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锟

作品数:17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地震
  • 6篇龙门山
  • 5篇裂带
  • 4篇汶川地震
  • 3篇断裂带
  • 3篇流体
  • 2篇地表破裂
  • 2篇地表破裂带
  • 2篇电子领域
  • 2篇断层
  • 2篇深部
  • 2篇深部流体
  • 2篇破裂带
  • 2篇破碎带
  • 2篇青藏高原
  • 2篇青藏高原东缘
  • 2篇龙门山构造带
  • 2篇可调
  • 2篇剥蚀
  • 2篇剥蚀作用

机构

  • 15篇成都理工大学
  • 10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应急...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常州大学
  • 1篇日本京都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四川省地质调...
  • 1篇加州大学
  • 1篇国立台湾大学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17篇云锟
  • 9篇李海兵
  • 5篇颜照坤
  • 5篇张佳佳
  • 5篇李成龙
  • 4篇闫亮
  • 4篇龚正
  • 4篇孙知明
  • 3篇王焕
  • 3篇刘栋梁
  • 3篇赵国华
  • 3篇李勇
  • 2篇吴德超
  • 2篇苏德辰
  • 2篇刘亢
  • 2篇潘家伟
  • 2篇周荣军
  • 2篇马超
  • 1篇唐力君
  • 1篇李友余

