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人文学院
- 作品数:53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娜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 中国古代自传的叙事结构研究
- 2018年
- 中国古代自传的叙事结构按照其与叙事时间的关涉性可分为五种:纵向贯穿式叙事结构、横向铺排式叙述结构、纵横交错式叙事结构、问对式叙事结构及对比式叙事结构。中国古代自传的叙事结构,不仅仅是一个形式问题,它也能折射出中国古代不同类型的自传的写作动机与文风。
- 陈军
- 关键词:自传叙事结构
- 行情适欲:“通家”之执中智慧被引量:1
- 2020年
- 《吕氏春秋》之所以谓之“通家”,是因其因阴阳之大顺,采撮儒墨名法,牢笼百家,与时迁移,立俗施事,故而吕氏之论多不偏不倚,公允执中。其于“人欲”一理,既破儒家坐而论道之空谈教化,又纠道家放任顺遂之和光同尘,吕氏之“行情适欲”颇通性命之情,以“贵生”言制欲及治身、御君,以“用欲”言用人、治国,字字掷地有声,于身于人、于家于国,至今难废。
- 李万堡
- 关键词:吕不韦《吕氏春秋》执中贵生
- 基于校企合作的铸造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提升策略
- 2023年
- 伴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重工业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世界工业化进程也逐步加快,工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也有人将该时代定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而铸造工业在我国工业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 陆细霞
- 关键词:校企合作重工业
- 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问题研究
- 随着跨文化意识的不断普及,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也成为众多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让英语翻译教学真正体现其优势,促进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成为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文化...
- 陆细霞夏娟
- 关键词:翻译学跨文化意识教育教学体系英语翻译
- 《故都的秋》的另一视角解读
- 2023年
- 从儿童心理学及广义的儿童文学视角来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具有童稚之美。其“自然”母题蕴籍悠远;语言表达契合婴幼儿“执劫敏感期”的行为模式;意境呈现朦美,贴近人类“婴儿期失忆”的身心特点与“模糊”的交际策略;句式满足少年“愉悦”的阅读动能;内容彰显时代对儿童读物所要求的“文化”品质。把握上述风格属性,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本、作家的思想魅力,有的放矢地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唤醒学生的率真情感,达到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之目的。
- 温旭
- 关键词:《故都的秋》朦胧美
- 狂欢的镜像:郁达夫《银灰色的死》尾声论析被引量:1
- 2022年
- 《银灰色的死》是郁达夫叙事完整的中文练笔之作,其尾声具有“加冕/脱冕”的狂欢化结构,表征“向死而生”的镜像意蕴。该意蕴通过复调形式,对“死”的要素在艺术形式上作出否定而得以生发。从尾声的狂欢化镜像结构来看,郁达夫文学的浪漫颓废特征,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与其内在的求生精神倾向是等量互补关系,在艺术构型中呈现平衡状态。这种关系,可激发接受者对文本的积极意蕴作出自我思考和评价,朝向对“生”以及“如何生”的求索。
- 温旭
- 关键词:尾声
- 论中国古代自传的失实现象及其原因
- 2020年
- 真实是自传的生命,但中国古代自传存在隐讳失实、虚美厚诬、改动或伪托、记忆失误、艺术虚构等失实现象。这些失实现象背后有文化、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原因。研究古代自传失实现象及其原因,一方面提醒我们在引用自传材料时要注意甄别真伪,不可盲信;另一方面启发我们进行自传创作时尽量避免材料失实,以让自传彰显其存史、资政、育人的价值。
- 陈军江君
- 关键词:自传失实
- 岭南贬官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 2020年
- 岭南有着丰富的贬官文化。在产业化视野下,对这些贬官文化从贬谪路线、贬谪故事、贬谪文学等方面进行深度开掘,可以推动旅游业、饮食业、影视业、文创产品等产业的发展。
- 陈军江君
- 《棋王》中“棋”的物性叙事作用与价值
- 2023年
- 在“物转向”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热点的过程中,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对物的书写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着重从“棋”的物性特征为视角去看《棋王》的叙事特点和文化建构,可以发现“棋”的博弈性和互动性促进了情节发展和人物联系,“棋”也成为作者在多重人物“对立”关系中建构人物形象的媒介。小说中的“棋”有着丰富的历史与时代内涵。作者利用“棋”的规则性,并将其与道家文化进行联系,由此建构小说中的道家文化内蕴,这实则是为缓解时代中的青年们的身份困境。
- 何洁
- 关键词:《棋王》主体性
- 先秦文论“象”范畴演进的三种路径
- 2020年
- 目前学界对先秦时期“象”范畴的研究略显薄弱,因此对先秦时期“象”范畴的演进路径进行探讨。认为“象”源自先民的“尚象”意识,经《易传》对筮占兆象的哲学引申、老庄对道体和语言的探讨、孔子以降对诗歌意义与修辞的相关批评,逐渐演变成具有本体意义的“象”范畴,后成为古代文论元范畴之一。对先秦时期“象”范畴演进的探讨,有利于先秦文论的建构,对中国古典意象理论的研究也具有深化意义。
- 李安竹
- 关键词:《易传》老庄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