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代蓉

作品数:132 被引量:815H指数:1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生物学
  • 21篇农业科学
  • 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化学工程
  • 7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基因
  • 19篇杜氏藻
  • 19篇盐生杜氏藻
  • 12篇油脂
  • 10篇酵母
  • 9篇播娘蒿
  • 8篇植物
  • 8篇克隆
  • 7篇盐藻
  • 7篇脂肪酶
  • 7篇生物柴油
  • 7篇柴油
  • 6篇转基因
  • 6篇微生物油脂
  • 6篇酶学性质
  • 6篇木糖
  • 6篇毕赤酵母
  • 6篇3-磷酸甘油...
  • 5篇植株
  • 5篇氢酶

机构

  • 127篇四川大学
  • 6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四川联合大学
  • 4篇成都生物制品...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四川川大光耀...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四川出入境检...
  • 2篇中国食品药品...
  • 2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学院
  • 1篇农业部沼气科...
  • 1篇四川省农村科...
  • 1篇成都华神集团...
  • 1篇成都生物制品...
  • 1篇四川省科技情...

作者

  • 132篇乔代蓉
  • 117篇曹毅
  • 41篇徐辉
  • 22篇白林含
  • 16篇蒋彦
  • 11篇曹瑜
  • 10篇李茜
  • 8篇吴鹏
  • 7篇张飞伟
  • 6篇陈英
  • 6篇李璟
  • 6篇赵锐
  • 5篇苏艳秋
  • 5篇黄非
  • 5篇孙晓菲
  • 5篇尤芳芳
  • 5篇马晓瑞
  • 5篇兰贵红
  • 5篇李世林
  • 5篇郑鸣

