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科

作品数:350 被引量:2,665H指数:25
相关作者:张敦华张志凤贾曼琳何炜金浩承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药理学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6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8篇慢性
  • 45篇阻塞性
  • 44篇细胞
  • 43篇通气
  • 37篇慢性阻塞性
  • 37篇疾病
  • 37篇肺炎
  • 34篇肺疾病
  • 32篇哮喘
  • 31篇机械通气
  • 29篇阻塞性肺疾病
  • 28篇慢性阻塞性肺...
  • 26篇支气管
  • 26篇综合征
  • 25篇气管
  • 23篇衰竭
  • 23篇基因
  • 20篇蛋白
  • 20篇呼吸道感染
  • 20篇呼吸衰竭

机构

  • 349篇复旦大学
  • 8篇复旦大学上海...
  • 7篇上海市第一人...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蚌埠医学院第...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6篇上海市肺科医...
  • 5篇温州医学院附...
  • 5篇南通医学院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上海市第七人...
  • 3篇上海市肿瘤研...
  • 3篇山东省交通医...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上海市长宁区...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95篇蔡映云
  • 67篇白春学
  • 64篇何礼贤
  • 44篇瞿介明
  • 40篇朱蕾
  • 29篇钮善福
  • 21篇李善群
  • 20篇胡必杰
  • 18篇金美玲
  • 13篇潘珏
  • 13篇陈雪华
  • 13篇任涛
  • 12篇顾宇彤
  • 11篇陈智鸿
  • 10篇高育瑶
  • 10篇张敏
  • 9篇陈余清
  • 9篇刘振威
  • 9篇邵长周
  • 8篇李惠萍

