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小灵

作品数:30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年度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脑梗
  • 9篇梗死
  • 8篇脑梗死
  • 5篇血管
  • 5篇急性
  • 4篇细胞
  • 4篇磷脂抗体
  • 4篇抗磷脂
  • 4篇抗磷脂抗体
  • 4篇抗体
  • 3篇动脉瘤
  • 3篇缺血
  • 3篇颅内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激肽
  • 3篇激肽原酶
  • 3篇教学
  • 3篇成像

机构

  • 21篇安徽省立医院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安徽省循证医...

作者

  • 30篇丁小灵
  • 14篇李淮玉
  • 6篇王国平
  • 6篇任明山
  • 3篇吴蕾
  • 3篇邓克学
  • 3篇何玉圣
  • 2篇江艳
  • 2篇朱守政
  • 2篇朱余友
  • 2篇汪银洲
  • 2篇余峰
  • 2篇杨毅
  • 2篇胡世莲
  • 2篇许文华
  • 2篇邬志伟
  • 2篇陈尹
  • 2篇陈光军
  • 1篇沈干
  • 1篇王昌新

传媒

  • 3篇安徽医学
  • 3篇中国临床保健...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0中国...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某三甲医院初诊帕金森病患者用药分析
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及年龄老化等多因素有关。发病机制主要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致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降低。其核心症状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
赵学军吴蕾丁小灵陈尹胡世莲沈干
关键词:帕金森病药物治疗药物选择
加强临床教学 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被引量:2
2010年
加强临床教学管理工作,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加强医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适应新世纪的临床医学教育,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认真负责地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为培养新一代名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丁小灵
关键词:临床教学
抗磷脂抗体、活化蛋白C抵抗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A)、活化蛋白C抵抗(activated protein C resistance ,APCR)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
丁小灵
关键词:抗磷脂抗体活化蛋白C抵抗脑梗死
抗磷脂抗体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及进展被引量:6
2007年
丁小灵李淮玉
关键词:抗磷脂抗体脑梗死患者抗体阳性率血循环APA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简称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47例,按病灶体积分为小、中、大3个亚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为高危组(NIHSS>8分)和低危组(NIHSS≤8分),选择60例非卒中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探讨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并分析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结果①缺血性卒中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1.20±0.40)mg/L,高于对照组的(0.86±0.2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灶体积的增加,血清胱抑素C水平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47,P<0.05。②卒中复发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1.33±0.52)mg/L,高于卒中初发组的(1.12±0.2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NIHSS评分无相关性,但高危组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1.37±0.68)mg/L]高于低危组的胱抑素C水平[(1.15±0.2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Hcy,r=0.189,P=0.022)和极低密度脂蛋白(r=0.255,P=0.002)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r=-0.173,p=0.036)呈负相关;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为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OR=2.646,95%CI.621~4.317,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病灶大小及严重程度有关,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作为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及病情监测的参考指标。
叶明李淮玉朱余友王国平丁小灵马筱玲
关键词:卒中脑缺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颅内动脉瘤103例临床分析
探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总结诊治经验。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收治我院10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发病、临床表现、影像资料。103例患者中共查出126个颅内动脉瘤,其中单发84例,多发性颅内动...
丁小灵任明山李淮玉何玉圣邓克学
脑梗死患者抗磷脂抗体的测定与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APA)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57例脑梗死(C I)患者和82例正常对照组(N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CA-IgG、IgM、IgA,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狼疮抗凝物法(PTT-LA)筛选狼疮抗凝物(LA)。结果C I组血清中ACAIgG、IgM、IgA以及LA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NC组(P<0.05);C I组总APA阳性率(25.5%)显著高于NC组(4.9%),P<0.01;多灶性C I组APA的阳性率(36.5%)明显高于单灶性C I组(15.7%),P<0.05;在40例APA阳性脑梗死的病因分析中,≤50岁C I组单纯APA阳性率(58.3%)显著高于>50岁C I组单纯APA阳性率(14.3%),P<0.05;女性C I组与男性C I组之间AP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磷脂抗体与脑梗死密切相关,且以多灶性脑梗死多见,尤其是原因不明的脑梗死患者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
丁小灵任明山李淮玉邬志伟王文静
关键词:脑梗死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烟雾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烟雾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探讨烟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到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45例烟雾病患者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诊断标准:采用日本厚生省烟雾病研究委员会于1997年提出的放射学诊...
陈光军李淮玉王国平丁小灵江艳
文献传递
颅内动脉瘤7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结果 78例患者中共查出95个颅内动脉瘤,其中单发64例,多发性颅内动脉瘤14例(11例有2个动脉瘤,3例有3个动脉瘤),1例合并颈内动脉颅外段夹层动脉瘤,1例合并烟雾病。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例,占12.8%(10/78)。后交通动脉瘤最多见,占30.5%(29/95);动脉瘤的直径最多见于2.0~4.9mm,占63.2%(60/95),最小1.5mm,最大35mm。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常以不典型症状起病,及时诊断并及时血管内治疗,可明显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丁小灵任明山李淮玉何玉圣邓克学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术
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脑梗死患者120例,男97例,女23例,年龄36-86岁,平均67.5±1 1.3岁,病程3小时-12天。给予0.9%生理盐水100ml+人尿激肽原酶0.15PNA静脉滴...
丁小灵李淮玉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