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东青

作品数:168 被引量:371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6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1篇医药卫生
  • 32篇生物学
  • 10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46篇小鼠
  • 45篇电磁
  • 40篇电磁脉冲
  • 33篇细胞
  • 19篇基因
  • 14篇照射
  • 13篇蛋白
  • 13篇血脑
  • 13篇血脑屏障
  • 13篇脑屏障
  • 12篇电离辐射
  • 12篇心肌
  • 12篇超微
  • 12篇超微结构
  • 11篇电磁脉冲辐照
  • 11篇防原医学
  • 10篇射线
  • 10篇基因表达
  • 8篇电磁辐射
  • 7篇闰盘

机构

  • 16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0篇第四军医大学...
  • 20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广州军区广州...
  • 4篇空军总医院
  • 4篇西北核技术研...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兰州军区乌鲁...
  • 2篇武警新疆总队
  • 2篇北京军区天津...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日本京都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5...
  • 1篇丹东市中心医...
  • 1篇解放军254...

作者

  • 168篇任东青
  • 75篇曾桂英
  • 64篇郭国祯
  • 61篇赵涛
  • 47篇郭鹞
  • 30篇李予蓉
  • 30篇曾丽华
  • 28篇陈永斌
  • 21篇张杰
  • 20篇苗霞
  • 19篇方恒虎
  • 17篇谢学军
  • 16篇刘军叶
  • 15篇李静
  • 14篇苏晓明
  • 14篇王晋
  • 14篇黄晓峰
  • 14篇田芙蓉
  • 14篇金成
  • 12篇李康樗

传媒

  • 10篇辐射研究与辐...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全国非电离辐...
  • 7篇中华放射医学...
  • 6篇现代生物医学...
  • 5篇疾病控制杂志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实用预防医学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基础医学教育
  • 4篇第6届辐射研...
  • 3篇卫生研究
  • 3篇解放军预防医...
  • 3篇心脏杂志
  • 3篇中国科协第五...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年份

