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璐

作品数:26 被引量:71H指数:7
供职机构: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抗条锈
  • 16篇锈病
  • 15篇条锈病
  • 14篇小麦
  • 14篇基因
  • 11篇抗条锈病
  • 9篇抗条锈病基因
  • 6篇易位
  • 6篇易位系
  • 6篇小麦条锈病
  • 6篇抗病
  • 6篇抗条锈性
  • 6篇分子标记
  • 6篇SSR标记
  • 5篇分子作图
  • 4篇抗病基因
  • 3篇新麦草
  • 3篇锈菌
  • 3篇条锈菌
  • 3篇盆地

机构

  • 18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青海省农林科...
  • 2篇青海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兰州商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陕西省烟草公...

作者

  • 25篇侯璐
  • 11篇井金学
  • 7篇胡茂林
  • 6篇王保通
  • 6篇李强
  • 5篇李秋荣
  • 4篇郭青云
  • 3篇宋晓贺
  • 3篇朱海霞
  • 3篇贺苗苗
  • 3篇姚强
  • 3篇魏有海
  • 3篇黄静
  • 3篇李高宝
  • 3篇杨敏娜
  • 2篇唐明双
  • 2篇王海鸽
  • 2篇马东方
  • 2篇周新力
  • 2篇咸文荣

