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干旱区气候变化与水循环研究中心 作品数:13 被引量:161 H指数:8 相关作者: 陆莹 陈晴 孙建伟 吕晓楠 侯玉婷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水利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土壤水力侵蚀时空变化研究 2015年 我国干旱荒漠区由于降雨强度大、周期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风险。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0—2011年的土壤水力侵蚀为研究对象,试图理解干旱荒漠区土壤水力侵蚀状况及动态变化规律。基于中国水土流失预报模型,在当地现有土壤类型数据、GDEM数据和TM影像等基础上对该区1990年、2002年、2011年三年的土壤水力侵蚀计算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坡头保护区土壤水力侵蚀模数最高可达39 066.02t/(km^2·a);在时间尺度上,1990—2002年该区土壤水力侵蚀强度基本不变,而2002—2011年明显降低,表明该区域的人为活动导致水域、用材林和栽培作物面积的增加可促使水土流失减弱;在空间上,裸地、低植被覆盖度地区以及坡度为8°~25°地区水力侵蚀相对更明显。 王亚慧 王文瑞 王伟伟关键词:水土保持 水力侵蚀 土地覆被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夏季不同天气条件下陆-湖面辐射收支与能量分配特征对比 被引量:11 2015年 论文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陆面和湖面能量平衡系统的定位观测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夏季不同天气条件下两种典型下垫面的辐射收支和能量分配之异同,评价了典型晴天的辐射收支与能量分配对季节平均气候态的代表性。结果显示,按"晴天—多云—阴天—降水"的顺序,陆面与湖面的总辐射、反射短波辐射和净辐射之日均值呈逐渐减小趋势,大气逆辐射则逐渐增大。湖面长波辐射亦随这一天气变化顺序逐渐增大,暗示地下水携带的热量和局地平流作用对湖水表面温度皆有影响。非降水天气时,陆面感热通量占净辐射的主要部分。云和降水皆会直接影响陆面的能量分配,感热通量一般随云量的增加而减小,潜热通量则逐渐增大。湖面典型晴天的午后存在逆温现象,然降水天气时,湖面空气温度降低较快,破坏了湖面上空的逆温层,即感热通量皆为正值。湖面的潜热通量主要决定于风速,故其对天气变化响应不明显。在地下水携带的热量和局地平流共同作用下,湖面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之和大于湖面的净辐射。不同天气下陆面和湖面的波文比差异较大。陆面典型晴天的辐射收支和能量分配与季节平均气候态相差不大,湖面的典型晴天则不具有季节平均气候态的代表性。 马宁 王乃昂 黄银洲 李宏宇 路俊伟关键词:陆面过程 涡度相关 巴丹吉林沙漠 高湖面维持沙漠文明--巴丹吉林沙漠与地球系统科学 巴丹吉林沙漠以高大沙山、钙华泉水、湖泊群、鸣沙等自然景观,特别是水循环机制与地下水补给来源吸引着国内外学术界的长期关注和研究.通过近5 年的实地考察和遥感影像解译,查明巴丹吉林沙漠计有常年积水湖泊119 个.湖泊盐度具有... 王乃昂 李卓仑 吕晓楠 宁凯 张洵赫WRF和GLDAS降水数据在黑河上游山区流域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4 2013年 参考黑河上游4站点的观测数据,用包含多统计指标的全面评价方法评价了2004-2009年WRF制备的5 km,1 h降水数据和空间插值后的5 km,3 h GLDAS降水数据。结果表明两者对降雨的时空分布表现均优。 WRF产生的〈1 mm和〉8 mm降水的总日数、总量更符合实际降水情况,但缺少1~8 mm的降水,春季降水峰值偏大,总降水日数偏少。 GLDAS降水和观测的相关系数更高,但年降水量偏少;〈1 mm降水日数、总量过多,〉2 mm降水日数偏少,春季降水峰值过大。由此两组数据驱动模型模拟时,需考虑数据本身的特点,同时黑河流域仍迫切需要更精确的降水数据。 侯玉婷 南卓铜 潘小多关键词:WRF 降水数据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水面蒸发模拟的特殊性 被引量:8 2016年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湖泊形成机理一直存在较大争论。其中,湖泊蒸发估算的不确定性可能是导致这一争论的重要原因。采用沙漠腹地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沙漠腹地湖泊蒸发估算所具有的特殊性,亦即沙漠腹地与外围的风速差异、腹地湖泊"冷岛效应"和"盐度效应"。具体而言,腹地风速较外围风速小,可引起传统的彭曼模型估算的蒸发偏大,腹地湖泊的冷岛效应则使平流项在湖泊能量平衡过程中不可忽视,腹地湖泊的盐度效应使得其蒸发速率要小于淡水蒸发。因此,开展系统的定位观测是准确获取湖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泊蒸发的一个合理途径,并有助于揭示沙漠腹地湖泊的形成机理。 马宁 王乃昂关键词:冷岛效应 湖陆风 巴丹吉林沙漠 近40a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6 2012年 利用1973、1990、2000年和2010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资料为信息源,运用目视解译和波段比值的方法得到不同时相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信息,分析其变化特征,结合沙漠周边降水数据,通过水量收支平衡关系对湖泊群变化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沙漠湖泊在各时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萎缩。1973—2010年间,湖泊总数由94个减少到82个,共减少了12个,总面积减少了3.69km2。其中,1973—1990年间湖泊萎缩最快。