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爱

作品数:10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柱花草
  • 4篇施肥
  • 3篇根系
  • 2篇养分
  • 2篇营养
  • 2篇施肥量
  • 2篇热研2号柱花...
  • 2篇最佳施肥
  • 2篇最佳施肥量
  • 2篇根际
  • 2篇根系分布
  • 2篇肥效
  • 2篇肥效试验
  • 1篇养分限制因子
  • 1篇养分状况
  • 1篇营养成分
  • 1篇营养价值
  • 1篇杂交
  • 1篇杂交水稻
  • 1篇早稻

机构

  • 10篇海南大学
  • 7篇中国热带农业...

作者

  • 10篇余爱
  • 8篇唐树梅
  • 6篇杨帆
  • 5篇张宇
  • 4篇漆智平
  • 2篇吴露露
  • 2篇兀彦龙
  • 2篇卢庆富
  • 1篇林电
  • 1篇温翠平
  • 1篇魏志远
  • 1篇曹振木
  • 1篇华元刚
  • 1篇耿建梅
  • 1篇张永发
  • 1篇董兆佳
  • 1篇熊静逾
  • 1篇张海达
  • 1篇杨熙
  • 1篇罗旸

传媒

  • 3篇热带农业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研2号柱花草生长动态被引量:1
2011年
以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Aublet)Swartz cv.Reyan No.2]为材料,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干物质产量、养分和营养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地上部干物质呈"单峰"曲线,初花期最高为540.81 g/株;地上部苗期吸收的N、P、K较小,但干物质养分含量高;分枝期后吸收量增加,初花期后N、P出现负积累,整个生育期地上部对磷的吸收量最小;随热研2号柱花草生育期的延续,地上部粗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升高,营养价值降低,初花期粗蛋白产量最大为54.78 g/株。
杨帆张宇余爱唐树梅漆智平
关键词:热研2号柱花草矿质养分营养成分
三要素平衡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产量的影响初报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3414"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热研4号王草的三要素平衡施肥田间试验,研究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氮、磷、钾肥增产的主次顺序为P>K>N;热研4号王草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尿素399.08 kg/hm2,钙镁磷肥224.40 kg/hm2,氯化钾60.38 kg/hm2,此时最高产量为385.0 t/hm2,其最佳施肥配比为W(N)︰W(P2O5)︰W(K2O)=5.07:1.12:1;热研4号王草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尿素413.1 kg/hm2,钙镁磷肥207.9 kg/hm2,氯化钾156.1 kg/hm2,其最佳施肥利润达5 634元/hm2,此时产量为384.90 t/hm2,三要素配比为W(N)︰W(P2O5)︰W(K2O)=6.33︰1.25︰1。
张宇杨帆余爱张永发唐树梅漆智平
关键词:热研4号王草平衡施肥数学模型
柱花草硼、钼微肥施用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在热带地区土壤中硼、钼微量元素缺乏较为普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针对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喷施硼、钼微肥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缺硼、钼的情况下,适量喷施钼、硼肥均能增加柱花草的产量。其中喷施钼增产效果较明显,其次为硼肥。与对照相比较,喷施钼肥和硼肥柱花草产量分别增加了2475和973kg/hm2,增产率为16.4%和6.0%。适量喷施硼和钼能提高柱花草蛋白质、磷、钾含量,能增加柱花草有效根瘤个数,增强柱花草根系活力,其中喷施钼肥处理柱花草有效根瘤个数增加较明显,根系被氧化的α-萘胺量的含量最高。适量喷施硼能提高柱花草粗灰分含量。
余爱董兆佳杨帆兀彦龙卢庆富唐树梅
关键词:柱花草
海南省主要橡胶园土壤养分限制因子被引量:13
2009年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研究海南省红田农场、公爱农场、岛西林场、南田基地的橡胶园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1)盆栽试验中养分亏缺顺序红田农场为:N>K>Mg>P>Zn>Mo>B>Cu>S>Ca;公爱农场为:N>P>K>Mg>S>Mo>Mn>Ca>Cu>Zn;岛西林场为:N>P>K>Mg>S>Mo>Mn>Ca>Cu>Zn;南田基地为:N>Mg>P>K>S>Mo>Ca>Mn>Zn>Cu。(2)海南省橡胶园土壤普遍缺N,N均为第一限制因子,相对缺K、Mg、P、S,土壤贫瘠,应当加强土壤所缺元素的施用,才能提高土壤生产能力,从而实现橡胶的平衡施肥。(3)实验室测定结果与盆栽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杨熙林电余爱罗旸熊静逾华元刚
关键词:橡胶园土壤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养分限制因子
海南省富硒杂交水稻品种筛选被引量:18
2010年
