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

作品数:8 被引量:106H指数:5
相关作者:罗月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健康
  • 4篇实证
  • 2篇心理健康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身体
  • 2篇身体健康
  • 2篇身心
  • 2篇身心健康
  • 2篇实证分析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就医
  • 2篇就医行为
  • 2篇老年人
  • 1篇代际传递
  • 1篇信仰
  • 1篇性健康
  • 1篇性健康知识
  • 1篇性教育
  • 1篇用药
  • 1篇用药行为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密歇根大学

作者

  • 1篇谢世堂
  • 1篇沈慧

传媒

  • 4篇中国卫生政策...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社会学评论
  • 1篇人口与发展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健康移民效应的实证研究——青年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通过分析青年流动人口健康状况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对健康移民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为制定流动人口健康保障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利用"2015年青年流动人口健康意识调查"数据,对3 001名青年流动人口及1 531名当地人口进行分析,用体质指数(BMI)作为衡量健康的客观指标。结果:流动时间小于1年的青年流动人口,其超重/肥胖的比例为12.5%,要低于当地人口的18.9%(P<0.05)。随着流动时间的延长,青年流动人口超重及肥胖的比例逐渐接近当地人口;当流动时间达到5年及以上时,超重/肥胖的比例达到27.8%,高于当地人口。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婚、经济收入5 000元/月及以上、参加保险、吸烟、经常喝酒、流动时间较长的青年流动人口超重/肥胖的比例较高,与健康状况变差有关。结论:加大健康促进力度,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相关部门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改善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降低流动人口异地就医障碍,保障流动人口健康。
和红曹桂沈慧谢世堂
关键词:流动人口体质指数影响因素
教育环境对初中生性健康知识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初中生教育环境及性健康知识水平现状和特点,为优化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某区市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和打工子弟中学各1所,以所有在校初中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获得499份有效样本,对初中生性健康教育环境现状、性健康知识水平及环境对知识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学生性健康知识水平偏低(平均得分为8.57分,知晓率为27.25%),性健康教育环境开放程度不高,学校性健康教育环境相对较开放,同伴交流环境和家庭性健康教育环境相对保守;家庭性健康教育环境、学校性健康教育环境和同伴交流环境开放程度对学生性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2.41,50.89,22.18,P值均<0.05),环境越开放,学生性健康知识水平越高;其中学校性健康教育环境对学生性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作用最大。学校/老师是学生获取性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67.94%)。结论要促进学校和家庭性健康教育观念的转变,优化性健康教育模式,开发性健康教育教材,规范性健康知识,积极开展学校与家庭合作、倡导健康的同伴环境,营造良好的性健康教育环境。
郭静付淋淋杨洪玲刘凌琳邵飞
关键词:性教育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子女支持对城乡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8
2020年
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探讨子女支持对城乡老年人身体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子女经济支持、服务支持及情感支持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无显著影响。子女经济支持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于农村老年人回归系数为β_中=-0.360,p<0.05与β_高=-0.679,p<0.001,对于城市老年人,仅高水平经济支持能显著降低其抑郁情绪(β_高=-0.497,p<0.001);子女服务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无显著影响;子女情感支持显著改善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β=-0.649,p<0.001),对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影响不显著。总结而言,子女支持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但对其身体健康无显著影响,城乡老年人对子女支持的需求有差异。
和红谈甜王和舒琦
关键词:老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城乡
家庭健康循环视角下的健康代际传递研究——基于CHNS 2015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基于家庭健康循环视角与家庭生态系统理论,探究健康状况、健康行为及健康认知的代际传递,为制定精准健康促进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5年CHNS数据,采用多分类Logistic、有序Logistic以及OLS模型探讨母亲主客观健康状况,健康行为及认知对子代主客观健康状况,健康行为及认知的影响。结果:母亲BMI显著影响子代BMI,母亲超重或肥胖,则子代超重、肥胖的相对风险高;母亲自评健康显著影响子代自评健康;母亲饮食得分与锻炼得分显著影响子代饮食得分与锻炼得分;母亲健康认知显著影响子代的健康认知。结论:健康状况、行为及认知均显著代际传递,建议开展亲子健康促进行动,并建设健康家庭环境。
谈甜和红
关键词:代际传递BMI
居民身心健康状况对职业收入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居民心理健康及身体健康对职业收入的影响,为制定健康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2015年数据(CGSS2015),对3251名居民进行分析,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探究居民的健康职业收入效应。结果:居民健康状况显著影响职业收入,且存在性别差异。OLS回归结果显示心理健康良好能使年职业收入上升12.3%(P<0.001);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其年职业工资收入上升7.1%(P<0.05)。PSM分析结果显示对应于不同的匹配方式,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者,其年职业收入平均上升11.8%~12.1%;身体健康状况对职业收入的影响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性别方面,OLS回归结果显示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能使其年职业收入上升13.5%(P<0.01),高于男性的11.8%(P<0.05);PSM回归结果显示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能使其职业年收入上升13.5%~14.1%,而男性为12.1%。结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影响其职业收入,女性的职业收入更易受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应关注居民心理健康,推动建立健全我国心理咨询服务及相关人才培养制度,完善职业场所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管理,提升健康人力资本,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和红谈甜
关键词:心理健康身体健康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流动老年人口就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分析流动老年人口就医行为影响因素并探究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理论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流动老年人口就医倾向、就医资源和就医需要方面分析其对就医行为的影响。结果:纳入分析的流动老年人口共12153人。利用“生小病时的处理方式”和“是否参加体检”对就医行为进行测量。结果显示,生小病时45.45%的流动老年人口选择看医生,一年内参加过体检的只占39.64%。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较好,RMSEA为0.032,CFI为0.975,TLI为0.951。就医资源对就医行为的直接效应为0.29,通过就医需要影响就医行为的间接效应为0.018。就医需要因素对就医行为的直接效应为0.091。结论:流动老年人口就医主动性较差,需开展适于流动老年人口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健康意识,树立积极的就医行为;就医资源对流动老年人口就医行为的影响较大,需加快推进城乡医保整合进度,满足流动老年人口就医需求,提高其健康水平。
郭静戴颖付淋淋杨洪玲刘凌琳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就医行为影响因素
宗教信仰与健康:对老年人就医用药行为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本文在控制宗教信仰选择性偏误后,发现信仰宗教会显著降低老年人患病后就医用药的可能性。这可以从宗教的缓释效应和排斥效应两个方面来解释:宗教的缓释效应会抑制老年人对患病危害的主观认知,而排斥效应则会诱发老年人拒绝医疗服务的倾向,它们分别形成一种社会心理的保障机制和隔离机制,导致老年人在患病后消极应对,从而带来健康风险。同时,不同宗教对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
宋月萍张宪
关键词:老年人宗教就医行为健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