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锦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乳腺
  • 7篇肿瘤
  • 6篇导管
  • 6篇腺肿瘤
  • 5篇乳腺肿
  • 5篇乳腺肿瘤
  • 4篇导管原位癌
  • 4篇原位
  • 4篇原位癌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状
  • 3篇乳头状癌
  • 3篇腺癌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甲状腺
  • 3篇病理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浸润
  • 2篇乳腺浸润性
  • 2篇乳腺浸润性导...

机构

  • 9篇宁波市医疗中...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宁波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4篇丁锦华
  • 5篇吴伟主
  • 2篇陈勇
  • 1篇司徒明珠
  • 1篇朱虹
  • 1篇季晓春
  • 1篇狄根红
  • 1篇何萍青
  • 1篇李小秋
  • 1篇邵志敏
  • 1篇彭莹莹
  • 1篇汪磊
  • 1篇李宏

传媒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男性甲状腺乳头状癌5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男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生物学特性和合理的外科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男性甲状腺乳头状癌58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男性患者占28.7%,患者年龄在40~60岁区间保持较高水平。微小乳头状癌的比例为27.6%;所有病例中央区淋巴结(Ⅵ区)转移率为62.1%,其中微小癌为25.0%,而其他病例转移率为76.2%,高于微小癌转移率(χ2=12.90,P<0.01)。在所有颈淋巴结转移病例中,94.7%的病例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仅2例跨越Ⅵ区直接转移至其他区域。结论男性甲状腺乳头状癌Ⅵ区淋巴结转移常见,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应成为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丁锦华吴伟主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癌微小癌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α-36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5年
目的:探讨ERα-3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α-36的表达,比较ERα-36在4种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其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α-66、PR、Her-2、Ki-67的关系。结果:ERα-36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阳性率为52.9%,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0.9%、30.1%、66.7%、84.6%;ERα-36在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84.6%和45.6%,有统计学差异(P<0.05)。ERα-36表达与ERα-66、Ki-67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PR、Her-2无关(P>0.05)。结论:ERα-36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提示其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丁锦华吴伟主甘咏莉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三阴性乳腺癌
超声造影在甲状腺小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小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9例甲状腺小结节超声造影的图像特点,观察结节及其周边甲状腺实质的增强模式,并对时间-强度曲线(TIC)曲线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37个乳头状癌结节中,不均匀增强26例,均匀增强11例;47个甲状腺肿结节中,39个结节表现为均匀增强,5个结节出现环状增强,3个结节表现为不均匀增强;11个腺瘤结节均表现为均匀增强,3个桥本氏病结节均为弥漫性均匀高增强;1个胶原性结节表现为弥性均匀高增强。甲状腺肿结节的对比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及峰值强度(PI)与周边甲状腺组织基本一致;甲状腺腺瘤的AT及TTP早于周边甲状腺组织,PI高于周边甲状腺组织;乳头状癌的AT及TTP晚于周边甲状腺组织,PI低于周边甲状腺组织。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敏感度分别为94.6%、90.9%和72.9%;特异度分别为96.8%、98.9%和98.1%;准确率为79.8%。结论不同性质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特征存在差异,超声造影对于甲状腺小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丁锦华吴伟主司徒明珠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敏感度特异度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阿贝西利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4和CDK6可促进细胞进入S期,在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阿贝西利作为一种新型的CDK4/6抑制剂,通过抑制CDK4/6的活性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将阿贝西利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与内分泌治疗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阿贝西利在胃癌、肺癌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效果。本文综述阿贝西利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不同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提供更深入的认识。
陈勇许正丁锦华
关键词:肿瘤
血清IL-2、IL-6、IL-10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及侵袭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甲状腺癌在世界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九,是女性第五常见的恶性肿瘤[1]。临床上,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一般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B超具有一定的诊断主观性,而穿刺细胞学检查由于取样标本较少,可能存在假阴性。因此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检查指标来弥补目前临床诊疗的不足。白细胞介素(ILs)是属于细胞因子超家族的小蛋白信号分子,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作用至关重要[2]。各种血清白细胞介素在临床上可作为不同肿瘤的诊断、预后标志物[3]。
代毅陈昱幸子陈勇许正丁锦华
关键词:甲状腺癌白细胞介素
微浸润在导管原位癌中的临床意义及Tenascin-C、MMP-2在导管原位癌中的表达
丁锦华
关键词:导管原位癌无病生存率
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背景与目的: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恶性肿瘤,术前诊断较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患者的资料,探讨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甲乳外科就诊的11例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4岁;肿块直径1.5-10cm,多位于乳头乳晕区;BN表现为“囊性肿块伴有囊壁乳头状结节”。11例患者中3例肿瘤周围伴有导管内癌,3例伴有浸润性癌;所有患者ER、PRgH性,HER-2阴性,囊壁的肌上皮细胞标志物Actin、SMA、S-100、p63均为阴性,腋下淋巴结未见转移。在随访时间内,11例患者均存活,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是一种好发于老年女性的恶性肿瘤,预后良好,肿瘤周围常伴发导管原位或浸润性癌。单独发生或伴发导管原位癌时,按照导管原位癌的原则治疗;伴发浸润性癌时按照浸润性癌的原则治疗。
丁锦华吴伟主甘咏莉
关键词:导管原位癌预后
尿激酶型纤溶蛋白酶激活剂在浸润型乳腺癌中高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蛋白酶激活剂(uPA)表达在乳腺浸润型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我院1990~2001年233例浸润型导管癌标本uPA、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B-2的表达,探讨uPA表达与浸润型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与ER、PR、C-erbB-2表达的关系。结果:uPA表达与浸润型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C-erbB-2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P<0.05)。uPA表达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结论:uPA高表达对评价乳腺癌恶性程度和预测转移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乳腺癌预后的辅助指标,但需要进一步的随访研究。
何萍青丁锦华朱虹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转移
微浸润在导管原位癌中的临床意义及MMP-2、Tenascin-C在导管原位癌中的表达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原位癌是乳腺癌的一种,其中以导管原位癌为多见。导管原位癌是一种组织学形态、细胞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多变的异源性疾病。 本研究旨在研究下面几个问题:(1)研究临床病理因素在单纯导管原位...
丁锦华
关键词:导管原位癌微浸润无病生存率
文献传递
导管原位癌中粉刺型坏死与侵袭转移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06年
背景与目的粉刺型坏死是导管原位癌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拟分析乳腺导管原位中粉刺型坏死与侵袭转移指标间的关系,探讨前者是否与导管原位癌侵袭转移有关。方法按照WHO标准将导管原位癌分成粉刺型和非粉刺型两组,对两组间ER、PR、HER-2、Cathepsin-D、P53蛋白的表达以及癌细胞微浸润、淋巴结受累等指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在粉刺型和非粉刺型导管原位癌中,ER表达分别为45.3%和63.0%,(P=0.002);PR表达分别为43.6%和55.6%,(P=0.04);HER2(-)、HER2(+)、HER2(++)、HER2(+++)表达分别为15.6%、42.2%、27.9%和28.1%,33.5%、19.3%、19.0%和10.4%(P=0.001);Cathepsin-D表达分别为73.2%和57.8%(P=0.005);P53表达分别为50.8%和43.7%(P=0.254);癌细胞微浸润率分别为46.9%和31.2%(P=0.008);淋巴结受累率分别为10.6%和3.7%(P=0.03)。结论粉刺型坏死与多种侵袭转移因素相关,提示粉刺型导管原位癌相对容易发生侵袭转移。
丁锦华狄根红邵志敏李小秋
关键词:乳腺肿瘤坏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