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作品数:1,477 被引量:6,255H指数:27
相关作者:吴玉环向太和贾秀英王世贵沈波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06篇期刊文章
  • 14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9篇生物学
  • 385篇农业科学
  • 24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9篇文化科学
  • 124篇医药卫生
  • 3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2篇化学工程
  • 15篇天文地球
  • 13篇经济管理
  • 11篇理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建筑科学
  • 5篇哲学宗教
  • 5篇政治法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社会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71篇植物
  • 120篇基因
  • 92篇教学
  • 83篇胁迫
  • 66篇水稻
  • 62篇细胞
  • 55篇生物学
  • 46篇蛋白
  • 44篇活性
  • 37篇课程
  • 36篇污染
  • 35篇重金
  • 34篇重金属
  • 34篇抗氧化
  • 34篇克隆
  • 32篇湿地
  • 31篇土壤
  • 31篇分子
  • 26篇厌氧
  • 26篇飞虱

机构

  • 1,448篇杭州师范大学
  • 90篇浙江省农业科...
  • 80篇浙江大学
  • 77篇浙江师范大学
  • 69篇中国科学院
  • 4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6篇温州大学
  • 21篇浙江旅游职业...
  • 20篇台州学院
  • 20篇浙江省森林资...
  • 1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0篇丽水学院
  • 10篇浙江工商大学
  • 9篇中国林业科学...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浙江省微生物...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 7篇遵义师范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03篇吴玉环
  • 100篇王慧中
  • 69篇金孝锋
  • 51篇刘鹏
  • 48篇张杭君
  • 48篇朱维琴
  • 43篇薛大伟
  • 42篇唐斌
  • 38篇金仁村
  • 37篇陈志伟
  • 37篇沈波
  • 37篇王世贵
  • 36篇贾秀英
  • 36篇陈敏
  • 33篇庞基良
  • 33篇张晓勤
  • 31篇王利琳
  • 29篇徐根娣
  • 27篇应奇才
  • 27篇周婷

