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德超

作品数:2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历史地理
  • 8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苏区
  • 7篇中央苏区
  • 6篇苏区时期
  • 6篇中央苏区时期
  • 5篇柞蚕
  • 5篇柞蚕业
  • 5篇蚕业
  • 4篇农村
  • 3篇上半叶
  • 3篇清末
  • 3篇民国
  • 3篇产销
  • 2篇兴衰
  • 2篇社会
  • 2篇陶瓷
  • 2篇陶瓷业
  • 2篇土布
  • 2篇清末民初
  • 2篇民初
  • 2篇民国时期

机构

  • 18篇嘉应学院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6篇丁德超
  • 1篇程永锋
  • 1篇苏世隆

传媒

  • 8篇嘉应学院学报
  • 2篇农业考古
  • 2篇古今农业
  • 1篇蚕业科学
  • 1篇中国蚕业
  • 1篇贵州文史丛刊
  • 1篇中国经济史研...
  • 1篇中国社会经济...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客家研究辑刊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三门峡职业技...
  • 1篇平顶山学院学...
  • 1篇历史教学(下...
  • 1篇红广角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代豫西北农村集镇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村市场的活跃,豫西北地区出现了一批专业集散型集镇,在此基础上还出现了区域性的中心集镇。本文从专业性集镇和中心集镇两个角度来分析豫西北集镇的功能、地域分布特征及其作用。
丁德超
关键词:农村集镇
近代豫西北农村市场与社会转型
研究豫西北农村市场与近代社会转型,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当前河南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认识,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农村市场既是农村农副产品进入城乡市场网络的起点,又是城市工商业品输入农村消费市场的终点。豫西北农村市场是豫西北地...
丁德超
关键词:社会变迁
文献传递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农村合作事业探析被引量:1
2012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为了加强对河南农村社会的有效控制,统制河南农村社会经济,先后成立了河南农村合作事业委员会和河南农村合作事业管理处。在此期间,河南农村合作事业发展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不仅在规模上迅速位居全国前列,而且各项合作事业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20世纪40年代和30年代相比,河南农村合作事业呈现出四个不同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统治,河南农村合作事业最终走向失败。尽管如此,河南农村合作事业在刺激农村信贷,活跃农村生产和贸易,保障抗战军需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丁德超
关键词:农村信贷
近代河南省柞蚕业发展历程及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2013年
论述了近代河南省柞蚕业的发展历程,明清之际,河南省开始出现柞蚕生产,并在官方和民间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壮大;鸦片战争之后,国际市场对柞蚕业的旺盛需求进一步刺激了河南省柞蚕业的发展,清末民初时期是河南省柞蚕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柞蚕茧生产量还是柞蚕丝、绸的产销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抗日战争之后,河南省柞蚕业逐渐走向衰落。近代河南省柞蚕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农村就业率,带动了农村市场的繁荣,也对河南省城镇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丁德超
关键词:柞蚕业农村经济
近代时期豫西北农村庙会市场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庙会市场是农村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以来,随着农村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乡村庙会分布随之日趋增多,集镇地区多有庙会,非集镇村落亦兴起庙会,同时庙会的商品交易功能也逐步增强。本文从农村庙会状况、组织管理、时间结构、个案分析、区域差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豫西北农村庙会市场的时代特点,以及其在地方农村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丁德超
关键词:庙会
试论清至民国中国柞蚕业的传播与分布被引量:1
2013年
清至民国,一方面由于人地矛盾的加剧和商品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由于朝廷的鼓励和地方官绅的倡导,中国柞蚕业从山东开始向周边地区不断传播。因为放养柞蚕不占农田、利倍功半,因此柞蚕放养很快传播至邻近省份。康雍乾时期是柞蚕业传播的发轫时期,柞蚕业逐渐由山东地区向邻近的河南、东北、陕西和贵州等地传播,柞蚕生产区域化格局初步显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北方口岸开埠通商,国际市场对柞蚕丝制品的需求日增,进一步刺激了中国柞蚕业的传播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山东、辽宁和河南三足鼎立的柞蚕业分布格局,这种格局对现在中国柞蚕业的分布发展影响深远。
丁德超
关键词:柞蚕业
浅论中央苏区时期五华籍革命人物群体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广东省五华县是块红色的土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五华苏区与赣南、闽西的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对五华籍革命人物参加革命的的历史背景、教育程度、主要活动、专业技能、革命精神等群体特征的深入分析,不仅会加深对梅州革命人物的研究力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中央苏区史的研究空间。
丁德超
关键词:中央苏区
近代山东省柞蚕业的发展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我国山东省是世界柞蚕业的发源地。明清之际,山东省的柞蚕人工放养技术趋于成熟,并在官方和民间的共同推动下不断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烟台开埠通商,国际市场对柞蚕丝的旺盛需求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柞蚕业的发展。清末民初是山东柞蚕业的鼎盛时期,无论是柞蚕茧的产量还是柞蚕丝、绸的产销量均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柞蚕业开始走向衰落。柞蚕业在山东省近代社会经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柞蚕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活跃了城乡市场,而且推动了山东省城镇的近代化历程。
丁德超
关键词:柞蚕业近代历史
清末民初大埔陶瓷业产销状况初探
2013年
陶瓷作为大埔县的著名特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860年汕头开埠通商之后,国内外市场对陶瓷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多,刺激了大埔陶瓷业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高陂为中心的陶瓷业生产中心,同时在生产形态和技术管理方面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并且依靠便利的交通运输,以汕头港口为纽带销售至海内外各个地区。20世纪30年代之后,大埔陶瓷业被迫走向衰落的局面。尽管如此,陶瓷业仍然在大埔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陶瓷业的兴盛不仅扩大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活跃了附近的农村市场,而且促进了专业化市镇的形成,进而影响到近代大埔的社会变迁。
丁德超
关键词:清末民初陶瓷业
浅论中央苏区时期大埔籍革命人物群体特征
2015年
大埔县是广东省最早认定的中央苏区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埔苏区与赣南、闽西的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对大埔籍革命人物参加革命的的历史背景、教育程度、主要活动和革命精神等群体特征的深入分析,不但会加深对梅州革命人物的研究力度,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中央苏区史的研究空间。
丁德超
关键词:中央苏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