传媒

  • 43篇应用与环境生...
  • 42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四川草原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12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12篇2008
  • 7篇2007
  • 11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3
  • 9篇2002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登革病毒3型E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抗体的制备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登革病毒3型(DENV-3)E蛋白,并用于制备其抗体。方法采用PCR技术克隆DENV-3E蛋白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质粒载体pET-32a(+),转化大肠杆菌RoseRa(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DENV-3E蛋白抗血清,并用于Westernblot鉴定。同时,采用ELISA测定其抗体效价,并初步应用于DENV-3的检测。结果重组表达载体经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5×103,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用纯化的包涵体蛋白免疫家兔后,获得的特异性抗血清效价为1:20480,该血清可与DENV-3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本研究原核表达并纯化了DENV-3E蛋白,制备了高滴度的特异性兔抗血清。制备获得的DENV-3E蛋白抗体可用于登革病毒的鉴定,为登革病毒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林华杨会强李竹石杨健赵宇刘俐葛永红曾献武曹毅乔代蓉李玉华
关键词:登革病毒E蛋白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产甘油酵母菌株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6
2003年
针对西部极端微生物资源开发,从川西北高寒草地野生花粉中分离耐高渗的酵母菌株.通过采用形态和生理生化试验对分离出的3株编号为SCU 1、SCU 2、SCU 3的酵母菌株进行鉴定,初步鉴定3个菌株为:粉状毕赤酵母(Pichiafarinosa)、克鲁丝假丝酵母(Candidakru se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通过对3株酵母菌株的产甘油鉴定结果显示,耐高渗粉状毕赤酵母可通过产生甘油适应外界渗透压变化.
乔代蓉曹毅魏亮廖光伟杨滔
关键词:酵母甘油
常温氢氧化钠预处理芦苇酶解发酵产油被引量:1
2016年
在室温(28℃)下对氢氧化钠预处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条件进行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优化,对酶解的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对酶解液成分进行HPLC分析,利用未经任何脱毒处理的酶解液发酵产油并与配制培养基对比,通过GC-MS对油脂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预处理条件为氢氧化钠质量分数3.4%,预处理时间16h,液固比20:1 m L/g,在初始酶解条件下酶解得到酶解液还原糖浓度为26.32 g/L;最佳酶解的条件为p H=4.5,温度45℃,液固比10:1 m L/g,酶解时间48 h,纤维素酶和纤维二糖酶酶液添加量均为30μL/g,得到酶解液还原糖浓度为40.01g/L;经HPLC分析,酶解液中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比例分别为70.27%、19.83%、5.08%和4.82%;通过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podzolicus)ZWY-2-3发酵产油,其生物量、油脂产量和油脂含量在4 d时达到最大,分别为8.63 g/L、2.56 g/L和29.68%,其与同等糖浓度的对照组配制作培养基相当.本研究表明,芦苇是生产微生物油脂的潜在生物质原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秦汉秦家亮黄国印刘海霞刘博史红霞李宪玲乔代蓉曹毅
关键词:芦苇氢氧化钠常温响应面微生物油脂
成单玉米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被引量:8
2000年
作者利用成单玉米 15,18号的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 ,系统地研究了愈伤组织的改良、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 .结果表明 ,通过调节 2 ,4 D的浓度、调节盐离子浓度、加入一定浓度的NaCl、添加一定量的KT、GA3、NH4 NO3以及采用液体适应培养等改良措施 ,选择得到了颜色鲜黄、小颗粒状结构、不分泌粘液、生长较迅速和易于悬浮的松脆愈伤组织 ;在悬浮培养初期 ,经过高浓度 2 ,4 D的启动 ,先后建立了 5个悬浮细胞系 ,对其中一个系的生长特性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PCV和DWT在 4~ 6d时为其对数增长期 ,8d后则增长缓慢 ;采用过渡分化的方法 ,由该悬浮细胞系再生出了完整植株 ,植株再生率约为 50 % .作者还对悬浮系建立过程中悬浮细胞的细胞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 .
曹毅陈英曾志刚蒋彦乔代蓉白林含
关键词:玉米幼胚悬浮细胞系植株再生
大熊猫肠道产果胶酶细菌的多样性及产酶特性被引量:3
2016年
为探究大熊猫肠道微生物与消化的相互关系,利用果胶筛选培养基,从大熊猫新鲜粪便中分离具有产果胶酶活性的细菌,对获得的菌株采用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DNA进行鉴定分类,探讨产果胶酶细菌多样性,并研究菌株的最适生长特性及产酶特性.共分离得到产果胶酶的细菌31株,属于志贺菌属(Shigella)、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lla)3个属,其中最高酶活为334.44 U/m L,最低酶活为15.6 U/m L.PF-4菌株具有最高的酶活,鉴定为肺炎克雷伯氏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6-45℃,生长p H范围是5-8,最适产酶时间为24 h,最适产酶温度为37℃,最适产酶p H为6.结果为研究大熊猫消化系统中微生物果胶酶的来源及性质提供了参考.
