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品数:1,981 被引量:8,290H指数:33
相关作者:易承志吴新叶黄安余刘厚金白艳莉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60篇期刊文章
  • 7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97篇政治法律
  • 587篇经济管理
  • 229篇社会学
  • 161篇文化科学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7篇医药卫生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哲学宗教
  • 9篇军事
  • 8篇建筑科学
  • 7篇历史地理
  • 5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231篇政府
  • 194篇政治
  • 126篇城市
  • 92篇社会
  • 80篇民主
  • 75篇公共
  • 67篇逻辑
  • 65篇法治
  • 64篇主义
  • 63篇教育
  • 60篇公共服务
  • 55篇农村
  • 54篇乡村
  • 44篇行政
  • 43篇权力
  • 43篇群体性
  • 42篇权利
  • 42篇法律
  • 41篇地方政府
  • 40篇市政

机构

  • 1,834篇华东政法大学
  • 49篇复旦大学
  • 29篇安徽师范大学
  • 2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闽南师范大学
  • 1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0篇同济大学
  • 8篇中国人民大学
  • 7篇湖北工程学院
  • 6篇浙江大学
  • 5篇常州工学院
  • 5篇北京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 5篇浙江工商大学
  • 4篇河南大学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闽江学院
  • 4篇上海市公安局
  • 3篇江南大学
  • 3篇湘潭大学

作者

  • 103篇姚尚建
  • 91篇易承志
  • 68篇张明军
  • 63篇任勇
  • 56篇吴新叶
  • 55篇汪伟全
  • 51篇陈毅
  • 46篇郭秀云
  • 30篇蒋德海
  • 29篇黄安余
  • 29篇陈鹏
  • 26篇刘厚金
  • 26篇胡志平
  • 22篇田艳芳
  • 20篇朱浩
  • 19篇刘风景
  • 18篇白艳莉
  • 17篇刘凤元
  • 17篇付建军
  • 16篇李汉卿