传媒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绿色生态可持...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簇麦易位系V3抗条锈性遗传研究
由条形柄锈菌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小麦最重要的的病害之一。利用抗条锈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菌最有效、最经济、简单易行、对环境安全的措施,但一个抗病良种推广后总逃小麦品种抗条锈病丧失的关键。本研究系统的分析了小簇麦易位系V3的抗条...
侯璐马东方胡茂林井金学
关键词:条锈病SSR分子作图
小簇麦易位系V9128-3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和SSR分子标记被引量:12
2009年
用7个我国当前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对V9128-3的抗条锈性进行了评价,表明本易位系对我国优势流行小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以Su-4对V9128-3与铭贤169配置的F1、BC1F1、F2及F3代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并对其中1个F2群体进行了SSR标记,再用BC1F1群体的部分单株和F3家系进行连锁标记的初步验证。遗传分析表明了V9128-3对Su-4的抗病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独立控制,从219对SSR引物中筛选到2个位于2AL上的该基因YrHV(暂命名)两侧的标记Xgwm356和Xwmc658,遗传距离分别为8.5和5.6cM,所用部分BC1F1单株和F3家系验证了该2个标记与YrHV连锁性。将此标记可用于小麦抗条锈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侯璐宋晓贺路亚明胡茂林贺苗苗井金学王保通
关键词:易位系条锈病SSR标记
陕西关中地区草坪禾草抗锈性研究
锈病是草坪禾草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草坪的观赏与利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陕西关中地区主要城市绿地、中心广场和公园等草坪草锈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对3种草坪草和4个早熟禾品种受锈菌侵染后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
侯璐
关键词:草坪草锈病抗病性生理生化指标
文献传递
源于华山新麦草抗条锈病基因YrH122遗传分析和SSR标记
H122是一个通过杂交和回交选育的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易位系。为明确其抗条锈病基因及遗传特点,建立抗病基因SSR标记,利用我国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CYR29、CYR31、CYR32、CYR33和致病类型Su11-4、Su1...
田月娥黄静李强侯璐李高宝王保通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华山新麦草抗病基因SSR标记
文献传递
两个小簇麦易位系的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为揭示2个小簇麦易位系(V9128-1、V9129-1)苗期抗条锈性的遗传机制,用7个中国当前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CY29、CY30、CY31、CY32、Su-4、Su-11和Su-14)接种两个易位系及簇毛麦、用CY29接种V9128-1与感病品种铭贤169配制的正反交F1、BC1F1代以及F2代群体、用CY29、CY30、CY31和水源4接种V9129-1与铭贤169配制的正交F1、BC1F1代以及F2代群体进行苗期抗锈性鉴定分析。结果表明,V9128-1对CY29的抗条锈性由1显1隐2对独立作用基因控制,V9129-1对CY29、CY30、CY31和Su-4的抗性都由3对显性基因控制,其中2对基因表现为累加作用,另外1对基因表现为独立作用。这说明这2个小簇麦易位系中含有丰富的抗条锈基因,可作为优良种质加以开发利用。
侯璐杨敏娜丁朋辉胡茂林井金学
关键词:抗条锈性
源于华山新麦草抗条锈病基因YrH122遗传分析和SSR标记
H122是一个通过杂交和回交选育的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易位系.为明确其抗条锈病基因及遗传特点,建立抗病基因SSR标记,利用我国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CYR29、CYR31、CYR32、CYR33和致病类型Sull-4、Su1...
田月娥黄静李强侯璐李高宝王保通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华山新麦草抗病基因SSR标记
小偃54高温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小偃54抗条锈性的遗传规律,为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在温室以小偃54和感病品种铭贤169的杂交后代F1、BC1、F2和F3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我国目前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Su-4、Su-11、CYR29、CYR30、CYR31、CYR32和CYR33 7个小种对供试群体进行温室苗期和成株期测试,并分析杂交后代抗病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在苗期和成株期,小偃54在常温(夜10℃/昼18℃)条件下对7个流行小种均表现感病,而在高温(夜18℃/昼25℃)条件下则表现出较好的抗条锈性;小偃54对CYR29的抗条锈基因由2对相互抑制的基因控制,对CYR30、CYR31和CYR32的抗条锈基因由2对隐性基因控制。【结论】小偃54是一个典型的高温抗条锈小麦品种,并明确了其对条锈菌流行小种表现高温抗病性的基因数、显隐性和遗传方式。
周新力王保通尹军良王文立王岭岭侯冬媛侯璐姚强胡茂林井金学
关键词:小偃54小麦条锈病高温抗条锈性
柴达木地区藜麦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调查
为了明确青海省西部地区柴达木盆地最新引进种植的作物——藜麦上出现的害虫种类及其发生规律、危害程度等,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笔者对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的乌兰、都兰、德令哈和格尔木等县(市)多个乡(镇)、村、支队所...
李秋荣魏有海朱海霞侯璐郭青云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害虫轮作
小麦-滨麦易位系M8657-1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被引量:8
2008年
M8657-1,one of the wheat translocation lines derived from Leymus mollis Trin.Hara,is possessed of effective resistance at all stages to Su-11 and other dominant races of 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 in China.Seedlings of the parents,F1,and F2 progeny derived from the cross of M8657-1(resistant)Ming-xian169(susceptible)were inoculated with Su-11 in greenhouse to identify and map the probable new stripe rust resistance gene.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stripe rust resistance in M8657-1 was conferred by a pair of recessive genes.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molecular marker associated with the resistance gene:208 pairs of wheat SSR primers were used to screen the two parents,as well as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bulks and then three SSR markers were selected for genotyping the F2 population.The gene,temporarily designated as YrLm1,was found to be located on the chromosome 7DL and flanked by three SSR markers GDM67,WMC150 and WMC671,with the genetic distance of 5.0,9.7 and 11.8cM,respectively.
宋晓贺侯璐杨敏娜贺苗苗严引娣井金学
关键词:抗条锈病基因小麦条锈菌分子标记易位系
普通小麦-柔软滨麦草易位系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微卫星标记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M853-2是一个通过杂交和回交选育的普通小麦-柔软滨麦草易位系,苗期对中国小麦生产上流行的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sf.sp.tritici)主要生理小种表现良好抗性。研究易位系M853-2抗条锈菌的遗传规律,对揭示其遗传机制和抗源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感病品种铭贤169和易位系M853-2作亲本,通过杂交制备F2代种子,用人工接种方法研究M853-2及其杂交后代对小麦条锈菌不同生理小种的苗期抗性,并进行了遗传分析,最后对其中一个接种群体进行了SSR标记。【结果】M853-2对条中29的抗锈性遗传受2对显性和1对隐性基因的独立控制,对条中30的抗锈性遗传受2对隐性和1对显性核基因以及3对隐性胞质基因的共同作用,对条中31的抗锈性遗传受2对显性(互补作用)基因的独立控制,对Su-4的抗锈性遗传受1对显性和1对隐性核基因以及2对显性(互补作用)胞质基因的共同控制,对Su-11的抗锈性遗传受1对显性基因的独立控制,将该抗锈基因暂命名为YrElm2,并对该接种群体利用BSA法进行了SSR标记。从305对SSR引物中筛选到1个位于4BL上的SSR标记Xgwm495,连锁分析表明,YrElm2与Xgwm495的遗传距离为7.60 cM,该抗病基因位于4BL上。【结论】普通小麦-柔软滨麦草易位系M853-2对小麦条锈病有良好的抗性,对所接种的菌系CY29、CY31和Su-11表现为核基因遗传,对CY30和Su-4表现为与核质互作有关的抗病性遗传,说明易位系M853-2可以作为抗源在我国小麦抗锈育种中应用。
杨敏娜井金学刘佩侯璐胡茂林宋晓贺王美南李振岐
关键词:普通小麦抗条锈病基因SSR标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