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品晶

作品数:473 被引量:3,273H指数:3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1篇期刊文章
  • 164篇专利
  • 17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化学工程
  • 11篇文化科学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生物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88篇垃圾
  • 122篇生活垃圾
  • 84篇填埋
  • 83篇污泥
  • 67篇厌氧
  • 64篇渗滤
  • 62篇渗滤液
  • 59篇废物
  • 58篇焚烧
  • 50篇填埋场
  • 44篇污染
  • 38篇污水
  • 38篇垃圾填埋
  • 36篇垃圾焚烧
  • 34篇城市生活垃圾
  • 32篇堆肥
  • 32篇垃圾填埋场
  • 32篇反应器
  • 32篇飞灰
  • 28篇好氧

机构

  • 469篇同济大学
  • 25篇住房和城乡建...
  • 6篇海南省环境科...
  • 6篇上海市人民代...
  • 5篇上海市环境保...
  • 5篇杭州市天子岭...
  • 4篇华东理工大学
  • 4篇学研究院
  • 3篇上海野马环保...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青岛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华太极光光电...
  • 2篇天津建昌环保...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台湾大学

作者

  • 473篇何品晶
  • 386篇邵立明
  • 229篇章骅
  • 222篇吕凡
  • 70篇李国建
  • 22篇郝丽萍
  • 22篇瞿贤
  • 17篇彭伟
  • 16篇顾国维
  • 13篇吴铎
  • 12篇冯军会
  • 11篇宗兵年
  • 11篇张后虎
  • 10篇郑仲
  • 10篇余光辉
  • 9篇徐华成
  • 9篇刘永德
  • 9篇夏溢
  • 8篇曹群科
  • 8篇王如意

