • 2篇杭州市勘测设...
  • 2篇浙江省建筑设...
  • 2篇中铁十一局集...
  • 2篇中国汉嘉设计...
  • 2篇浙江加州国际...
  • 1篇河海大学

作者

  • 146篇俞建霖
  • 96篇龚晓南
  • 22篇徐日庆
  • 18篇金小荣
  • 8篇丁洲祥
  • 8篇吕文志
  • 6篇祝哨晨
  • 5篇刘红岩
  • 5篇肖专文
  • 4篇荆子菁
  • 4篇陈昌富
  • 4篇曾开华
  • 4篇朱建才
  • 4篇何萌
  • 3篇张甲林
  • 3篇郑伟
  • 3篇刘超
  • 3篇岑仰润
  • 3篇张文龙
  • 3篇杨雷霞

传媒

  • 15篇地基处理
  • 13篇岩土力学
  • 10篇岩土工程学报
  • 8篇中南大学学报...
  • 7篇浙江大学学报...
  • 5篇土木工程学报
  • 4篇低温建筑技术
  • 4篇工业建筑
  • 4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第四届浙江省...
  • 3篇中国农村水利...
  • 3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建筑技术
  • 2篇建筑结构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工程力学
  • 2篇第八届全国地...
  • 2篇第六届华东地...
  • 2篇第三届浙江省...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1篇2022
  • 8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12篇2005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别墅区滑坡的综合治理及效果分析
以杭州市郊某别墅区山体滑坡为例,分析了滑坡特性,介绍了采用锚固抗滑桩结合钢筋混凝土挡墙和重力式挡墙的支挡结构并辅以滑坡地表排水措施的滑坡综合整治方案.经长期监测表明:治理后山坡体稳定,综合整治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俞建霖岑仰润金小荣龚晓南陆振华
关键词:滑坡治理抗滑桩预应力锚杆滑坡特征
文献传递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盾构施工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2023年
依托杭州地区淤泥质黏土地层中某盾构隧道工程,利用循环神经网络建立盾构隧道施工引发地表最大位移的预测模型,基于该预测模型和Morris方法分析地表最大位移对各个施工参数变化的全局敏感程度,以探究影响盾构掘进引发地表最大位移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循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地表最大位移的预测效果良好;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的同步注浆压力是影响地表最大位移的主导因素,因此施加合适的注浆压力是控制地表最大沉降和隆起量的关键。研究成果可为实际盾构隧道工程中的地表变形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朱春柏刘志贺甘晓露李洛宾俞建霖龚晓南刘念武
关键词:盾构隧道循环神经网络地表位移
第六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暨 第二届全国基坑工程学术讨论会在温州召开
2000年
俞建霖
关键词:地基处理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地下连续墙土力学地基基础加固
路堤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中桩体受力特性及破坏模式分析
极限平衡法进行路堤下复合地基的稳定分析时,通常假定桩体受剪切破坏,采用复合抗剪强度来考虑桩体的抗滑作用,其结果往往高估了复合地基的稳定性.通过建立路堤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研究逐级加载过程中不同位置桩体...
俞建霖任伟徐凌峰彭永飞龚晓南
关键词:道路工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受力特性破坏模式
真空预压中设置应力释放沟的现场测试和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在总结真空预压工程中水平位移理论研究和现场测试资料的基础上,引入了应力释放沟。结合实际工程中设置应力释放沟情况下加固区外水平位移和附加沉降的测试,认为水平位移影响范围在加固区外27.5 m以内,附加沉降的影响范围至少在加固区外27.5 m。通过不设处理措施,打设水泥搅拌桩以及设置应力释放沟3种边界情况下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认为设置应力释放沟可以大大减少加固区外的水平位移和附加沉降,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从而减小了真空预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高海江俞建霖金小荣龚晓南
关键词:真空预压附加沉降
软土地基中基坑内工程桩对开挖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考虑非挤土工程桩影响的软土地基基坑开挖性状,并探讨坑内工程桩的置换率和布置形式对基坑工作性状的影响.方法基于有无工程桩的和6种工程桩的分布形式,运用Plaxis建立基坑开挖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得到了基坑水平位移、弯矩、周边地表沉降与坑内隆起的变化规律.结果工程桩的存在可以使基坑水平位移、弯矩、沉降和坑内隆起的最大值分别减小15%、28.7%、17.1%和10%.工程桩置换率的增加,最大可减少73.7%的水平位移,39.7%的弯矩与62%的沉降.工程桩加密区位于基坑边中点区域时,对基坑工作性状影响相对最大.结论工程桩的存在和工程桩置换率的提高均可有效减小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弯矩与沉降;在工程桩置换率相同的情况下,工程桩加密区位置对基坑的工作性状存在一定影响.
俞建霖徐山岱龙岩龚晓南
关键词:工程桩基坑软土地基
桩承式加筋路堤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20年
桩承式加筋路堤由于其经济性和有效性在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桩承式加筋路堤的工程应用出发,分析了土拱效应理论和拉膜效应理论,并详细论述了桩承式加筋路堤在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方面的进展。基于桩承式加筋路堤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徐日庆冯苏阳俞建霖俞建霖
关键词:桩承式加筋路堤荷载传递机理数值模拟
砂性土地基深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3
2014年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工程数量明显增多,基坑的开挖必将改变周围土体应力场,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以杭州一紧邻地铁隧道的砂性土地基深基坑工程为例,运用Plaxis软件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以及临近隧道变形进行模拟,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基坑外土体位移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砂性土地基深基坑开挖会引起围护结构、周边土体以及临近隧道产生向基坑方向的位移,变形规律与开挖工况以及距基坑远近密切相关。本文结果为类似砂性土地基深基坑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俞建霖夏霄张伟胡立科
关键词:基坑开挖盾构隧道数据分析
大变形条件下单桩水平承载性状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针对大变形条件下承受水平荷载的单桩基础,采用沿深度线性增加并能较好的反映上部土体抵抗侧向变形能力的地基反力系数,及简化的土体弹塑性本构关系,推导出桩身变形和内力的计算公式,并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算例表明:桩的水平位移和弯矩随水平力和力矩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大;桩身位移随距离地面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距地面的距离超过10倍桩径时桩身响应极小,可忽略不计;桩顶约束是桩身响应沿桩身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桩周土体力学性质的改善,桩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弯矩均明显减小。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吻合度很高,且比已有解计算结果更优,所得解及程序是可靠的。
张磊龚晓南俞建霖
关键词:水平荷载弯距
考虑上下部共同作用的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性状解析法研究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受力及变形过程是柔性基础、垫层、复合地基以及桩端下卧层土体四者之间相互作用、应力与变形相互耦合的复杂过程。以下首先分析了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接着将柔性基础—垫层—复合地基—下卧层土体作为...
俞建霖郑伟龚晓南
关键词: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