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向阳

作品数:274 被引量:1,231H指数:19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2篇期刊文章
  • 102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2篇农业科学
  • 4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化学工程
  • 13篇生物学
  • 8篇文化科学
  • 7篇理学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7篇农药
  • 31篇杀虫
  • 30篇土壤
  • 29篇降解
  • 25篇杀虫剂
  • 21篇毒死蜱
  • 20篇农药残留
  • 19篇芽孢
  • 18篇水稻
  • 17篇芽孢杆菌
  • 17篇蔬菜
  • 16篇杆菌
  • 15篇植物
  • 14篇内生菌
  • 14篇污染
  • 14篇抗体
  • 11篇色谱
  • 11篇微生物
  • 11篇相色谱
  • 11篇抗氧化

机构

  • 268篇江苏省农业科...
  • 16篇南京农业大学
  • 10篇广西大学
  • 9篇江苏大学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南京财经大学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扬州大学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青岛科技大学
  • 5篇中国热带农业...
  • 4篇南京大学
  • 4篇泉州师范学院
  • 3篇盐城工学院
  • 3篇江苏海洋大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西北农业大学

作者

  • 274篇余向阳
  • 84篇刘贤进
  • 55篇刘贤金
  • 52篇王冬兰
  • 35篇张存政
  • 31篇葛静
  • 26篇沈燕
  • 24篇程金金
  • 23篇万群
  • 21篇张志勇
  • 21篇张猛
  • 19篇刘媛
  • 19篇陈小龙
  • 18篇李勇
  • 16篇朱宏
  • 16篇孙星
  • 14篇王琼
  • 13篇梁颖
  • 11篇骆爱兰
  • 10篇闫小龙

传媒

  • 43篇江苏农业学报
  • 28篇江苏农业科学
  • 8篇农药学学报
  • 7篇农业科技管理
  • 6篇农药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昆虫学报
  • 4篇中国生物防治...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昆虫知识
  • 3篇分析科学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食品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江苏农药
  • 2篇中国无机分析...
  • 2篇农产品质量与...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

