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作品数:182 被引量:824H指数:14
相关作者:李杨史瑞葛京城孙维扬刘洪双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1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中医
  • 17篇综合征
  • 16篇疗效
  • 15篇针刺
  • 14篇中医药
  • 12篇临床疗效
  • 10篇蛋白
  • 10篇中药
  • 10篇卵巢
  • 8篇电针
  • 8篇多囊
  • 8篇多囊卵巢
  • 8篇多囊卵巢综合
  • 8篇多囊卵巢综合...
  • 8篇细胞
  • 7篇辨证
  • 6篇药疗
  • 6篇药疗法
  • 6篇抑郁
  • 5篇疗效观察

机构

  • 170篇黑龙江中医药...
  • 86篇黑龙江中医药...
  • 26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解放军第21...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黑龙江省公安...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哈尔滨第二四...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侯丽辉
  • 5篇杨添淞
  • 5篇任树军
  • 5篇孙忠人
  • 4篇刘莉
  • 4篇唐强
  • 3篇夏昆鹏
  • 3篇隋艳波
  • 3篇冯晓玲
  • 3篇刘丽
  • 3篇刘玠
  • 3篇王颖
  • 3篇吴效科
  • 3篇杨素清
  • 3篇李慕白
  • 3篇李杨
  • 2篇穆欣
  • 2篇刘松江
  • 2篇吴建丽
  • 2篇尚莉莉

