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作品数:2,863 被引量:19,674H指数:55
相关作者:张璐钟伟华谭绍满陈锡沐梅启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09篇期刊文章
  • 443篇会议论文
  • 29篇标准
  • 1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72篇农业科学
  • 472篇生物学
  • 248篇建筑科学
  • 169篇经济管理
  • 139篇轻工技术与工...
  • 89篇文化科学
  • 6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6篇化学工程
  • 31篇一般工业技术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8篇医药卫生
  • 17篇哲学宗教
  • 16篇天文地球
  • 12篇理学
  • 10篇历史地理
  • 8篇艺术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政治法律
  • 5篇水利工程
  • 5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52篇植物
  • 216篇园林
  • 158篇土壤
  • 114篇树种
  • 108篇城市
  • 107篇桉树
  • 98篇生态
  • 98篇群落
  • 88篇胁迫
  • 79篇木材
  • 77篇景观
  • 69篇人工林
  • 68篇幼苗
  • 68篇绿化
  • 65篇林业
  • 64篇养分
  • 64篇区系
  • 64篇物种
  • 61篇自然保护
  • 60篇自然保护区

机构

  • 2,796篇华南农业大学
  • 117篇北京林业大学
  • 97篇中国林业科学...
  • 88篇广东省林业科...
  • 67篇华南理工大学
  • 55篇中山大学
  • 33篇广东省林业局
  • 32篇中国科学院华...
  • 27篇中南林业科技...
  • 26篇南京林业大学
  • 24篇国家林业局
  • 21篇中国科学院
  • 20篇广东工业大学
  • 17篇韩山师范学院
  • 17篇学研究院
  • 16篇广东省农业科...
  • 15篇华南师范大学
  • 15篇广州市园林科...
  • 13篇棕榈园林股份...
  • 12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84篇庄雪影
  • 173篇薛立
  • 155篇苏志尧
  • 130篇李吉跃
  • 99篇陈红跃
  • 98篇李奕震
  • 85篇陈晓阳
  • 84篇李凯夫
  • 83篇徐正春
  • 81篇温秀军
  • 81篇翁殊斐
  • 79篇黄永芳
  • 79篇冯志坚
  • 71篇黄少伟
  • 65篇王军
  • 58篇李镇魁
  • 57篇陈北光
  • 55篇何茜
  • 50篇涂登云
  • 50篇李秉滔

