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应用化学系
- 作品数:19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伟江更多>>
- 相关机构: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新型(异)硫氰酸酯化反应研究
- 廖燕燕汤日元
- 基于扩增技术的微囊藻毒素免疫传感研究
- 微囊藻毒素是一类环七肽肝毒素,其中MC-LR是最普遍、最具毒性的一种微囊藻毒素,WHO推荐的饮用水中MC-LR标准为1μg/L,所以对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十分重要。本文制备了几种新型纳米材料,并进行了各种表征,开发了基于...
- 刘英菊刘伟鹏甘翠芬敖日其冷何祖宇
- 关键词:免疫传感器微囊藻毒素扩增
- 文献传递
- 磁性微球循环固定化漆酶及其对双酚A的去除
-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催化底物具有光谱性,能够催化氧化污水中各种芳香类的化合物,在污水处理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然而,游离漆酶有稳定性差,应用成本高等缺点,将漆酶固定在磁性微球载体表面后,不仅可以提高其稳定性,...
- 林家洪乐学义陈实
- 关键词:漆酶磁性微球固定化双酚A
- 基础化学实验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被引量:1
- 2016年
- 基础化学实验是农业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实验课程,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我校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和教材都作为广东省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项目来建设。本文论述了我校基础化学实验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及取得的一些成效,根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编写教材,注意与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并强调精品教材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应同步进行。
- 罗志刚卢其明倪春林杨卓鸿刘英菊董先明
-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精品教材精品课程
- 小菜蛾内生菌Bacillus sp.16-B03产生的Iturin类代谢产物的研究
- <正>小菜蛾Plutella xyllostella(Linnaeus)属于鳞翅目菜蛾科,别名小青虫、两头尖,主要危害十字花科植物。在我国许多地区,由于气候条件适应及不合理的施用农药,使得此害虫的发生更为频繁,危害日益加...
- 周丹丽徐嘉欣朱新伟李文生李春远
- 文献传递
- 基于纳米金/聚多巴胺修饰丝网印刷电极的免疫传感器检测水中苯并芘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一次性丝网印刷电极为基底,将纳米金/聚多巴胺颗粒修饰在电极表面,固定苯并芘抗原,再依次与一抗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二抗作用,以对苯二酚为HRP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的电子中介体进行电化学监测。采用竞争法检测水样中苯并芘的含量,结果表明,在0.05~5 000 ng/m L的浓度范围存在线性响应,其最低检测限可达0.035 ng/m L。
- 费世东朱晓强刘英菊
- 关键词:苯并[A]芘纳米金免疫传感器
- 卵清蛋白作为微反应器提高姜黄素与DPPH反应效率
- <正>本文以姜黄素为目标药物,发现姜黄素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在卵清蛋白-水体系中的反应效率提高37.80%。为了探明其主要原因,通过梯度温度改变蛋白空间结构,盐析作用破坏蛋白水化膜从而降低疏水性,...
- 刘宇佳乐学义
- 关键词:OVALBUMINMICROREACTOR
- 文献传递
- 三元混配铜(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DNA作用及其生物活性被引量:5
- 2021年
- 利用溶剂缓慢挥发法合成了以5-氯-2-(2’-吡啶基)苯并咪唑为主配体、L-苯丙氨酸根为辅助配体的三元混配铜(Ⅱ)配合物:[Cu(HPBC)(L-Phe)(H2O)]ClO4(简称为1,HPBC=5-氯-2-(2’-吡啶基)苯并咪唑,L-Phe=L-苯丙氨酸根)。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摩尔电导率测定和电喷雾质谱等手段对配合物1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配合物具有五配位的变形四方锥构型,并通过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测定及分子对接等方法揭示了配合物主要以插入作用的方式与小牛胸腺DNA(CT-DNA)结合。配合物对被测微生物(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及癌细胞(SGC-7901、Bel-7402、HeLa和A549)显示出良好的抗菌和细胞毒活性(IC50=1.69~2.50μmol·L^-1)。最重要的是,通过确定细胞的形态变化(AO/EB双染法)及细胞周期测定分析,揭示了配合物1通过DNA结合的途径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
- 蔡戴宏莫慧雯何良乐学义
- 关键词:L-苯丙氨酸DNA作用
- 生物相容多级纳米结构修饰免疫传感器对微囊藻毒素的检测
-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是赤潮爆发时蓝藻水华所代谢产生的一种环七肽肝毒素,是饮用水检测的指标之一.在自制抗原和抗体的基础上,通过合成两种生物相容性好的多级纳米结构材料来放大免疫传感器的信号用于微囊藻毒素的检测...
- 甘翠芬何祖宇张婉梨刘英菊
- 球毛壳素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固相萃取研究
- <正>分子印迹技术是在分子识别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通常采用天然有机化合物或有机药物单体为印迹分子,将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特定的反应相互结合形成单体-印迹分子复合物;然后功能单体与交联剂共聚,...
- 李芬琪夏坤坤李铭徐莉汤日元李春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