传媒

  • 3篇地球学报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四川环境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雅康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隧址区主要断裂活动性及其对工程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雅康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隧址区内的断层活动性对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综合分析了野外对断裂的调查、ESR测年、石英形貌扫描(SEM)、断层气测量等资料,结果表明,二郞山隧道隧址区内的断层均无活动性,对工程建设基本无影响;隧址区内的挤压破碎带影响了岩体的完整性,工程中应主动避让或采取措施稳固岩体。
周琳雄王道永吴德超李友余云锟张墨思
关键词:断层活动性ESR测年二郎山隧道
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发育规律被引量:7
2015年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南部地区发生了芦山地震(Ms 7.0),此次地震诱发了大量次生山地灾害.以地震重灾区宝兴作为研究区,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和高清航拍图像,以及崩塌滑坡数据统计分析,并结合野外调查研究,对区内次生山地灾害的空间分布与岩性、断裂和坡度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了宝兴地区地震诱发的次生山地灾害发育规律:①以中小型崩塌滑坡为主,且沿省道S210集中分布;②崩塌滑坡主要发生在宝兴杂岩区浅表强风化层及第四系松散堆积层;③研究区内发育的五龙断裂和小关子断裂不是芦山地震的同震断裂;④该区域70%的崩塌滑坡发生在坡度大于30°的区域范围内,30-40°坡度段崩塌滑坡最为集中;⑤人类工程活动是宝兴地区次生山地灾害集中发育在S210省道两侧的主要原因;⑥在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2次地震及其余震的频繁加载作用下,宝兴地区崩塌滑坡的活动性增加,未来几年将是中小规模崩塌滑坡发育的高峰期.
张佳佳李海兵赵国华李勇颜照坤王焕云锟
关键词:崩塌滑坡坡度龙门山
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活动性研究及地震趋势分析
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位于甘孜县城至德格县错阿乡之间。在大地构造上它属于甘孜-理塘结合带,东部为雅江地块,西部为义敦-稻城地块,并且甘孜-理塘结合带在甘孜以西走向NWW,甘孜以南转为舒缓波状的SN向,研究区处于EW→SN转折...
云锟
关键词:断裂带活动性滑动速率地震趋势
一种基于电子数显触发装置的深部流体采样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数显触发装置的深部流体采样器,涉及电子领域,包括采集头,所述采集头上设置有触发所述采集头进完成采集的滑块,所述滑块连接电子定时触发装置,所述电子定时触发装置包括定时装置和触发装置,所述定时装置连接...
云锟罗钊阳董建明熊意生胡世敏李海兵杨小峰王继禹梁昌键
文献传递
汶川地震断裂作用研究新认识被引量:13
2015年
2008年汶川地震后,人们不得不思考问题是:大地震是如何发生的?下一次大地震什么时候发生?也就是涉及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一直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断层是如何破裂的?震后断裂是如何愈合的?我们试图通过对汶川地震断裂带结构、断裂摩擦行为和断裂愈合过程的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将介绍通过对地表露头和汶川地震断裂科学钻探一号孔(WFSD)岩心中汶川地震主滑移带的详细研究,以及钻孔中长期温度监测来分析有关汶川地震断裂动态弱化和摩擦行为,并结合钻孔中长期水文监测计算所得断裂带渗透率变化,分析震后断裂愈合过程,进而探讨和认识汶川地震断裂作用所涉及的上述问题。经过详细研究,确定了汶川地震断裂带(映秀—北川断裂带)宽105~240 m、具有五个不同断裂岩组合的内部结构,是一条经常发生大地震、具多种弱化机制的断裂带;发现了汶川地震不仅具有同震石墨化作用,而且测量到目前世界上最低的动态摩擦系数(≤0.02),同时首次记录到大地震后断裂快速愈合信息。这些研究结果不仅直接回答了一直困扰在地震地质和地震物理学领域几十年的关键问题,而且对完善地震断裂理论和认识汶川地震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防震减灾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焕李海兵司家亮孙知明付小方刘栋梁裴军令李成龙张佳佳宋圣荣郭力伟MORI James薛莲BRODSKY E. Emily云锟龚正
关键词:汶川地震龙门山
极端气候造成庐山“冰川”在短时间内形成
2013年
庐山冰期是否存在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话题,至今也无法定夺。大量争论文献,特别是"冰斗""U形谷"形态、"冰碛"的粒径、网纹红土的分布、孢粉的分析及古气候等研究较为支持施雅风、李吉均等前辈的观点,庐山不存在第四纪冰川。本文根据2008年冻雨灾害现象,进行大胆推测,是否是极端气候造成了庐山冰期?超级丰富的过冷却水加上极其苛刻的暖锋逆温层条件形成了极强极长时期的冻雨,冻雨是滴雨成冰减少了从雪到冰的这一漫长过程,庐山"冰川"是否是在短时间内形成?
黄尧云锟
关键词:冰川极端气候冻雨
龙门山构造带晚新生代剥蚀作用与均衡隆升的地表过程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基于SRTM DEM数据,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为研究区域,本文通过条带状剖面分析、古地形面(残余面)恢复以及弹性挠曲模拟等研究手段,计算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晚新生代地壳均衡隆升与地表剥蚀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了龙门山地区表面剥蚀作用与均衡隆升作用之间的地表响应过程,从而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晚新生代以来的剥蚀—成山作用的隆升机制提供定量依据。研究表明:(1)晚新生代以来龙门山的地表剥蚀量为(0.74~1.14)×105km3;(2)大量的地表剥蚀作用驱动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的地壳均衡反弹,使龙门山隆升了近2 km;(3)龙门山地区地表剥蚀量和均衡隆升量具有空间匹配性,岷山断块及龙门山中、南段的均衡隆升量高于青藏高原东缘其它区域,反映了晚新生代以来龙门山地区在不同分段内差异化的构造地貌形态及与剥蚀—隆升相关的地表过程。(4)龙门山的隆升是多期、多种隆升机制叠加的产物,其隆升过程具有历史性和复合性。均衡隆升和剥蚀作用在相似的时间尺度上和空间尺度上控制着龙门山地貌的形成,约束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的隆升机制。
闫亮李勇邓涛颜照坤云锟邵崇建董顺利
关键词:龙门山青藏高原东缘
2014年于田Ms7.3地震野外调查--特殊的地表破裂带被引量:16
2014年
2014年2月12日在新疆于田县境内西昆仑山东段地区发生了Ms7.3级强烈地震,震后快速野外考察表明,这次地震在海拔4600-5100 m的地区形成了由一系列张裂隙、张剪裂隙、剪切裂隙以及挤压鼓包和裂陷等斜列状组合而成的地表破裂带,整体呈NEE-SWW走向,全长约25 km,显示出左旋走滑伴随有正滑分量的特征,最大左旋位移约1m。地表破裂带分别沿两条平行的阿什库勒-硝尔库勒断裂和南硝尔库勒断裂分布,这是一种特殊的地表破裂带。发震断裂属于阿尔金断裂带西南段尾端分支断裂,它与郭扎错断裂和龙木错断裂构成“新阿尔金断裂”。
李海兵孙知明潘家伟刘栋梁张佳佳李成龙刘亢云锟龚正
关键词:地震野外调查
2008年汶川地震(Ms8.0)非对称同震破碎带的确定:来自WFSD-1随钻流体的证据被引量:2
2015年
地震过程中相当可观的一部分能量消耗于裂隙的活化与形成,来自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一号孔(WFSD-1)的随钻流体表明,地震新形成的裂隙对应有较强的流体异常,它们为流体的入侵提供了良好的通道。随钻流体呈非对称性分布于主滑移面的两侧,主要的流体异常带集中在主滑移带下方须家河组顶部120 m范围内,该带中气体的含量以及变动的频率明显高于上部相同的宽度范围以及下部沉积岩层,来自地球物理测井的资料同样显示这一带破碎严重并伴随有大量水的侵入,暗示汶川地震形成的裂隙具有非对称性分布的特征。这一特征可能同时受控于断裂上盘彭灌杂岩与下盘须家河组岩层的力学性质差异以及地震破裂过程中形成的非对称性应力分布。
龚正李海兵劳昌玲唐力君罗立强李成龙云锟张佳佳王雷振
关键词:汶川地震
湖南湘潭锰矿区蔬菜及菜园土重金属污染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对湘潭锰矿红旗分矿开采区和沙圹村恢复区的部分蔬菜(莴笋叶、小白菜、香葱、空心菜)及菜园土中Mn、Pb、Zn 3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和中国食物成分表,从单因子污染指数看,所有蔬菜Zn(Pi<1)没有超标,除了开采区的香葱受Pb(Pi=1.95)轻度污染和恢复区的小白菜受Mn(Pi=2.54)中度污染外,其他都受重污染;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所有蔬菜都处于5级污染以上属重污染。开采区菜园土中Mn、Pb、Zn平均含量分别为:40839.5 mg/kg、1993.5 mg/kg、556.5 mg/kg;恢复区菜园土Mn、Pb平均含量则是2893.75 mg/kg、2213.5 mg/kg。用国家土壤环境标准的二级标准(Pb、Zn)和湖南省背景值(Mn)作为参照值,从单因子污染指数看,除开采区菜园土受Zn(Pi=2.26)中度污染外,污染指数均大于3,属重污染,两区菜园土综合污染指数都大于3,所以都处于5级污染以上属重污染,相比之下开采区的要更加严重。
云锟吴德超翁建兵朱佳文
关键词:湘潭锰矿蔬菜菜园土重金属污染指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