  • 23篇2023
  • 20篇2022
  • 16篇2021
  • 17篇2020
  • 16篇2019
  • 17篇2018
  • 16篇2017
  • 13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14篇2009
  • 16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14篇2005
  • 11篇2004
2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具毒死蜱降解功能的水稻内生菌降解特性及应用
2022年
为挖掘毒死蜱降解内生菌资源、强化功能内生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微生物梯度驯化技术,从农药池周边生长的水稻根组织中分离纯化获得一株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的降解内生菌CP40,研究了该菌株的毒死蜱降解特性及对作物中残留毒死蜱降解的影响。基于16S rRNA和细菌形态学特征,将菌株CP40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CP40)。菌株CP40含有机磷降解酶基因opd,异源表达该基因后毒死蜱的降解率达58.4%。降解条件优化实验表明,毒死蜱初始浓度为10 mg·L^(-1)、温度为30℃、pH为7时,菌株CP40对毒死蜱的降解效果最佳。此外,发现菌株CP40具有促生能力,接种菌株CP40可显著促进水稻生长,并能将水稻体内毒死蜱含量降低30.9%。研究表明,功能内生菌在调控水稻体内毒死蜱的降解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卢映菲马丽雅张召贤孙星葛静吴祥为余向阳
关键词:毒死蜱内生菌降解特性定殖水稻
利用废弃动植物混合油的混合农药喷雾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废弃动植物混合油的混合农药喷雾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该助剂由甲酯化的废弃动植物混合油和复配乳化剂配制而成;废弃动植物混合油主要由菜籽油、花生油和猪油组成;复配乳化剂由Span-80和Tween-8...
余向阳苗海生刘贤进沈燕
文献传递
鲍曼菌液活性粗浸膏嘧霉胺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一种鲍曼菌液活性粗浸膏嘧霉胺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成品药剂中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溶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占成品药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50%,所述的有效活性成分由鲍曼菌液活性粗浸膏和嘧霉胺组成,其中,鲍曼菌液活性...
蔺经杨青松李晓刚余向阳常有宏
文献传递
江苏地区麦蚜对吡虫啉敏感性监测被引量:10
2003年
测定了江苏省赣榆县 (苏北 )、姜堰市 (苏中 )、武进市 (苏南 )三地区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水平 ,并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 ,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有所降低 ,但仍处于敏感阶段 ;同时明确了禾谷缢管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高于麦长管蚜。
王冬兰刘贤进张存政余向阳顾正远李进
关键词: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吡虫啉用药安全性敏感性
稻米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主导因子及风险控制关键技术
余向阳钱永忠王冬兰王鸣华张志勇简秋陈晨
该成果属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植物保护交叉技术领域。稻米、蔬菜是江苏地区的重要主粮,由于区域病虫害发生种类多而产量压力大,因此,对化学防治效果要求一直很高,也带来该省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巨大隐患。而由于农产品安全科技起步晚,对...
关键词:
关键词:农药残留蔬菜
一株阴沟肠杆菌及其在降解噻虫嗪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235的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及其在降解噻虫嗪中的应用;该阴沟肠杆菌可制备成菌剂,应用于叶菜种植体系中土壤源噻虫嗪残留污染的修复,以及降低叶菜...
万群李易芯徐文君余向阳
文献传递
阿魏侧耳(Pleuratus ferulae)产漆酶条件的优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获得酶活较高的酶液用于农药污染的修复,探讨阿魏侧耳(Pleuratus ferulae)产漆酶的条件。对碳源、氮源、pH诱导剂和金属离子这5个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对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阿魏侧耳产漆酶的最佳培养时间为9天,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培养基最适的初始pH 6.0,0.1 mmol/L愈创木酚和1 mmol/L Mn^(2+)对阿魏侧耳产漆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酶活分别提高了32.2%和30.8%。对阿魏侧耳产的漆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在40、45℃下酶活相对稳定,48 h后能保持较高酶活。最适反应pH 6.0,在pH 4.0~7.0时,漆酶均有较高活性,在pH 5.0~7.0时有较高稳定性,48 h后相对酶活保持在70%以上。阿魏侧耳在发酵条件优化后具有较高的产漆酶能力,所产漆酶的最适温度相对较高,最适pH为中性偏酸性。
金晓婷张志勇杨栋余向阳
关键词:阿魏侧耳漆酶酶学性质
邻苯二甲酸酯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和土壤修复作用被引量:7
2021年
从多年地膜污染棉田土壤中分离纯化出邻苯二甲酸酯(PAEs)降解真菌,筛选分离出对PAEs降解效果良好的3株非致病真菌PAE1、PAE6、PAE8,经形态学特征及18S rDNA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菌核生枝顶孢霉(Acremonium sclerotigenum)、辐毛鬼伞(Coprinellus radians)、耐盐枝孢菌(Cladosporium halotolerans)。3株真菌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起始质量分数为10 mg/kg时降解效率最高,PAE6降解率达68.4%。3株真菌均能降解多种PAEs,推测出其降解生物代谢路径为:PAE→单酯→PA→PCA→CO_(2)+H_(2)O。将3株真菌接种到DBP及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污染的土壤中,接菌后21 d,DBP及DEHP降解率分别为47.2%~70.6%、54.1%~73.4%,其中PAE6对DEHP的降解率最高,达73.4%。表明3株真菌对土壤中DBP及DEHP污染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于淑婷万群余向阳陈小龙方香玲
关键词:降解真菌降解特性土壤修复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残留直接竞争ELISA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5
2008年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对兔抗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抗体进行标记,通过优化分析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了可同时检测蔬菜中多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直接竞争抑制ELISA方法(DC-ELISA),并在实际检测中进行了初步应用。该方法可用于同时检测蔬菜中甲氰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4种农药的残留,检出限(I10)分别为0.25、0.30、0.43、0.81mg·L^-1,青菜样品添加含量为0.5-5.0mg·kg^-1,回收率分别为93%-114%,97%-110%,89%-126%,93%-113%。采用该方法对南京市场抽取的107个样品进行检测,并与气相色谱法进行比较,直接竞争ELISA阳性检出率为8.46%,气相色谱法阳性检出率为3.74%。
余向阳骆爱兰刘媛徐敦明刘贤进常有宏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
氟虫腈免疫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虫腈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将包被抗原稀释液温育处理;加入封闭液,温育;将预先处理的样品与等体积的酶标抗体混合,温育;取出酶标板,加入底物液,温育;加入硫酸溶液终止反应;在450mm波长下,测定OD值,并设...
刘贤金颜春荣董键余向阳
文献传递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