郭明月黄国印马晓瑞魏从翀陈芳芳胡超徐辉乔代蓉曹毅
关键词:果胶酶细菌多样性
产油真菌利用甘薯淀粉酶解液发酵的条件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为降低微生物发酵产油成本,利用甘薯粗淀粉酶解液为碳源,从10株产油霉菌中筛选到一株能充分利用淀粉糖的菌株(S-1),经5.8S r 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其为赤霉菌(Gibberella intermedia).菌株S-1的初始生物量、油脂含量和油脂产量分别是15.82 g/L、31.51%和4.98 g/L,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后分别提高到21.67 g/L、39.87%和8.64g/L,与优化前相比,油脂产量提高了73.5%.利用GC-MS对发酵提取后的油脂进行脂肪酸成分分析,主要成分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与植物油相似,适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9.82%.本研究表明菌株S-1能够充分利用淀粉酶解液发酵产油,是生物柴油生产的潜在菌株.
冯顺利徐辉李欣然周火祥乔代蓉曹毅
关键词:赤霉菌甘薯淀粉微生物油脂发酵条件优化
一株杀扑磷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条件的响应面法优化被引量:3
2016年
有机磷杀虫剂杀扑磷对防治蚧壳虫有特效,常用于柑橘类果树防治但其残留有毒有害,自然界降解速度比较缓慢.本研究分离并分类鉴定了能高效降解杀扑磷的菌株,进一步采用Box-Benhnken法设计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优化降解条件.结果显示,从富集培养基中分离到了一株杀扑磷高效降解细菌MS1-2,经鉴定为膝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geniculata);单因素选择温度、NaCl浓度和pH,通过检测杀扑磷残留量对杀扑磷降解条件进行响应面优化,转速设置为100 r/min,接种量为0.4%时,温度和Na Cl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pH为次要因素,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29.74℃,pH 6.48,Na Cl浓度0.63%.在此条件下培养24 h,杀扑磷从100 mg/L降解到57.73 mg/L,降解率为42.27%,比优化前提高了6个百分点.因此菌株MS1-2能有效降解杀扑磷,优化降解条件后降解率有所提高.
王川冯灵玉曹瑜吴茜张玮佳付佳琪曹毅乔代蓉
关键词:杀扑磷降解响应面优化
一种产花青素的萨氏曲霉H-1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花青素的萨氏曲霉H‑1及其应用,所述的萨氏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H‑1进行了保藏,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武汉大学校内,保藏日期:2...
曹毅乔代蓉徐辉
文献传递
盐生杜氏藻3-磷酸甘油脱氢酶不同结构域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抗体的制备与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耐盐的真核光合生物,而甘油是盐藻用于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变化的关键调渗物质.3-磷酸甘油脱氢酶(GPDH)是盐生杜氏藻甘油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与已经报道的其它物种的GPDH基因不同,盐生杜氏藻3-磷酸甘油脱氢酶(Ds.GPDH)基因具有两个独立的功能结构域,即丝氨酸磷酸化酶结构域(SGPP domain)和3-磷酸甘油脱氢酶结构域(GPD domain).本实验在已克隆的Ds.GPDH2基因的基础上,以含GPDH2全基因序列的T质粒载体(pMD18-T-GPDH2)为模板,PCR扩增分别得到两个单结构域片段(SGPP与GPD),以及双结构域片段(GPDH),构建了pET32a-SGPP、pET32a-GPD和pET32a-GPDH三种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纯化蛋白制备抗原,制备出3个多克隆抗体.WesternBlot和交叉反应分析显示通过重组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黄秦曹瑜吴鹏史岩张书乔代蓉曹毅
关键词:盐生杜氏藻3-磷酸甘油脱氢酶结构域纯化WESTERNBLOT
高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学、转酯特性被引量:9
2014年
从自然环境中筛选水解酶活高且酶学、转酯特性优良的产脂肪酶菌株,对脂肪酶工业化发酵生产及生物柴油制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罗丹明B平板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法,从70份含油脂丰富的样品中筛选产脂肪酶酶活较高的菌株进行16S rRNA鉴定,研究其酶学性质;用大孔树脂固定酶,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橄榄油制备生物柴油,研究其转酯特性.结果筛选到一株高产脂肪酶的菌株WZ10-3,通过p-NPP法测得其初始酶活为78.68 U/mL,经16S rRNA鉴定属于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与B.stabilis同源性达到99%.该菌在发酵48 h时达到产酶高峰,所产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为7.0,70℃下的半衰期可达1 h,pH为7-9时稳定性良好.以大孔树脂NKA-9和HPD600为载体制备的2种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橄榄油生产生物柴油的转酯率均可达到97%.综合表明,菌株WZ10-3脂肪酶的初始水解酶活高于大多数野生脂肪酶,热稳定性好且转酯特性优良,有很好的后续研究价值.
马抒晗张玮佳吴茜姜腾飞乔代蓉曹毅
关键词:脂肪酶酶学性质生物柴油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