传媒

  • 328篇杭州师范大学...
  • 39篇浙江农业科学
  • 28篇浙江农业学报
  • 27篇生态学报
  • 25篇中国水稻科学
  • 2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1篇教育教学论坛
  • 20篇浙江大学学报...
  • 17篇科技通报
  • 16篇环境科学学报
  • 16篇中学生物学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5篇水土保持学报
  • 15篇生物学教学
  • 13篇北方园艺
  • 13篇广州化工
  • 12篇昆虫学报
  • 1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0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35篇2023
  • 59篇2022
  • 52篇2021
  • 60篇2020
  • 76篇2019
  • 91篇2018
  • 90篇2017
  • 76篇2016
  • 99篇2015
  • 95篇2014
  • 88篇2013
  • 124篇2012
  • 129篇2011
  • 124篇2010
  • 106篇2009
  • 81篇2008
  • 58篇2007
  • 3篇2006
1,4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溶藻细菌MT22的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
2014年
结合形态学和16SrRNA基因测序的方法,对一株溶藻细菌MT22进行菌种鉴定.结果显示,MT22菌体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产芽孢.在LB平板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圆形.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序列同源性达99%.
陈敏贾瑞亨
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RRNA
“湿地功能及其生态适应暨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专业委员会2011年会”在杭隆重举行
2011年
2011年10月8日至9日,来自全国各地湿地研究领域的2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杭问,召开“湿地功能及其生态适应暨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专业委员会2011年会”,研究城市与湿地的互馈机理,共商实现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的话题。
关键词:湿地功能生态适应生态学可持续发展
全英文课程“恶臭污染生物控制”教学改革初探
2022年
“恶臭污染生物控制”是杭州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全英文特色专业必修课程。通过创建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设计,构建了基于学校慕课平台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传统的“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课后作业”转变为“课前知识传授—课内知识内化—课后教学评价”,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为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构建与恶臭污染治理相关的课程及其教学改革提供模板和借鉴。
丁颖朱维琴和苗苗倪伟敏张杭君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不同结构的全氟化合物诱导的鲫鱼淋巴细胞氧化损伤效应及凋亡机理差异研究
陆香君刘政权何建波杜琼霞张杭君
关键词:全氟辛酸免疫细胞
福建薹草(莎草科)的考证被引量:2
2007年
在整理和鉴定浙闽薹草属Carex植物的过程中,发现福建薹草Carex fokienensis Dunn较早发表但并未被注意。通过文献查阅、模式标本研究和野外观察,认为闽清薹草C.minqingensis Z.P.Wang、九仙山薹草C.jiuxianshanensis L.K.Dai & Y.Z.Huang、苍绿薹草C.pallideviridis K.L.Chü(裸名)在果囊和雌花鳞片等鉴别性特征上与福建薹草并没有区别,应该处理为福建薹草的异名。
金孝锋章月皎郑朝宗丁炳扬
关键词:薹草属莎草科新异名
Cu^(2+)、Cd^(2+)对瓯江彩鲤(C. carpio var. color)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以瓯江彩鲤为试验对象,采用静水换水法研究了Cu2+、Cd2+对瓯江彩鲤的急性毒性效应.其目的在于评价水环境中Cu2+和Cd2+对瓯江彩鲤的影响,为瓯江彩鲤的养殖水质风险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Cu2+、Cd2+对瓯江彩鲤均具有潜在的毒性效应,Cu2+对瓯江彩鲤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为0.18,0.13,0.09和0.08mg.L-1,Cd2+对瓯江彩鲤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为6.23,5.48,4.71和4.56mg.L-1;Cu2+和Cd2+对瓯江彩鲤的毒性顺序为Cu2+>Cd2+;瓯江彩鲤死亡率与Cu2+、Cd2+浓度均呈二次曲线关系,Cu2+、Cd2+对瓯江彩鲤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08、0.46mg.L-1.
刘晓旭施蔡雷贾秀英
关键词:CU^2+CD^2+急性毒性瓯江彩鲤
一株产耐高温淀粉酶菌株DW027的鉴定被引量:1
2011年
结合表型性状分析和16SrRNA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进行菌株的鉴定.结果显示,DW027菌体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产芽孢.在LB平板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圆形.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标准序列的同源性达99%,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陈敏王国强余慧娟朱苗青章雅菁汪珏向太和
关键词:淀粉酶菌种鉴定RRNA
初始pH值对废水反硝化脱氮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为探讨pH值对硝态氮反硝化体系的影响,设定初始pH范围为4-10,对反硝化过程中NO3-N、NO2-N、TN、TOC和△TOC/△TN的变化规律、反硝化动力学以及抑制机理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最适宜的反硝化pH值为8,过酸过碱都不利于反硝化过程的进行. 在pH=8时,反应时间最短,硝态氮的去除率为99.4%,TN的降解率为95.5%. 亚硝态氮积累量在pH〈7时小于1 mg/L;pH〉7时,随pH的增大而增大,最大积累率为22%. 硝态氮比反硝化速率在pH=8时最大,为2.52 mg NOx-N/(g MLVSS·h);亚硝态氮比反硝化速率在pH=7时最大,为1.66 mg NOx-N/(g MLVSS·h). 因此,反硝化最佳的pH值为7~8.
赵樑倪伟敏贾秀英周霞
关键词:PH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实验比较
2018年
"分子与细胞"模块是中美生物教材中共有的必修内容之一,通过内容分析,发现各有优势并有相互借鉴的地方。主要分析编排体系和难度水平,其中难度水平的比较主要借鉴鲍建生教授建立的数学题综合难度模型,建立针对生物实验的难度模型,对中美"分子与细胞"模块共有的实验进行难度比较。
王元洁任山章
关键词:中美教材教材比较
华东地区分布的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华东分布的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共有67属,含98种,隶属于39科,其中有11属为华东特有属.在67属中,单种属39个,少种属14个,多种属14个.特有属的特征概括为:单种特有属的比例大,具有相对原始性或古老性、珍稀濒危性,生活型和分布型的多样性以及具有明显温带性质.华东的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主要集中分布于皖南、浙西北、赣西北和福建的北部地区,特别是浙江的西天目山与安徽的黄山是华东各省中国特有属分布中心.华东各省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分布多度序列为:浙江>江西>福建>安徽>江苏>台湾.本区与华中和西南的关系最密切,其次是与华南和西北,而与华北和东北几乎很少有联系.
郑朝宗金孝锋
关键词: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
共1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