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登高

作品数:53 被引量:268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虫病
  • 12篇吸虫
  • 11篇吸虫病
  • 11篇卡氏肺孢子虫
  • 11篇肺孢子虫
  • 9篇抗菌
  • 8篇双氢青蒿素
  • 8篇体外
  • 8篇体外抗菌
  • 8篇青蒿
  • 8篇青蒿素
  • 7篇抗菌活性
  • 6篇氧化氮
  • 6篇体外抗菌活性
  • 6篇TNF-Α
  • 6篇并殖吸虫
  • 5篇多房棘球绦虫
  • 5篇一氧化氮
  • 5篇绦虫
  • 5篇卫氏并殖吸虫

机构

  • 4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1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兰州医学院
  • 2篇深圳市第二人...
  • 2篇四川省寄生虫...
  • 1篇汕头大学
  • 1篇岐阜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53篇余登高
  • 26篇刘成伟
  • 24篇陈雅棠
  • 16篇李文桂
  • 15篇刘约翰
  • 15篇郑行萍
  • 13篇王小根
  • 13篇李崇智
  • 9篇黄文祥
  • 7篇高劲松
  • 5篇卓超
  • 4篇王其南
  • 4篇黄爱龙
  • 4篇杜继昭
  • 4篇王昌源
  • 3篇唐霓
  • 3篇蒋玉富
  • 2篇倪小毅
  • 2篇姚云清
  • 2篇董一山