传媒

  • 16篇中国医药导报
  • 9篇中国中医药现...
  • 8篇临床医学进展
  • 5篇黑龙江医学
  • 5篇长春中医药大...
  • 5篇中医临床研究
  • 3篇医学综述
  • 3篇吉林中医药
  • 3篇山东中医杂志
  • 3篇中国针灸
  • 3篇上海针灸杂志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国际中医中药...
  • 2篇黑龙江科技信...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中医药学报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国康复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4
  • 17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7篇2020
  • 16篇2019
  • 17篇2018
  • 20篇2017
  • 20篇2016
  • 9篇2015
  • 18篇2014
  • 15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英语写后说口语教学法的效果与分析
2015年
目的:开发高效率的英语学习方法。方法:通过随机分组并对评分者设盲的实验教学法对比研究了"写后说"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差别,并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考察了学生们英语自主学习的时间。结果:实验组(写后说组)口语和写作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传统教学组),两组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时间无显著差别。结论:写后说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及其学习效率。
刘艳秋庆先伟刘明
关键词:二语习得教学效果
韩延华诊治湿热型带下病
带下病是妇科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相当于西医学中的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早期宫颈癌等疾病,近年来中药治疗带下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导师韩延华教授是黑龙江省名中医...
汪鸽韩延华
关键词:辨证施治临床疗效
电针俞募穴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电针俞募穴结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膀胱功能训练治疗)和观察组(40例,电针俞募穴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记录2组排尿日志并比较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肾功能指标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反射性排尿建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排尿次数、残余尿量、血肌酐、尿素、尿素氮、尿酸、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减少(P<0.05),平均尿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膀胱容量及I-QOL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俞募穴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SCI后神经性膀胱患者的疗效明显,能快速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刘双岭吴建丽包瑞戴缙金成
关键词:电针俞募穴膀胱功能训练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
一种新型电针仪磁力接头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结合针灸针材料特性、新兴连接技术与注塑工艺,并经过力学测试,研制一种通过靠近即可与针灸针连接、外型规则、制作工艺简单的新型电针仪磁力接头。此接头由内层的磁体接头与外层的接头保护套构成,应用新兴导电胶连接简化装置制作工艺,其优势是依靠磁力与针灸针连接、闲置时便于存放且易于切换成工作状态、紧急情况下可迅速断开连接。接头与针灸针依靠磁力安全牢固连接,缩短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解决目前鳄鱼夹接头存在的问题。
王超杰刘甜甜刘琪赵小萱曹明明陈晨
关键词:电针仪接头磁力针灸器械
Trivex微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Trivex透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主干剥脱基础上,对67例73条患肢静脉性溃疡的溃疡区域进行Trivex透光旋切治疗,同时配合溃疡局部清创、加压包扎治疗。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73条患肢溃疡面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0d。结论:在大隐静脉主干剥脱基础上,溃疡区域透光旋切可以治愈下肢静脉曲张并发的小腿溃疡,并且具有方法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张雷信铁锋李令根
关键词:静脉曲张溃疡
不同种类辅料在中药微丸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微丸作为一种多单元型给药系统,在制备中药制剂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微丸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中药微丸成丸促进剂(淀粉、乳糖、纤维素类化合物、壳聚糖、海藻酸钠、离子交换树脂及甘油酯类)、粘合剂、包衣材料的用法和用量,及其对成型性和释药速度的影响。进而对速释微丸、膜控释、骨架控释、膜控与骨架控释结合型等类型的中药微丸辅料用法作以总结。结果显示,中药浸膏特殊的粉体性质可通过添加辅料得以改善,优化处方和制备方法后可制备良好的中药微丸。同时中药多成分也可通过微丸形成缓控释效果。
张招磊赵世晶
关键词:辅料
运用组学技术对中医证实质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证候是中医辨证论治和临床诊疗的核心,证实质研究是中医关键的科学问题和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组学技术作为当前研究复杂生物系统强有力的工具,为证实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将组学技术引入证实质研究,可以更好的阐释证...
牛静云侯丽辉寇丽辉王颖曲玉芳
关键词:中医证候证实质组学技术
天麻素对高血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天麻素的降压效果及对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经彩色多普勒(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天麻素,以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在血压下降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天麻素不但可起到辅助降压的作用,还可明显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脑血流量。
唐寅耿乃志
关键词:天麻素高血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谢宁教授从“心脑共主神明”论治老年失眠症经验被引量:16
2020年
失眠症是困扰老年群体的常见病症之一,原发失眠症可归于中医神志类疾病范畴。“心脑共主神明”理论在现今中医学界已成共识,谢宁教授依据此理论结合老年人的体质特点,重新梳理失眠的中医病机。提出主从心神、脑髓失养两个治疗关键角度入手,兼顾营卫不和、痰瘀扰神等病机变化,以中医经典方剂地黄饮子为基础加减,建立补、养、调、清的靶向治疗思路来治疗老年失眠症。
王素沈凤麟井宏颖谢宁
关键词:老年失眠症地黄饮子名医经验
针刺调控慢性疲劳综合征中枢机制研究进展
2023年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is a neurological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extreme fatigue that lasts for a long time and doesn't alleviate with rest.The number of the cases has been increasing during the era of COVID-19 pandemic.Acupuncture may have some effect o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but its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This article was to summarize the specific manifestations of abnormal central mechanism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through laboratory tests and neuroimaging.It was found from the laboratory evaluation that there were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frontal cortex,thalamus and other brain tissues;factors,including IFN-a and IL-10 in cerebrospinal fluid were found abnormal;results of oxidative and nitrosative stress and changes in neurobiochemical substances,e.g.hypothalamus hormone levels and neurotransmitter concentrations,were observed.Wi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it was shown that the partial brain of persons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had morphological changes with diminished grey matter and white;changes in 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 caused by decreased perfusion and functional activity with abnormal connectivity in brain were detected.In addition,there was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glucose metabolism accompanied with neuroinflammatory response;metabolic disorders of serotonergic,cholinergic,glutamatergic and yaminobutyric acid energy neurotransmitters were also discovered.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the above central neur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model animals was elaborated,and the direc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central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李彬彬冯楚文屈媛媛孙忠人陈涛王玉琳王庆勇鲁菁邵玉莹杨添淞
关键词:ACUPUNCTURE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