水稻累积硒的基因型差异非常明显,筛选出富硒能力较强的杂交水稻品种,对开发海南富硒土壤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田间试验对海南杂交晚稻品种(主栽品种和一些即将推广试种的品种共63个)和早稻品种(主栽品种共12个)进行富硒品种筛选,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不同晚稻和早稻品种的糙米、精米平均硒含量差异都极显著,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4倍,表明进行富硒品种筛选的必要性。以精米的硒含量达到富硒食品标准(0.1~0.3mg/kg)作为富硒品种筛选指标,富硒晚稻品种主要有'谷丰优8312''、博Ⅱ优510''、南丰优61208''、捷丰优629''、京5优182''、热香1号''、南丰优/6256'和'博Ⅱ优629';富硒早稻品种主要有'红泰优996''、Ⅱ优128''、丛优629''、Ⅱ优202'和'特优57353'。
耿建梅吴露露余爱唐树梅
关键词:晚稻早稻
不同供磷水平对柱花草和黑籽雀稗根际生理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以热带柱花草和黑籽雀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磷水平对其根际酸性磷酸酶、微生物数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牧草根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随着磷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低磷(P0)处理时达最高,柱花草的ACP活性为603.24 mg/(kg.h),黑籽雀稗为367.21 mg/(kg.h)。当高磷浓度处理时,柱花草根际ACP活性较黑籽雀稗低。各处理中,柱花草的根际微生物总量较黑籽雀稗高,柱花草根际真菌的数量随磷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低磷处理时土壤真菌数量较多,这有利于根瘤菌的形成。2种牧草的根系活力随着施磷浓度的增加而递减。黑籽雀稗根系活力P0处理极显著高于P3和P4处理,显著高于P2处理。黑籽雀稗根系活力受供磷水平的影响大于柱花草。
余爱张海达吴露露张宇杨帆唐树梅漆智平
关键词:柱花草根际酸性磷酸酶根系活力
配方施肥对热研2号柱花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以热研2号柱花草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肥料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肥的配比对热研2号柱花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施N 4kg/667m2,P2O58kg/667m2,K2O 8kg/667m2(处理6),鲜草产量最高,为3 997.6kg/667m2。通过三元二次肥料效益函数求得热研2号柱花草的最佳施肥量为:N 4.33kg/667m2,P2O53.93kg/667m2,K2O 3.75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3 862.5kg/667m2。热研2号柱花草营养成分中,有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在营养期高于初花期,粗纤维、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在营养期低于初花期的规律。
杨帆张宇余爱魏志远唐树梅漆智平
关键词:热研2号柱花草施肥模型最佳施肥量营养价值
不同施磷浓度对柱花草和黑籽雀稗根系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8
2011年
采用根箱法,结合Winrhizo2004a根系扫描测定系统,以豆科牧草柱花草和禾本科牧草黑籽雀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磷水平对柱花草和黑籽雀稗根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牧草根系分布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柱花草集中分布于0~10 cm土层,黑籽雀稗集中分布于0~20 cm土层;磷对2种牧草根系生长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低磷(P1,0.48 g P2O5/kg土)更适合柱花草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高磷(P3,1.92 g P2O5/kg土)水平对根系生长有抑制。黑籽雀稗对磷的需求量大,随着磷施入量的增加,根干重、总根长、根表面积、体积和根系平均直径均有所提高。
余爱杨帆张宇兀彦龙卢庆富唐树梅
关键词:柱花草磷浓度根系分布
磷对柱花草、黑籽雀稗和王草根系及根际的影响
针对热带牧草盲目施肥及磷肥利用率低可能影响地下及地上部分生长等问题,本研究通过根箱法试验,盆栽试验及大田验证试验的方法,着重从地下部分入手,主要探讨不同磷浓度对豆科牧草-柱花草和禾本科牧草-黑籽雀稗和王草根系分布特点、形...
余爱
关键词:热带牧草柱花草合理施肥磷含量根系分布
辣椒“3414”肥效试验模型拟合的探讨被引量:6
2009年
以辣椒"热辣1号"为材料,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三元二次施肥模型与一元施肥模型对试验结果的拟合情况。结果表明,三元二次方程得出的推荐施肥量高于一元方程的推荐施肥量。直线加平台方程和平方根方程,Pr>F值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所以不能计算推荐施肥量。试验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334.49kg/hm2,磷肥113.85kg/hm2,钾肥402.78kg/hm2。
于费曹振木余爱温翠平唐树梅
关键词:最佳施肥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