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广良

作品数:28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理学
  • 7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磁共振
  • 11篇核磁共振
  • 11篇磁共振成象
  • 8篇核磁共振成象
  • 6篇NMR
  • 5篇原子
  • 4篇电离
  • 4篇核磁
  • 3篇溶胀
  • 3篇水峰
  • 3篇白鼠
  • 3篇MRI
  • 3篇场电离
  • 3篇
  • 2篇乙烯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溶剂
  • 2篇缺血
  • 2篇钠原子

机构

  • 2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山...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医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8篇丁广良
  • 19篇李丽云
  • 16篇叶朝辉
  • 11篇胡红兵
  • 7篇刘炳模
  • 6篇龚顺生
  • 5篇王嘉珉
  • 4篇卢广
  • 3篇马志茹
  • 3篇张蓬洲
  • 2篇杜有如
  • 2篇张杰文
  • 2篇毛诗珍
  • 2篇童萼塘
  • 2篇李白文
  • 2篇王雪琦
  • 2篇路长林
  • 1篇吴幼章
  • 1篇张茂悦
  • 1篇卓仁禧

传媒

  • 6篇波谱学杂志
  • 5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激光
  • 2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物理学报
  • 1篇Chines...
  • 1篇中国科学(A...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第九届全国波...

年份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5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4篇1993
  • 1篇199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磁场下小白鼠大脑的^1H核磁共振成象
1997年
分别用FLASH和STEAM脉冲序列完成存活和死亡的小白鼠大脑的核磁共振显微成象及大脑的定域波谱,用相移预饱和方法抑制水峰.实验结果表明,用核磁共振微成象方法能够观察到小白鼠的死、活在大脑定域谱中反映出的差别以及显微图象上解剖细节的差别,其中定域谱反映出的差别尚未见到文献报道.
丁广良胡红兵李丽云叶朝辉
关键词:脑科学
用核磁共振成象研究大白鼠的光化学反应脑缺血模型被引量:8
1999年
用不同权重的核磁共振T2加权成象数据在采样过程中完成叠加,所得到的核磁共振T2加权图象清晰地显示出大白鼠大脑中缺血损伤区域的位置和大小.用该方法研究大白鼠的光化学反应局部脑缺血模型,在大白鼠脑缺血发生后大约一小时即可以用T2加权的MRI图象发现缺血区。
丁广良胡红兵王新兵李丽云叶朝辉张杰文童萼塘
关键词:脑缺血核磁共振大白鼠
煤的核磁共振成象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通过分别浸泡在氘代吡啶和氘代丙酮溶剂中的煤的核磁共振成象,观察了溶剂在煤中的渗透、扩散过程和溶胀作用。并得到了煤的大分子网络中的动态小分子的分布情况。由核磁共振成象技术获得了煤的化学和物理结构信息。
马志茹张蓬洲丁广良李丽云叶朝辉
关键词:溶胀大分子结构NMR
吡啶溶胀煤的核磁共振成象研究
1997年
核磁共振成象是近20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核磁共振技术。自从1973年Lauterbur发表第一篇核磁共振成象(NMRI)论文以来,这一技术发展很快,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核磁共振成象技术也开始应用于煤结构的研究中。然而,由于煤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天然有机物质,同时在固体煤中质子间存在有强的自旋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能使T_2值变小,并且导致谱线增宽,因此限制了成象的分辨率。目前有关煤的核磁共振成象的文献报道的很少。Dieckman等人通过使用多脉冲质子去偶技术和投影重建核磁共振成象方法,获得了几个干燥煤样的二维核磁共振图象,并区分了他们的基本微观结构。空间分辨率约为200μm。我们用吡啶饱和蒸气处理了抚顺西露天长焰煤和老虎台气煤等几种煤,通过质子密度成象,观察了进入煤样中的溶剂的分布情况,并获得了一些有关煤结构的信息。
马志茹张蓬洲丁广良李丽云叶朝辉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象吡啶溶胀
聚苯乙烯和环己烷θ溶剂相互作用的核磁共振成象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核磁共振现象(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医学诊断上已广泛使用,但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潜力则远没有被人们广泛认识.由于有机高分于材料中含有大缓的质子,使得对质子最灵敏的MRI有了用武之地.对所研究物体的无损害性和极其丰富的内各使MRI日益成为不可取代的研究工具.
丁广良毛诗珍李丽云叶朝辉
关键词:聚苯乙烯环己烷NMR成象相互作用
脑梗死后活体脑代谢的磁共振定域波谱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脑梗死区及对侧大脑半球相应区域感兴趣区 (VOI)的代谢变化和高糖对各区域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磁共振定域波谱技术 (MRS) ,在同一活体上分别连续测定梗死区与对照区的1H MRS。结果 梗死区胆碱 (Cho)、磷酸肌酸 /肌酸 (Pcr/Cr)、N 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强度均低于对照区 ,NAA在梗死急性期变化明显 ,加用高糖 30分钟后可见梗死区原有乳酸(Lac)信号成倍增加 (Lac/NAA 1 0 873) ,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恢复 (Lac/NAA 0 30 13)。结论  (1)采用MRS定域谱技术可更精确、更客观地检测各VOI区代谢变化。 (2 )脑梗死区NAA、Cho、Cr均有下降 ,而NAA下降更为明显 ,非梗死半球各指标无明显变化 ,NAA可望作为MRS早期诊断脑梗死的有效指标。 (3)高糖可加剧脑梗死区的病理代谢导致Lac积聚 ,及时停用高糖可望缓解Lac积聚状态。本文客观地直接展示了高糖加剧梗死区病理代谢的全过程 ,为改进临床治疗提供了直接有力的证据。
胡卫星王建伟顾培元李丽云卢广胡红兵丁广良李立新吴幼章
关键词:脑梗死脑代谢磁共振波谱MRS
钠黄光场电离原子滤光器方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报道了在钠原子上利用电场电离探测的一种原子滤光方案的实验结果。采用与本实验相同的方案和不同的碱金属原子,可以制成具有各种不同波长的场电离原子滤光器。
龚顺生王嘉珉刘炳模丁广良罗才雁
关键词:场电离钠原子
光化学诱导大鼠局灶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磁共振T_2WI检测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检测光化学诱导大鼠局灶脑缺血后 MRI改变。方法 给大鼠尾静脉注射孟加拉玫瑰红 ,经颅骨用黄色激光连续光束照射 ,T2 WI检测。结果  1小时内即发现了缺血灶 ,图像清晰 ,部位明确。结论  T2 WI是一种确定脑缺血早期改变的敏感的检测方法。
张杰文索爱琴张茂悦童萼塘丁广良胡红兵李津蕊高克林李丽云
关键词:光化学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
定域波谱中双相移预饱和抑制水峰方法
<正>MRI在医学上主要反映的是水和脂肪的空间分布图像。MRS能够反映出生物组织内各种人们更感兴趣的化合物的波谱,因而比MRI有更大的潜力。MRS最常见的应用是脑研究,用VOSY能表征特定的脑区随病理条件改变或功能性刺激...
丁广良胡红兵杨年华李丽云叶朝辉
文献传递
Cs原子里德伯态Stark能级场电离阈值与|m_l|关系的测定
1994年
报道Cs原子里德伯态Stark能级场电离阈值与|m_l|依赖关系的实验研究结果,从实验上同时测得Cs原子|m_l|=0,1,2三种态的电离阈值表达式。
丁广良刘炳模王嘉珉龚顺生
关键词:里德伯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