传媒

  • 291篇华南农业大学...
  • 249篇广东林业科技
  • 133篇广东园林
  • 57篇中国园林
  • 51篇中南林业科技...
  • 49篇福建林业科技
  • 47篇广东农业科学
  • 43篇生态学报
  • 39篇安徽农业科学
  • 35篇林业科学
  • 33篇林业科学研究
  • 32篇木材工业
  • 30篇亚热带植物科...
  • 29篇中国森林病虫
  • 29篇生态科学
  • 27篇中国林业教育
  • 24篇林业科技开发
  • 21篇西南林学院学...
  • 20篇广西植物
  • 20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14篇2017
  • 38篇2016
  • 103篇2015
  • 267篇2014
  • 280篇2013
  • 227篇2012
  • 229篇2011
  • 228篇2010
  • 199篇2009
  • 165篇2008
  • 175篇2007
  • 126篇2006
  • 108篇2005
  • 83篇2004
  • 75篇2003
  • 71篇2002
2,8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木材工业的挑战与机遇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介绍广东木材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历程,提出资源紧张是广东木材加工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而广东速生丰产林的迅猛发展,将改善木材资源短缺的状况,并将进一步促进广东木材工业的发展。
高振忠王晓波
关键词:木材工业人造板家具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植物分布的地形相关性被引量:17
2009年
以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森林群落林下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地形因子对林下植物分布的影响。该区3个海拔高度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林下植物组成丰富,但个体多度在样方中的分布存在很大的空间异质性。在9000 m2的样地中设置的450个4 m2小样方,共记录到林下维管植物255种,隶属于95科、181属,总的物种个体多度为18203株。多响应置换过程(MRPP)分析表明,坡向和海拔(p<0.0001)及坡度(p<0.05)这3个地形因子对林下植被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海拔>坡向>坡度。指示种分析(ISA)进一步确定了不同地形条件下具有显著指示值(IV≥50)的指示种。本项研究表明林下植物的空间分布会同时受到多个地形因子的影响,因此需综合各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全面考虑;同时,MRPP结合ISA对于揭示群落植物分布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作用的相互关系、生物多样性保育、森林恢复以及造林引种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区余端王华南张璐苏志尧
关键词:海拔坡向坡度
广东省6种新记录植物
2009年
报道了采自粤东的6种广东省新记录植物,分别是秀丽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elegansFang et Hsich)、巴东荚(Viburnum henryiHemsl.)、细毡毛忍冬(Lonicera similisHemsl.)、褐冠小苦荬(Ixeridium laevigatum(Bl.)Shih)、拟穿孔苔草(Carex foraminatiformisY.C.Liang)和光脚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japonica(Bak.)Ching)。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CANT)。
曾宪锋邱贺媛梅启明庄雪影
关键词:植物区系新记录植物
汶川大地震灾后不同滑坡体上柏木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特性被引量:5
2012年
"5.12"汶川大地震不仅直接摧毁森林17.3万hm2,还通过对土壤和林内生境的剧烈改变对现存森林造成潜在威胁。以地震重灾区北川的主要分布树种柏木为研究对象,在2009年6月初(夏初)和10月初(秋季)两个时期,对不同类型柏木林的叶、枝、根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旨在认识震后初期柏木对逆境胁迫的生理响应,为研究大地震对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和对逆境的适应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震对柏木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有较大影响,总体表现为严重滑坡类型具有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较低的根系淀粉含量。夏初严重滑坡类型柏木叶、枝、根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11.44±1.08)%、(4.64±0.42)%、(5.48±0.51)%。就不同器官而言,可溶性糖含量叶>根>枝,淀粉含量叶>枝>根;夏初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高于秋季,且仅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在不同季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柏木叶片对地震反应最为敏感。地震带来的灾害如山体滑坡等对植物的生理活动产生巨大影响,不利于林木生长。
陈博李志华何茜李吉跃苏艳张忠友刘育贤
关键词:柏木汶川大地震可溶性糖
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和培养工作的思考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浅析了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和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并从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的特点入手,认为普通高校应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给他们提供学习、交流和成才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四个认同"教育,发挥普通高校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和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刘桂娥蔡秀娟肖华
关键词: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
不同氮素指数施肥下三个楸树无性系叶片发育动态变化
本试验选用三个2年生楸树无性系组培苗1-4,7080,015-1,设置4种水平(CK、6、10、14g尿素/株)指数施肥处理,每个处理12盆,每个处理挑选3盆,每盆选择2片将要开始伸长的顶叶做标记。于2011年7月1—2...
吴俊文何茜李吉跃王力朋董菊兰王军辉
关键词:楸树无性系氮素指数施肥叶片发育
文献传递
火炬松种子园疏伐去劣研究
以表型或遗传型综合指标评选无性系并作种子园相应疏伐去劣,表型优良与基因型优良有一致性,为表型疏伐确立了依据,选出一批高产无性系,供疏伐去劣决择与组建高一级种子园。
关键词:
关键词:疏伐
基于TRIZ的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本文以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为核心,以冲突解决理论为主线,指出传统的产品设计流程存在的不足和TRIZ解决冲突问题的一般流程的优势,并将两者优势互补,提出了一种新的、可操作性更强的产品创新设计流程,并通过对插座设计案...
张超周宁昌魏昕成思源
关键词:流程管理TRIZ理论
文献传递
广东省野生木本植物资源被引量:71
1996年
报道了广东省木本植物资源的调查结果,共有野生木本植物142科666属3212种,占全省维管植物科、属、种的50.9%、41.9%、51.2%。文章对广东木本植物优势科、属进行了简要分析,发现了39个广东分布新记录种。
吴志敏冯志坚李镇魁李秉滔
关键词:木本植物植物资源调查
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经济学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成本—制度收益的制度绩效分析方法,引入斯密德的状态、结构、绩效(SSP)分析范式,对中国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绩效进行分析。通过对该制度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得出: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成本大于收益,制度设计与目标产生了背离。建议对生态公益林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管治,而对商品林逐步取消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推进市场化改革。
江华胡品平徐正春刘飞鹏
共28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