传媒

  • 47篇淮海工学院学...
  • 39篇中国社会公共...
  • 35篇探索与争鸣
  • 24篇党政论坛
  • 24篇行政论坛
  • 21篇当代世界与社...
  • 20篇政治学研究
  • 19篇兰州学刊
  • 17篇理论探讨
  • 17篇学术界
  • 17篇学术月刊
  • 17篇广东行政学院...
  • 15篇天水行政学院...
  • 14篇学习与探索
  • 14篇甘肃社会科学
  • 13篇理论与改革
  • 12篇社会主义研究
  • 1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0篇社会科学研究
  • 9篇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151篇2022
  • 189篇2021
  • 193篇2020
  • 217篇2019
  • 144篇2018
  • 97篇2017
  • 109篇2016
  • 81篇2015
  • 80篇2014
  • 79篇2013
  • 101篇2012
  • 73篇2011
  • 91篇2010
  • 121篇2009
  • 68篇2008
  • 36篇2007
1,9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女职工的“三期”权益保护
2009年
女职工的"三期"指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劳动法》仅笼统地规定了女职工生育享有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上海市作为立法水平较高的城市,则进一步将女职工的产假划分为产前假、(小)产假和哺乳假,并在假期的批准条件上经历了由紧到松的转变过程。
彭茜
知识工作生产率的表征及实证研究
2011年
论文从知识工作的概念解析入手,分析知识工作的投入和产出特征,指出知识工作生产率的特点使得传统的生产率研究方法已不能完全适用,进而给出知识工作生产率的一般数理表征模型。同时,选择服务岗位作为知识工作岗位的特例,建立了保洁服务岗位的特殊模型。最后,通过对保洁服务岗位进行实例研究,指出知识员工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和提高路径。
杨丹
关键词:知识员工
大型居住社区的公共空间营造与邻里关系重构——以上海市X大型居住社区为个案被引量:6
2018年
大型居住社区是典型的人口导入型社区。当人口由原住地进入大居的同时,旧的关系网络随之解体。如何建立起导入人口间的联系、导入人口与社区的联系,是大型居住社区在社会关系重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上海市X大型居住社区的实践表明:公共空间的营造为大型居住社区居民提供了可平等进入的空间基础和生活化的场景体验,使居民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身份认同与社区认同。在某种程度上,公共空间的营造为新的邻里关系重构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王宁
关键词:大型居住社区公共空间邻里关系
新冠疫情背景下美国政治极化加剧的原因刍议
2021年
政治妥协是美国宪法得以诞生的核心因素,也是美国宪法在两百多年来得以修正与发展的根本动因。近十几年来,美国政治极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政治妥协作为美国政治的“平衡器”已经摇摇欲坠。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背景下,大选年对于政治精英对立的强化、社会不平等的加剧、社交媒体使用率的上升以及社会运动的频发都是导致美国政治极化进一步扩张的动因。
欧勤
关键词:政治妥协
社会组织参与儿童福利服务供给的困境与机制创新:以上海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社会组织是儿童福利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如何发挥其作用成为提升儿童福利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以上海典型经验为例,探讨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发现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难以符合儿童的实际需要,存在依赖性较强、缺乏有效监督和评估机制、专业服务和社会动员能力较弱等结构和行动困境。因此,要从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实现服务创新、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监督约束机制等四个方面,不断推动儿童福利实现高质量发展。
朱浩徐姝红
关键词:社会组织儿童福利
法官绩效考核制度的非司法化困境及其调试被引量:7
2022年
法官绩效考核的本质是对法官审判行为的管理,而审判管理的关键在于其与司法规律的契合度。当前各地法官绩效考核制度存在诸多违背司法规律的现象,呈现出“非司法化”的样态,表现为功能定位的工具主义倾向,指标设置的扩张化与非科学性,以及实施机制的规范性缺失等问题。在功能定位上,法官绩效考核制度的设置应遵循司法规律,以提升法官能力为核心功能,兼顾优化司法管理功能。在指标设置上,其应秉持司法管理服务于司法审判的理念,以法官审判工作实绩为核心考核内容,通过多元化指标设置与分类分级的方法,客观呈现法官的司法裁判能力与全部智识劳动。在实施机制上,其应进行适度地司法化调试,通过考核主体的内部扩张与对外部评价的审慎引入,借由常态化的平时考核与沟通机制,以及内源性的考核结果应用机制,真正地将考核结果作为法官职务晋升、评奖评优、奖金获取的重要依据。
杨铜铜
如何理解西方民粹主义被引量:2
2018年
近年,关于民粹主义的话题又受到西方主流社会的关注,具有种族主义、排外主义倾向的观点在美国的人气越来越旺,但同时也引发了不少批评。美国学者伊恩·布鲁玛将以特朗普代表的西方民粹主义力量崛起称为"精神错乱的美国民主"。同样的现象在欧洲也发生了。此前,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借欧洲难民问题发酵之机,四处奔波发表"反穆斯林移民"言论;德国右翼分子制造的暴力案件也在激增。
蒋德海
关键词:民粹主义美国民主极右翼政党主流社会种族主义排外主义
全面依法治国的路径探究被引量:1
2019年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必由之路,以十八届四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启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道路。一方面,制度基础上的法治创新是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石;另一方面,不同国家的发展路径、阶段、环境并不相同走出了不同的依法治国道路。中国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要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强化党的领导四个维度协同推进,以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阮文杰
关键词:依法治国理论逻辑历史逻辑
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利益表达研究——基于上海市H老旧小区电梯加装案例调查被引量:1
2022年
社区治理的主体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居民,但是现实情况是一直存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不足等相关问题。如何使得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达到长效发展是我国实务界和理论界有待思考的问题。基于上海市某旧小区电梯加装案例的调查,可以发现我国各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推进困难,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关理论的支持性不足以及缺乏科学的政策指引。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社区公共性没有突显出来,广大居民在公共领域的某些诉求得不到满足。那么,政府如何有效地组织广大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让社区内部协调居民利益诉求,进而体现社区的公共性,从而构建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陈婧
关键词:政府回应
理念到行动:终身教育治理的政策法制演进与现代化探寻被引量:3
2022年
终身教育理论体系伴随人类文明进程走向成熟。随着老龄化加剧、疫情冲击、技术革新等现实挑战,终身教育在打造韧性社会方面的重要价值愈加凸显。我国提出“十四五”期间“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2035年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终身教育的国家供给与治理能力面临考验。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教育法治充实了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总结终身教育的治理经验,正视教育实践中高涨的教育法治诉求,将成熟的政策依据及时上升为法治战略,夯实法治基础,以科学的法治理念和方法提升法治效能,推进终身教育的现代化治理,助力学习型社会实现。
兰岚
关键词:终身教育教育治理教育政策教育法治学习型社会
共18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