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

作品数:527 被引量:883H指数:11
相关作者:张弥郑权孙劲松彭公璞何海根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3篇政治法律
  • 135篇经济管理
  • 49篇哲学宗教
  • 39篇社会学
  • 14篇文化科学
  • 12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64篇主义
  • 137篇社会主义
  • 61篇中国特色社会...
  • 61篇特色社会主义
  • 44篇政治
  • 44篇社会
  • 38篇民主
  • 35篇共产党
  • 34篇马克思主义
  • 25篇科学社
  • 25篇科学社会
  • 25篇国共
  • 24篇中国共产党
  • 22篇资本主义
  • 19篇党校
  • 19篇邓小平
  • 19篇毛泽东
  • 17篇人民
  • 16篇社会主义理论
  • 16篇民族

机构

  • 491篇中共中央党校
  • 4篇清华大学
  • 3篇潍坊市委党校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美国西北大学
  • 1篇求是杂志社
  • 1篇中国商业经济...
  • 1篇内蒙古党校
  • 1篇重庆第二师范...
  • 1篇中共保定市委...

作者

  • 28篇梁波
  • 26篇严书翰
  • 26篇倪德刚
  • 26篇洪向华
  • 22篇吴忠民
  • 14篇田应奎
  • 14篇赵曜
  • 11篇青连斌
  • 10篇杨秋宝
  • 9篇王怀超
  • 9篇向春玲
  • 9篇万军
  • 9篇徐浩然
  • 8篇王道勇
  • 8篇黄相怀
  • 8篇孟鑫
  • 7篇龚学增
  • 7篇郝永平
  • 7篇秦刚
  • 7篇张喜德

传媒

  • 46篇理论前沿
  • 25篇中国党政干部...
  • 23篇中共石家庄市...
  • 23篇科学社会主义
  • 16篇理论视野
  • 14篇中国特色社会...
  • 11篇人民论坛
  • 11篇新视野
  • 10篇党政干部参考
  • 8篇毛泽东邓小平...
  • 8篇大连干部学刊
  • 7篇新东方
  • 7篇理论探讨
  • 7篇中共云南省委...
  • 6篇党政研究
  • 5篇中共中央党校...
  • 5篇教学与研究
  • 5篇社会主义研究
  • 5篇中共天津市委...
  • 5篇岭南学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9
  • 23篇2018
  • 43篇2017
  • 23篇2016
  • 22篇2015
  • 12篇2014
  • 25篇2013
  • 27篇2012
  • 13篇2011
  • 6篇2010
  • 15篇2009
  • 22篇2008
  • 32篇2007
  • 21篇2006
  • 22篇2005
  • 24篇2004
  • 21篇2003
5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变化的新特征
2011年
由于科技的变化,改变了人类的组织方式,使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从金字塔式机构向广场式机构的变化,呈现出广场文化、潜质通才和消费文化的新特征。在概括其特点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这三种变化发展的原因、动力、现状和趋势。
陈天林
关键词:文化资本
十月革命与列宁学说的历史命运
2017年
列宁学说的核心是宣告社会主义在一个落后国家的正式建立,十月革命为20世纪经济社会落后的国家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意味着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型现代化的开端。列宁思想的重要特征是精明的策略性以及灵活性与原则性的有机结合,无论在革命还是在建设时期,列宁克服了"原教旨马克思主义"对俄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影响。列宁学说不是狭隘的民族的社会主义,虽然它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产物,但绝不是只适用于俄国。21世纪列宁学说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他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所蕴含的方法论及其价值上。
何海根
关键词:十月革命列宁列宁学说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被引量:2
2008年
20世纪50、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开放的深层次原因,是这些国家认识到了并企图努力克服苏联模式的体制弊端。然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局,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研究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共兴共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开辟、拓展并且越走越宽广的。
严书翰
关键词:社会主义
国内外供给经济学派理论研究的比较被引量:8
1999年
本文比较了国内外供给学派在理论上的贡献及其特点。认为,国外供给学派主要是研究制度和经济结构既定条件下的供给不足问题,而中国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指出,中国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低效率导至的,而且低效率的根源是体制问题。另外他们还认为,在中国的经济体制下,高投入替代低效率有可能把产量维持在一个既定的水平上,但是同时可能发生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的表面原因是高投入,深层症结是生产和供给的低效率。
张弥
关键词:经济学供给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被引量:1
1995年
人们通常都以为现代化是由西方资产阶级提出的理论。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就表述了这一思想,他写道:"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今天西方研究现代化的学者公认,马克思的这一光辉思想是关于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工业化问题的重要提示。美国出版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刊载的"现代化"条目中,一开始就引用马克思这句话作为阐释现代化含义的第一根据。诚然,马克思并未使用过"现代化"一词。但是,他已经形成关于"现代"、"现代生产方式"等科学概念。这些概念的使用表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心部分正是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问题。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突出使用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代资本家阶级"、"现代雇佣工人阶级"、"现代国家政权"、"现代的工人"、"现代工业"等等提法。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对于上述提法列宁这样提出问题:"
孙玉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现代社会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抑制住灵魂的浮躁 保持住理性的人生被引量:1
1999年
对一切立志有益于社会的人来说,抑制住灵魂的浮躁,保持住理性的人生,就是完全彻底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不移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面对现实生活和人生旅途上的种种挑战、困难和诱惑,不改初衷,...
刘能杰
关键词:艰苦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世界观人生观
如何构筑“不想腐”堤坝
2017年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主观因素,外因是客观环境的影响。想腐一样也有内因和外因。所以构筑"不想腐"的堤坝,从内因和外因两个层次查明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让党员干部真正地不想腐败。
洪向华
关键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
探索建设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的新机制──关于四川省公推直选村党支部书记的调研报告被引量:7
2000年
梁妍慧李庆华卢杏俊
关键词:直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党支部
全文增补中
毛泽东两篇《再论持久战》的贡献被引量:1
2016年
毛泽东于1939年6月为纪念抗战爆发两周年写了一篇《再论持久战》文章,作了一次《再论持久战》报告,这两篇《再论持久战》鲜为人知。然而,其份量不亚于《论持久战》,搞清两篇《再论持久战》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对于研究毛泽东在抗战时期的思想,尤其是毛泽东对抗战的伟大贡献很有价值。
倪德刚
关键词:毛泽东历史贡献
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
2017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个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形势、所具备的条件、所拥有的基础、所处的环境、所追求的目标、所承担的任务、所提出的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之初或推进过程相比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而,才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郝永平黄相怀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历史方位
共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