对沙漠湖泊面积进行统计分级后发现,湖泊的萎缩主要发生在面积小于0.2km2的湖泊中,萎缩速率由快到慢;面积大于0.9km2的湖泊面积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湖泊群面积变化基本不受人为因素影响,也不是当地气候变化直接作用的结果,地下补给源水量变化是导致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 张振瑜 王乃昂 马宁 董春雨 陈立 沈士平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 面积变化 遥感分析 巴丹吉林沙漠诺尔图湖泊水化学特征与补给来源 被引量:10 2014年 选取巴丹吉林沙漠最大、最深的湖泊诺尔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湖水和地下水八大离子、总溶解固体含量、稳定同位素18O和1H组成,地下水放射性同位素氚浓度,研究了诺尔图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湖水理化参数及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诺尔图湖水理化性质年际和季节变化明显大于附近地下水的变化,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湖水混合较均匀,不同深度湖水的水化学型一致,均为Na—C1.C03.(s04).诺尔图湖水、地下水同位素沿着低于全球大气降水线斜率的当地蒸发线展布,较低的斜率表明研究区强烈的蒸发环境特征。湖水同位素大多位于蒸发线的右上角,地下水同位素大多位于蒸发线的左下角,结合湖水及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表征湖泊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地下水.诺尔图钙华泉水(地下水)的年龄约为75~80a,说明湖泊水初始补给源可能为次现代~1952年之间补给的混合或年代更老,有待进一步研究. 吴月 王乃昂 赵力强 张振瑜 陈立 陆莹 吕晓楠 常金龙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 水化学 同位素特征 地下水补给 晚冰期以来河西走廊花海古湖泊演化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2 2014年 通过分析河西走廊花海古湖泊沉积物中的盐类矿物组成,结合年代序列,重建了花海晚冰期以来湖泊演化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晚冰期及新仙女木时期,花海湖泊以芒硝沉积为主,属硫酸盐型湖泊,湖水的盐度较高且周期性波动频繁;全新世早期(10.47 cal ka BP以前),湖泊以洪泛堆积和风成沉积为主,揭示了湖泊萎缩、甚至干涸;全新世早期至全新世中期(10.47~8.87 cal ka BP)盐类矿物以碳酸盐沉积为主,为碳酸盐型湖泊,湖水淡化,湖泊水位开始逐渐回升;全新世中期(8.87~5.50 cal ka BP)盐类矿物呈现一定的波动变化,其中,8.8 cal ka BP 时期盐类矿物以硫酸盐沉积为主,湖泊由碳酸盐型转化为硫酸盐型,湖水咸化,盐度升高;随后盐类矿物以碳酸盐沉积为主,湖泊由硫酸盐型转化为碳酸盐型,湖水盐度降低、湖泊扩张;全新世中晚期(5.50 cal ka BP以来)出现沉积间断,表明中晚全新世时期湖泊逐渐萎缩。在全新世期间,花海湖泊千年尺度演化过程揭示了该区域气候干湿状况受亚洲季风和西风共同控制的影响。 李卓仑 张乃梦 王乃昂 程弘毅 李育关键词:晚冰期 湖泊演化 气候变化 矿物 黑河流域参考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8 2012年 利用黑河流域及周边地区14个气象站的1960—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基于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模型分析了黑河流域近50 a来潜在年、季参考蒸散量ET0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利用敏感分析计算了流域内不同区域典型气象站ET0对各气候要素的敏感系数,并结合各气候要素的多年相对变化定量探讨了导致ET0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年ET0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亦即从南到北呈增大趋势,上游祁连山区年ET0约568~700 mm,中游走廊平原约800~900 mm,下游的金塔、鼎新一带约1 000 mm,额济纳地区则高达1 150 mm以上。各季节ET0亦呈北多南少特征,且ET0的年内分布以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冬最少。近50 a来,黑河流域年、季平均ET0整体呈减小趋势,但亦存在区域差异,其中上游ET0略有增加,而中下游以减小趋势为主。就年平均敏感系数而言,上游的托勒站和中游的高台站皆对相对湿度敏感性最强,而下游的额济纳旗对平均风速最为敏感。不同站点各季节/月ET0对气候要素的敏感性有所差异。风速是引起ET0变化的主导因素,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的贡献则较小。 马宁 王乃昂 王鹏龙 孙彦猛 董春雨关键词:风速 黑河流域 花海古湖泊外源碎屑矿物含量揭示的河西走廊早、中全新世降水变化 被引量:4 2014年 花海地区位于河西走廊的西段,在全新世早期和中期亚洲季风增强时,该区域降水是否很好地响应亚洲季风的变化,以及季风的水汽输送是否会影响到该区域是仍需继续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花海古湖泊沉积物样品的矿物测定,分析了花海古湖泊早、中全新世湖相沉积阶段中外源碎屑矿物含量的变化,并以此重建了该区域早全新世(10.47~8.87cal ka BP)和中全新世(8.87~5.5cal ka BP)的降水变化。结果显示,早全新世时期花海湖泊外源碎屑矿物含量高于中全新世时期,表明了该区域早全新世时期的降水高于中全新世时期,反映了该区域早、中全新世千年尺度的降水变化响应了印度季风的强弱变化,降水量受到了印度季风强度的影响。在全新世中期,由于西风环流的增强,花海地区水汽输送可能受到了印度季风和西风环流的双重影响。但全新世最湿润期出现在中全新世,与早全新世降水强度高于中全新世的结果并不一致。这种差异可能主要是由于中全新世时期较低的湖面蒸发所造成的。 李卓仑 王乃昂 李育 程弘毅 陈晴关键词:河西走廊 全新世 季风 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