传媒

  • 44篇中国呼吸与危...
  • 34篇中华结核和呼...
  • 28篇中国临床医学
  • 16篇药学服务与研...
  • 12篇国际呼吸杂志
  • 1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1篇上海医学
  • 11篇复旦学报(医...
  • 10篇中国临床药学...
  • 10篇临床内科杂志
  • 7篇国外医学(呼...
  • 7篇国外医学(内...
  • 6篇中国危重病急...
  • 5篇中国急救医学
  • 5篇大众医学
  • 5篇老年医学与保...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中华医学会全...
  • 4篇中国新药与临...
  • 4篇2002上海...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1
  • 7篇2010
  • 12篇2009
  • 16篇2008
  • 19篇2007
  • 35篇2006
  • 38篇2005
  • 55篇2004
  • 78篇2003
  • 44篇2002
  • 33篇2001
3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功能检查的临床思维被引量:4
2006年
官莉蔡映云张志凤
关键词:肺功能检查临床思维疾病情况
血气分析的临床思维被引量:5
2006年
洪燕蔡映云张志凤
关键词: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思维酸碱状态判断预后临床医师
免疫受损与非免疫受损患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总结免疫受损患者 (immunocompromisedpatient,ICP)与非免疫受损患者 (Non ICP)并发肺结核的临床异同 ,为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 2 0 0 1年间我院收治的 3 9例ICP并发肺结核和同期 76例Non ICP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特征。结果 与Non ICP并发肺结核相比 ,ICP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高热略多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咳痰与肺部湿音较多 (P <0 .0 1) ;粟粒型肺结核发生率高 (P <0 .0 0 1) ;浸润性病灶缺乏常见的多形性片状特征 (P <0 .0 1) ;胸水、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高(P <0 .0 5 ) ;发生空洞和胸膜肥厚、粘连较少 ;非肺结核好发部位的肺结核多 ,易误诊为肺炎 ;结核菌素试验和胸水腺苷脱氨酶的诊断价值低。结论 ICP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误诊且治疗困难 ,应引起临床医师在诊断。
邵长周瞿介明何礼贤
关键词:免疫受损肺结核并发症X线表现
酸处理时间对军团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酸处理时间对军团菌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嗜肺军团菌细菌悬液中加入等量的酸处理液(pH2.2),分别放置不同的时间,然后接种GVPC平板,采用菌落计数比较不同的酸处理时间对军团菌生长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的酸处理时间对嗜肺军团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混合液的作用,观察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结果:3~5min酸处理对嗜肺军团菌生长的影响较小。对于混合液,3~15min酸处理均可抑制杂菌的生长,但3~5min酸处理对军团菌生长的影响小。结论:适当的酸处理时间可抑制杂菌的生长,且对军团菌生长的影响小,可有效提高军团菌的检出率。
龚瑾胡必杰谢红梅周昭彦高晓东
吸入沙丁胺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气流速受限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评价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呼气流速受限 (EFL)的影响。方法  2 8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在吸入沙丁胺醇干粉剂前后行常规肺功能测定和呼气负压 (NEP)测试。结果 NEP测试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EFL。吸入沙丁胺醇后FEV1 ,FVC和FEF50 iso vol均有显著增高 ,流速受限 (FL)指数则明显下降〔(79.1± 1 2 .0 ) %与 (63 .2± 1 2 .9) % ,P <0 .0 1〕。 1 1例COPD患者的FEV1 ≥ 1 5 % (阳性组 ) ,其余1 7例FEV1 <1 5 % (阴性组 ) ,两组患者的FEF50 iso vol和FL指数则无明显差异 (FEF50 iso vol为 (43 .3± 2 0 .2 ) %与 (39.6± 2 1 .7) % ,FL指数为〔(2 1 .5± 8.4) %与 (1 9.6± 1 1 .7) % ,均P >0 .0 5〕。FL指数与ΔFEF50 % iso vol呈显著相关(r =0 .50 8,P <0 .0 1 ) ,而与FEV1 的相关性不明显 (r=0 .1 0 6 ,P >0 .0 5)。结论 COPD患者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其EFL可得到显著改善 ,FVC和FEV1 均显著增加 ,EFL的改善程度相当于FEF50
陈宇清周新蔡映云
关键词:呼气流速峰值支气管扩张剂
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研究的进展被引量:9
2006年
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多步骤复杂的调控事件。针对肿瘤血管形成分子机制所设计的抗血管生成策略,已经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就肿瘤血管生成特点及其调控、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作一综述。
陈斌陈余清蔡映云
关键词:肿瘤抗血管生成剂肿瘤治疗
咳嗽、发热、抗炎治疗病灶吸收缓慢
2002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因咳嗽、咳痰、胸痛伴发热1个月于2000年12月1日入院.1个月前患者在剖腹产后20 d左右出现咳嗽,偶咳少量白痰,并伴有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2℃,且有左侧胸背部隐痛.
张新何礼贤
关键词:胸片纤支镜气管镜抗炎治疗肺隐球菌病传尸痨
控制尘螨孳生对螨过敏性哮喘患者发病的影响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研究控制尘螨孳生对螨过敏性哮喘 (DMSA)发病的影响。方法 每季度收集 43例 (男 2 0例、女 2 3例 )螨浸液皮试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卧室中床垫、被褥、沙发和枕头等尘螨主要孳生部位的积尘 ,每部位吸尘面积为 0 2 5m× 0 2 5m ,然后称积尘重量 ,在解剖显微镜下计积尘中尘螨数 (每克灰尘含尘螨个数 ,N g) ,同时逐日记录哮喘日、夜发作天数、症状、用药情况、早晚峰流速值(PEF)等。 1年后随机分为控螨组 (A组 ,2 2例 )和对照组 (B组 ,2 1例 )。A组采用综合性控螨措施如内衣、床上用品洗涤、吸尘、床上用品暴晒、改变室内陈设等。B组未作特殊处理。结果 控螨后A组尘螨数有显著下降趋势 (春季由每克 10 3个降至 6 2个 ,夏季由每克 132个降至 10 5个 ,秋季由每克 2 31个降至 16 3个 ,冬季由每克 13个降至 9个 ) ;哮喘发作天数、症状和用药评分减少 ,血清总IgE含量下降 [(由 1 6降至 0 6 )mg 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而B组患者前、后 2年相同季节比较 ,上述参数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综合除螨措施不仅能降低居室尘螨密度 。
方宗君蔡映云王丽华蒋爱萍吴晓彤
关键词:尘螨过敏性哮喘
宿主防御呼吸道感染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2年
现代医学虽然发展迅速,各种新的抗生素相继问世,但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较高,呼吸道感染仍居感染性疾病之首位,仍是临床医生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徐金富瞿介明
关键词:宿主防御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呼吸道分泌物
肺保护性通气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机制被引量:1
2007年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 strategy,LPVS)的提出是近年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方面的最主要进展,LPVS在临床的应用是ARDS病死率降低的重要原因。最初认为LPVS是通过降低ARDS机械通气过程中的机械性损伤而改善ARDS预后的,但目前研究显示LPVS还可通过降低肺和全身炎症反应、改善肺氧化一抗氧化失衡和细胞凋亡异常等多个机制改善ARDS预后。
侯静静朱蕾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保护性通气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