传媒

  • 45篇环境卫生工程
  • 35篇中国环境科学
  • 24篇环境科学
  • 22篇同济大学学报...
  • 15篇上海环境科学
  • 15篇环境科学研究
  • 14篇环境科学学报
  • 1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0篇化工学报
  • 10篇环境化学
  • 6篇环境污染治理...
  • 6篇环境工程学报
  • 4篇环境工程
  • 4篇应用与环境生...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环境保护
  • 3篇给水排水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2篇2024
  • 21篇2023
  • 31篇2022
  • 23篇2021
  • 28篇2020
  • 8篇2019
  • 18篇2018
  • 11篇2017
  • 12篇2016
  • 14篇2015
  • 19篇2014
  • 9篇2013
  • 14篇2012
  • 19篇2011
  • 17篇2010
  • 20篇2009
  • 35篇2008
  • 27篇2007
  • 40篇2006
  • 29篇2005
4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热失重仪研究煤快速热解被引量:27
2004年
通过对原热失重仪气路进行改造 ,利用等温热重实验法研究快速加热条件下煤的热解 ,研究结果对认识气化炉内煤气化反应过程及设计、运行气化炉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 :煤从室温进到高温炉后 ,首先发生一个极快速裂解脱挥发分过程 ,它在 8s内可脱除绝大部分挥发物 ,然后是慢速脱挥发分过程 ;热失重仪炉温越高 ,煤挥发分析出量越大 ,有些煤快速热解可析出比其工业分析更多量的挥发分 ;煤越年轻 ,煤粒越细小 ,煤量越少 ,其挥发分析出量越大 ;煤粒快速热解焦渣电镜照片显示 ,焦渣颗粒黏结在一起 ,大颗粒表面有很深裂纹生成 ;煤挥发分的脱除速度是慢速热解 (升温速率 <40℃ /min)与快速热解的最大差异 .
周静何品晶于遵宏
关键词:热解气化炉煤气化反应挥发物升温速率
5种典型膜处理流程中渗滤液溶解性有机物物质流分析
2023年
1研究亮点*比较了典型浓缩液中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化学多样性;*纳滤浓缩了45.1%~98.5%的渗滤液源DOM;*碟管式反渗透系统截留了反渗透浓缩液中大部分的DOM,但对氧化程度较高的长填龄渗滤液效果较差;*腐植酸分离系统主要基于体积削减拦截纳滤浓缩液中渗滤液源DOM。
李天琪吕凡仇俊杰章骅章骅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物固体废物
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含甲硫醇恶臭气体被引量:39
2000年
采用液相曝气方式驯化培养污水厂活性污泥,获得具有降解甲硫醇能力的优势微生物菌群。同时用海藻酸钠包理固定化微生物,研究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填充床去除含甲硫酸恶臭气体的工艺过程。液相曝气培养研究表明:降解甲硫醇的微生物菌群适宜的pH值为5.2~9.0,最佳pH条件为弱碱性。已驯化微生物的离心浓缩回收率为71.2%。颗粒填充床生物脱臭塔运行实验表明:在空塔停留时间不大于13s,对低浓度甲硫醇气体(<12.9mg/m^3)的去除率在99.0%以上,对高浓度甲硫酸气体(>21.4mg/m^3)的去除率在90.0%以上。当空塔停留时间减少到6.5s,对低浓度的甲硫醇气体的去除率仍可维持在80.0%。脱臭塔对由于浓度和进气量升高造成的冲击负荷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袁志文何品晶邵立明
关键词:固定化微生物恶臭甲硫醇微生物净化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及影响因素--以上海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被引量:46
2011年
以上海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采用上游-操作-下游(UOD)表格法,分析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不同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及影响其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是温室气体排放源,以吨垃圾净CO2排放量计,达166~212kg.生活垃圾中自含化石碳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最大,CO2排放量为257kg/t;因焚烧发电上网而获得的净减排量为120kg/t;垃圾收运、辅助物料消耗及焚烧灰渣处理等引起的排放量总计为27~45kg/t.生活垃圾沥出渗滤液后续处理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7.7kg/t.节省焚烧过程辅助物料使用和改变焚烧灰渣处置方式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减排效果有限.我国各地区电能基准线排放因子存在差异,对焚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0~13%.降低生活垃圾含水率、提高垃圾可发电量是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源汇转换的关键途径.
何品晶陈淼杨娜邵立明
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垃圾组分温室气体渗滤液焚烧灰渣
一种易生化污水处理及高值化利用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生化污水处理及高值化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发酵单元、碳链生物延长单元的厌氧反应器中分别引入厌氧污泥,分别作为水解酸化和碳链生物延长的启动菌剂;在碳链生物延长单元的厌氧反应器中,抑制产甲烷菌的代谢活动,...
何品晶韩文昊吕凡邵立明
文献传递
城市生活垃圾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源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氢火焰气相色谱(GC—FID)方法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各物理组成中6种优先控制邻苯二甲酸酯(PAB)的源分布状况.结果表明,PAEs在生活垃圾各组成中出现的频率顺序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并且DEHP和DBP在垃圾中的总含量最高.就垃圾物理湿基组成而言,塑料是垃圾中DEHP的重要贡献者(4.80~96.88μg·g^-1).而布类和纸类中的DBP和DEHP含量均较高,其于基样品含量范围接近于塑料样品.厨余、果类和竹木中PAEs的种类最为丰富,而渣石和玻璃样品中的PAEs含量则较少.
郑仲何品晶章骅邵立明
关键词:内分泌干扰物
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气相污染物释放和控制
2023年
为了有效控制渗滤液处理设施的气相污染,以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为例,探索了渗滤液处理设施的臭气、温室气体和生物气溶胶释放特点,评价了生物和洗涤处理对这3类污染物的控制效果及环境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渗滤液处理设施释放的气相污染物中,硫化氢是关键致臭物质,氧化亚氮是主要的温室气体,生物气溶胶含有多种致病菌.生物法能有效控制渗滤液处理设施的恶臭污染,硫化氢去除率高于99%,但生物或者生物和洗涤联用的方法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以二氧化碳当量计)的削减率低于25%,并且可能成为生物气溶胶(致病菌)的排放源,造成环境健康风险.因此,渗滤液处理设施气相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评价应综合考虑恶臭污染物、生物气溶胶和温室气体的减污降碳协同控制.
王玉婧吕凡张倚马康心悦聂青林杰章骅章骅
关键词:渗滤液生物气溶胶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灰渣填埋场及其防结垢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灰渣填埋场及其防结垢处理方法,所述的防结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和炉渣,老化处理,得到老化灰渣;(2)将老化灰渣按照卫生填埋规范置于灰渣填埋场中进行填埋处理,并保证...
何品晶章骅邵立明吕凡夏溢
文献传递
复合生物滤池处理H_2S和NH_3的研究:生物相机理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天然斜发沸石和木屑作为复合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生物过滤池)的填料,研究了该工艺处理含H2S和NH3混合恶臭气体的生物相机理.结果表明:生物滴滤池中形成了由细菌、藻类及原生动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而生物过滤池中真菌为优势微生物.生物滴滤池的下层优势菌种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和球形芽孢杆菌等细菌,中层主要为梨形四膜虫属和肾形虫属,上层主要为钟虫和舟形藻属;生物过滤池优势菌种主要是聚多曲霉菌种.据对复合生物滤池的生物相机理探讨推论,生物滴滤池去除H2S和NH3机理主要是生物链的分级捕食和沸石的吸附-生物再生机理;生物过滤池去除H2S和NH3机理主要是真菌降解.因此,通过控制生物滴滤池和生物过滤池处于不同的环境条件,可使复合生物滤池能高效地同时处理H2S和NH3组成的混合恶臭气体.
余光辉徐晓军何品晶
关键词:复合生物滤池生物除臭优势菌种
渗滤液循环回灌出水在混凝处理中的去除特性被引量:8
2005年
经循环回灌后的渗滤液出水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其生物降解性差、氨氮含量高,具有类似长填龄填埋层渗滤液的水质特征。用混凝法处理渗滤液循环回灌出水,通过混凝pH、混凝剂种类及其投加量实验,确定了最佳混凝条件;并通过分析混凝处理前后渗滤液循环回灌出水的分子量变化和从出水中分离出的腐殖酸(HA)、富里酸(FA)和Hydrophilic(HyI)三种组分的变化,讨论了混凝法对渗滤液循环回灌出水去除效率不高的原因。研究表明,聚合硫酸铁(PFS)在pH=5、投药量为0.22g/L(以Fe2O3计)的条件下的混凝效果最佳,其对渗滤液循环回灌出水的COD去除率达58.1%。混凝剂对渗滤液循环回灌出水中的HA、FA和HyI组分的去除效果依次为:HA>FA>HyI。
薛俊峰何品晶邵立明李国建
关键词:渗滤液循环混凝处理混凝效果混凝法填埋层投药量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