  • 2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11篇2008
  • 14篇2007
  • 12篇2006
  • 11篇2005
  • 26篇2004
  • 10篇2003
  • 10篇2002
  • 13篇2001
  • 10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6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肠RNA对受^(60)Co γ射线照射后小鼠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以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用60Coγ射线进行11.5Gy的腹部一次照射,照后1—3h采用局部肠腔扩张注入法给小鼠空肠肠腔内注入正常大鼠小肠核糖核酸(Ribonucleicacid,RNA),照后1、3、5d取全小肠,制备肠粘液,测定免疫球蛋白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edimmunoglobulinA,sIgA)含量;取空肠段,观察肠绒毛形态变化;取血,测定内毒素含量;取肠系膜淋巴结,测定细菌移位率。探讨小肠RNA对γ射线照射后小鼠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小肠RNA可明显提高受照后小鼠肠粘液中免疫球蛋白sIgA的含量(p<0.01),减轻肠绒毛的萎缩及塌陷,改善肠粘膜形态结构,降低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和血中内毒素含量。以上结果显示,小肠RNA对γ线照射后的小鼠肠粘膜屏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抑制肠道细菌移位和肠内内毒素的吸收。
苏晓明曾桂英任东青田锐锋周晓光赵涛王爽杨家骥徐修礼
关键词:Γ射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内毒素细菌移位
小肠RNA对受照小鼠肠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cDNA 微阵列技术也就是基因芯片技术,它是研究在不同条件下的同一细胞、组织、器官中,在肿瘤与正常组织等中的基因转录或表达差异的重要手段。自1995 年Stanford 大学的Schena 和Brown 等发表第一篇基因...
任东青曾桂英赵涛张杰
关键词:肠组织电离辐射CDNA微阵列基因小鼠
文献传递
电磁脉冲诱导大鼠心肌闰盘Cx43连接蛋白的上调
2013年
目的:探讨电磁脉冲(EMP)对SD大鼠心肌闰盘及主要连接蛋白Cx43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EMP辐照组,EMP辐照组又分为照后即刻、1h、3h、6h、12h、24h组,每组5只大鼠。应用EMP模拟发生器对EMP辐照组大鼠进行辐照,场强为200 kV/m、前沿15 ns、脉宽7-8 ns、脉冲次数200次,脉冲间隔为7 s,麻醉后取大鼠左心室,采用硝酸镧示踪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心肌闰盘(ID)结构的变化,用Real-Time 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MP辐照后,大鼠连接蛋白Cx43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电镜下正常对照组大鼠心肌ID处未见硝酸镧颗粒沉积;EMP组大鼠ID处可见硝酸镧颗粒,且随时间的延长,硝酸镧颗粒沉积量逐渐增多,以照后6h组硝酸镧颗粒沉积量达最大,然后硝酸镧颗粒沉积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24h组恢复正常。心肌细胞Cx43的mRNA表达水平在EMP照后1h和6h明显增高,分别是对照组的1.95、3.10倍(P<0.05);照后即刻、3h、12h、24h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为照后即刻、1h、3h和6h组大鼠心肌细胞Cx43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12h、24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P可使心肌闰盘结构发生改变,上调Cx43蛋白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
刘洋赵涛任东青杨烨王晋谢学军李予蓉
关键词:电磁脉冲闰盘CX43BLOT
防原医学课堂教学调查及对策被引量:3
2013年
防原医学是预防医学主干的课程之一,以调查问卷形式,考察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从而分析与思考教改的策略,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探寻妙计良策。
任东青谢学军徐胜龙郎海洋赵涛陈永斌刘军叶
关键词:调查问卷教学效果防原医学教学方法
应用骨量及骨强度变化评估壁虎提取物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生物效应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通过观察骨量及生物力学指标,探讨中药壁虎提取物对影响骨组织构建正常结构骨质疏松的效应。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7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放射医学教研室完成。实验材料:健康8周龄雌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220±15)g。壁虎提取物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制备。实验分组:大鼠按体质量大小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预防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实验干预:假手术组大鼠仅游离卵巢后关腹,其余各组大鼠均切除双侧卵巢。预防组大鼠术后6d开始灌胃用药,治疗组大鼠术后3个月开始灌胃用药,两组均按每日0.2g/kg体质量给予壁虎提取物1mL;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术后6d给予等量注射用水灌胃。实验评估:术后6个月取各组大鼠骨组织,进行骨组织骨密度值、骨钙含量、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弹性模量、骨皮质厚度等指标检测。结果:24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骨密度和骨钙含量变化: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指标均有明显差异,表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制备是成功的。预防组和治疗组的全身骨密度值、腰椎骨密度值和骨钙含量均高于模型组大鼠(P<0.01)。②生物力学变化:预防组和治疗组的骨组织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及弹性模量高于模型组(P<0.01),但未能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③几何结构参数:预防组和治疗组的骨皮质厚度均较模型组增厚[(0.784±0.081),(0.686±0.077),(0.506±0.091)mm,P<0.01],两组的骨髓腔直径均较模型组降低[(1.993±0.149),(1.975±0.087),(2.120±0.098)mm,P<0.01和P<0.05]。结论:壁虎提取物可改善实验动物骨皮质厚度和髓腔径,增加骨量和骨强度,对骨组织构建影响因素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刘益善任东青郭伟慈延峰
关键词:骨质疏松壁虎科
微波照射对小鼠骨组织中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
:探讨微波照射对小鼠骨组织中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频率为2450MHz、功率密度10mW/cm&lt;&#39;2&gt;的微波照射小鼠,通过观察骨组织中微量元素水平的改变及药物的影响作用,探讨对微波照射小鼠的生...
任东青曾桂英郭鹞杨文清
关键词:微波微量元素小鼠
去势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尹永信梁军邵秋菊任东青
关键词:去势治疗前列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防原医学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探索被引量:1
2015年
防原医学是为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军事医学课程,理解和掌握防原医学知识,是成为具有全面技能的军事医学人才的基础。为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军事医学人才,本文结合第四军医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员的培养目标和实际情况,对课程标准的内容制定和实施进行思考,探索课程标准下的防原医学教学模式与方法,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造就新时期军事变革条件下的优秀人民军医。
李康樗任东青刘军叶李静李豫蓉郭国祯丁桂荣
关键词:防原医学课程标准
超宽谱电磁辐射对小鼠受孕率、胚胎发育和子代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宽谱电磁辐射辐照对小鼠生殖系统及其仔代的毒性作用,为其损伤防护提供参考。方法BALB/C 雌性或雄性小鼠接受超宽谱电磁辐射照射(场强95.41kV·m-1、3×105次和4×105次脉冲),受照雌或雄鼠与未照的...
曾丽华郭国祯任东青魏丽春李静赵涛曾桂英郭鹞
关键词:小鼠子代胚胎
文献传递
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边缘区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研究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边缘区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电磁辐射照射后不同时间大鼠海马、边缘区的超微结构。结果 电磁辐射照射后,海马、边缘区组织中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线粒体肿胀、溶酶体增多、核染色质边集;照射后即刻、1~3h毛细血管周围间隙增大,少数血管内皮细胞肿胀,4~5h毛细血管周围间隙部分增大,血管内皮细胞有空泡形成。结论 电磁辐射照射可损伤大鼠海马、边缘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对毛细血管损伤的近期效应是可逆的。
王琦张元菊张松涛宋祖军任东青郭国祯郭鹞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