传媒

  • 6篇中国寄生虫学...
  • 5篇中国抗生素杂...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重庆医学
  • 4篇实用寄生虫病...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寄生虫病...
  • 3篇地方病通报
  • 2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全国新出现传...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8篇2004
  • 5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4
  • 2篇1989
  • 2篇1986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阿米巴病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及NO水平检测
2003年
分别收集 2 0例肠阿米巴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 ,用试剂盒分别检测血清 TNF-α、IL - 1β和 NO水平 ,结果显示肠阿米巴病患者血清 NO和 IL - 1β水平显著升高 ,TNF-α水平轻微升高 ,说明 NO和 IL -
李文桂陈雅棠刘成伟余登高
关键词:肠阿米巴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一氧化氮
双氢青蒿素杀伤卡氏肺孢子虫的机理研究
李文佳陈雅棠刘成伟余登高陈蕊
该课题采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等技术研究双氢青蒿素杀伤卡氏肺孢子虫的机理。用醋酸可的松皮下注射Wistar大鼠建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动物模型,用双氢青蒿素治疗实验大鼠,发现双氢青蒿素可增加PCP大鼠的存...
关键词:
关键词:卡氏肺孢子虫
单克隆抗体74D_(11)、SJA_(111)检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循环抗原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本研究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循环抗原,观察血吸虫感染家兔血清循环抗原的动态变化。该方法采用兔抗AWA-IgG作包被抗体,抗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单抗SJA111和74D11组合作Ⅱ抗,172例经粪孵毛蚴确诊的血吸虫病人中,136例循环抗原阳性(79.1%),其中轻度(毛蚴数<5只/20克粪)、中度(6-20)、重度(大于20)感染者循环抗原阳性率分别为73.4%、87.7%、92.8%,检测65例健康献血员,20例肺吸虫病人,12例华支睾吸虫病人,10倒包虫病人,交叉反应率依次为1.5%、5%、0%、0%,42例经吡喹酮治疗后的血吸虫病人用该方法复查,治后3月和6月随访粪孵毛蚴阴转者中,循环抗原阴转率分别为78.0%和92.1%,考核疗效明显优于检测循环抗体。用单抗SJA111检测感染家兔循环抗原动态变化,循环抗原于感染后3—4周可检出,7周达高峰,以后逐渐消退,而循环抗体(IgG)推迟1周出现,8-9周达高峰。实验结果表明,血吸虫病血清CAg阳性率与感染度有关,可在早期检出,检测方法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早期诊断和疗效考核。
卓超王小根刘约翰陈雅棠余登高
关键词:单抗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双抗夹心法血吸虫病
吡喹酮与三氯苯达唑治疗家犬华支睾吸虫感染实验观察被引量:7
1998年
华支睾吸虫病是一种重要的食物传播性寄生虫病,因进食半生不熟含囊蚴的淡水鱼而感染。该病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国家,在我国则广泛分布于24个省区。临床上采用吡喹酮治疗本病有良好效果[1,2],但有关动物实验治疗的报道极少。三氯苯达唑是近年来由汽巴-嘉基(Cib...
高劲松刘约翰王小根王小根舒群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吡喹酮三氯苯达唑
阿苯达唑治疗沙鼠泡球蚴感染的实验观察
1998年
为重新评价阿苯达唑对泡球蚴的杀虫作用,将34只沙鼠腹腔内移植感染泡球蚴后,随机分成3个治疗组和3个对照组,分别于感染后30d、50d和7d用含阿苯达唑005%的药饵喂饲(剂量50mg/kg/d),连续治疗6、10和7月,停药3月后解剖。结果显示3个治疗组的泡球蚴组织较对照组明显缩小,重量下降,减重率分别为867%、933%和957%,其中有3/6、3/6和4/5的沙鼠中泡球蚴重量明显低于感染时的01g。同时发现有13只治疗组沙鼠泡球蚴涂片镜检无活的原头节。病理学检查显示泡球蚴组织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囊泡塌陷,生发膜坏死脱落,原头节崩解与钙化,形成异物肉芽肿和纤维化。实验表明,阿苯达唑不仅抑制泡球蚴的生长。
高劲松刘约翰王小根余登高
关键词:阿苯达唑泡球蚴化学治疗泡球蚴病
比阿培南和亚胺培南对呼吸道和泌尿道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比较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研究比阿培南和亚胺培南对呼吸道和泌尿道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比阿培南和亚胺培南对294株呼吸道和泌尿道致病菌的 MIC。结果比阿培南对所有测试菌的 MIC_(50)、MIC_(90)和敏感率范围分别为≤0.03~4μg/ml、0.06~>128μg/ml 及90%~100%,亚胺培南为≤0.03~2μg/ml、0.06~>128μg/ml 及86.7%~100%。比阿培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 MIC_(90)(4,1μg/ml)是亚胺培南 MIC_(90)(2,0.25μg/ml)的2~4倍,对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 MIC_(90)(0.125~4μg/ml)是亚胺培南MIC_(90)(0.5~8μg/ml)的1/4~1/2,对肠球菌属、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的MIC_(90)与亚胺培南相当,分别为>128、0.06、0.5、2μg/ml。结论比阿培南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其中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优于亚胺培南,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稍差于亚胺培南。
刘成伟涂植光黄文祥余登高李崇智郑行萍
关键词:亚胺培南Β内酰胺酶类
重庆地区弓形体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1986年
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在自然界广为分布.Kean估计[1],全世界至少有5亿弓形体感染者.获得性弓形体病可累及人体的各个器官.妊娠期间感染弓形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先天性弓形体病,因此,愈来愈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为了解四川省人群中弓形体的感染情况,我们于1985年10月对重庆地区的部分人群以间接荧光抗体(IFA)试验检测弓形体抗体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丘仲达王其南贾杰刘约翰杜继昭余登高李崇智
关键词:弓形体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间接荧光抗体人畜共患获得性感染者
国产CEFTAZIDIME与10种抗生素体外抗菌活性的比较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报告国产Caftazidime对临床分离的450株致病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并与头孢唑啉,头孢孟多、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哌酮、头孢唑肟、羧苄青霉素、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的抗菌作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eftazidime为一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头孢菌素。对肠杆菌科细菌的作用与其它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优于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和头孢孟多。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则不如后两者。Ceftazidime对绿脓杆菌的抗菌活性可与丁胺卡那霉素媲美,两药对50株绿脓杆菌的MIC_(50)和 MIC_(90)均分别为0.5和2μg/ml。本研究表明Ceftazidime为一较理想的头孢菌素,可用于治疗包括绿脓杆菌引起的严重的感染。
严思壮王其南杜继昭段明纲郑行萍蒋玉富余登高李崇智
关键词:CEFTAZIDIME体外抗菌活性
双氢青蒿素对大鼠体内卡氏肺孢子虫作用的超微结构研究
目的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NA)是用硼氢化钠还原青蒿素而形成一种衍生物,我们发现 DHA 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有较好的治...
李文桂陈雅棠刘成伟余登高
文献传递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了解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7月~2006年7月间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307株和肺炎克雷伯菌202株,用CLSI/NCCLS推荐的表型确证法检测其ESBLs,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产ESBLs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8.4%(118/307)和31.7%(64/202),主要分布于尿和痰、咽拭子中,病区主要集中于肺科、神经外科、感染科、泌尿外科、ICU室。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呈高度敏感,对哌托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出现较高耐药。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在不同病区的不同标本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是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的较佳药物。
刘成伟李文桂郑行萍李崇智余登高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