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勇

作品数:46 被引量:88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6篇气候
  • 18篇气候变化
  • 10篇植被
  • 8篇降水
  • 7篇气温
  • 7篇全新世
  • 7篇净初级生产力
  • 7篇初级生产力
  • 5篇生态
  • 5篇同位素
  • 5篇古土壤
  • 4篇有机质碳同位...
  • 4篇灾害
  • 4篇植被净初级生...
  • 4篇土壤
  • 4篇全新世中期
  • 4篇作物
  • 4篇未来气候
  • 4篇黄土
  • 4篇洪涝

机构

  • 34篇中国气象局国...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气象科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中国气象局
  • 3篇重庆市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宁夏气象服务...
  • 1篇沈阳区域气象...

作者

  • 46篇何勇
  • 15篇董文杰
  • 9篇秦大河
  • 7篇赵艳霞
  • 6篇任贾文
  • 5篇王春乙
  • 5篇丹利
  • 4篇季劲均
  • 4篇李凤霞
  • 4篇严晓瑜
  • 4篇张建平
  • 4篇郭晓寅
  • 3篇胡宜昌
  • 2篇王叶堂
  • 2篇侯书贵
  • 2篇冯丁
  • 1篇刘文泉
  • 1篇刘秋峰
  • 1篇杨晓光
  • 1篇沈永平

传媒

  • 6篇气象
  • 5篇冰川冻土
  • 5篇气候变化研究...
  • 3篇科学通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2007年中...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气象科技合作...
  • 1篇科技中国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08
  • 12篇2007
  • 8篇2006
  • 11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1世纪初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由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严重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其变化情况。从观测分析到模拟研究,几乎都发现极端气温、降水事件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未来可能发生频数更高、强度更强的极端事件。当然,研究结论也存在...
胡宜昌董文杰何勇
关键词:气温降水
文献传递
基于MODIS的中国陆地植被生长及其与气候的关系被引量:54
2007年
基于MODIS 2000-2005(缺2004年)5a每8d的GPP资料,分析了中国陆地植被生长特征,讨论了我国气候因子(温度、降水以及辐射)对同期植被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陆地植被的年均GPP分布范围在0-3252.6gC·m^-2·a^-1之间,5a平均值为491.1gC-m^-2·a^-1;年均GPP最大的地方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海南、台湾以及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最小值主要出现在青藏高原、新疆以及内蒙古西部等高寒、干旱地区。温度是影响同期我国陆地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其次为降水,辐射对我国陆地植被的影响比较小,主要影响区域在华南地区。陆地植被GPP与温度和降水的相关系数在我国表现为自北向南逐渐减小的分布特征,与对应气候因子的分布呈反向关系;而GPP与云量的相关系数则自北向南逐渐增大。
何勇董文杰郭晓寅丹利
关键词:MODISGPP植被生长气候
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地区陆地植被NPP变化特征被引量:12
2006年
基于EOS/MODIS(TERRA)卫星遥感资料,讨论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地区陆地植被年均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04年该地区的陆地植被年均NPP的变化范围为0~1494/g(m^2·a),5a平均值为395.06g/ (m^2·a)。对不同植被的年均NPP分析表明,常绿阔叶林的NPP最大,草地最小。气温是影响该地区陆地植被NPP变化的主要因素,未来南水北调东线地区地表水资源的减少不会对陆地植被的生长产生明显影响。
何勇董文杰郭晓寅曹丽娟冯丁
关键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陆地植被MODISNPP
国际合作南极冰盖内陆考察和冰芯研究
秦大河任贾文效存德孙俊英候书贵康世昌秦翔何勇王晓香张永亮
通过国内、国外对比实验分析,与国外一流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澳大利亚南极局合作进行研究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物质平衡测量,与美国缅因大学合作进行西南极内陆冰盖考察和样品分析,与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合作,了解深冰芯钻取和研究...
关键词:
关键词:冰芯研究
台风登陆我国 川渝干旱严重
2006年
何勇
关键词:台风登陆干旱暴雨洪涝灾害平均降水量强热带风暴
未来气候变化对重庆地区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8
2007年
分析重庆地区40a来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用WOFOST作物模型与BCC-T63气候模式相结合,定量化地估算未来50a(2001—2050年)重庆地区冬小麦产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目前的品种和生产条件下,未来气候变化后重庆地区冬小麦的产量变化波动不是很大,减产幅度在2.0%~5.0%,平均减产3.0%。
张建平李永华高阳华陈艳英梅勇唐云辉何勇
关键词:气候变化冬小麦作物模型
1982-2003年若尔盖湿地NDVI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本文利用1982-2003年GIMMS-NDVI遥感数据,结合同期气温、降水以及地温等气候因子,分析了若尔盖湿地22年来NDVI的变化情况及与气候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若尔盖地区温度的增加,致使1982-2003年该...
严晓瑜何勇董文杰
关键词:若尔盖湿地NDVI气候变化温度
文献传递
基于AVIM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模拟被引量:77
2005年
利用AVIM(植被与大气相互作用模式)模拟了现代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的分布并计算了全国NPP的碳总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陆地生态系统的年NPP变化范围在 0 ~1 389gC/m2 之间,年平均值为 355gC/m2,年吸收 3. 33Pg的大气碳。中国陆地植被NPP呈现自东向西逐渐减小的趋势,NPP的最大值出现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最小值分布于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地区。中国现代陆地植被NPP主要分布于小于 100gC/(m2·a)、300 ~500gC/(m2·a)以及 500 ~700gC/(m2·a)3个区间,其占总计算值的比例都超过了 20%以上;大于 1 000gC/(m2·a)的NPP最少,只占总数的 2. 15%。对中国陆地植被NPP与气候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降水是影响我国陆地生态系统NPP的主要原因。
何勇董文杰季劲均丹利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气候变化
临夏塬堡全新世黄土剖面古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的气候记录
对甘肃临夏塬堡全新世剖面古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索分析表明,δ(13)C变化范围在-28.23‰
何勇秦大河任贾文李凤霞
关键词:全新世古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兰州不同时期黄土有机质碳同位素与气候的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基于兰州九州台黄土剖面的土壤有机质δ1 3C分析 ,讨论了兰州地区末次间冰期和全新世 2个时期气候以及地表植被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该地区末次间冰期δ1 3C变化范围为 -2 9 97‰~ - 2 5 52‰ ,平均值为 - 2 7 79‰ ;全新世δ1 3C变化范围在 - 2 0 82~ - 34 40‰之间 ,平均值为 - 2 8 99‰。从δ1 3C平均值来看 ,该地区在以上两个时期地表植被主要为C3植物。末次间冰期九州台剖面δ1 3C表现出 3峰夹 2谷的特征与同一时期深海SPECMAP曲线有着良好的对应 ,表明了该时期兰州地区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是一致的 ,全新世土壤有机质δ1 3C所反映出的 3个不同的变化阶段对应于早、中、晚全新世阶段。结合黄土高原其他剖面相应时期的土壤有机质δ1 3C的研究结果 ,我们观察到陕西关中地区的黄土剖面末次间冰期和全新世土壤有机质δ1 3C要大于黄土高原西部的兰州等地区 ,气候差异引起的地表植被中C3、C4 植物比例不同是造成两地区土壤有机质δ1 3C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黄土高原土壤有机质δ1 3C是揭示该地区气候变化的一个良好代用指标。
何勇秦大河任贾文孙维贞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植被气候变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