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云南元谋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作品数:39 被引量:323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春华谢青海赵剑廖琼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干热
  • 25篇干热河谷
  • 6篇土壤
  • 6篇麻疯树
  • 5篇元谋干热河谷
  • 4篇印楝
  • 4篇造林
  • 4篇树种
  • 4篇种源
  • 3篇大叶相思
  • 3篇地理种源
  • 3篇植被
  • 3篇植被恢复
  • 3篇生物量
  • 3篇种子
  • 3篇物量
  • 3篇抗旱
  • 2篇地理种源变异
  • 2篇新银合欢
  • 2篇银合欢

机构

  • 39篇国家林业局
  • 33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西南林学院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云南省林业科...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35篇李昆
  • 23篇孙永玉
  • 21篇张春华
  • 13篇唐国勇
  • 9篇刘方炎
  • 8篇崔永忠
  • 6篇高成杰
  • 6篇罗长维
  • 3篇崔凯
  • 3篇李彬
  • 2篇马姜明
  • 2篇陈又清
  • 2篇廖声熙
  • 2篇李巧
  • 2篇谢青海
  • 2篇张昌顺
  • 2篇彭辉
  • 2篇郑志新
  • 2篇王小菲
  • 1篇杨振寅

传媒

  • 7篇林业科学研究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浙江林学院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环境科学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余甘子种子的抗逆生理特性及其对天然更新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余甘子(Phylanthus emblica)是干热河谷植被的重要特征种和建群树种。本文通过模拟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地区元谋盆地4月气候条件下,研究了余甘子种子的活力散失机制及其有关生理生化变化情况,并对余甘子天然群落的自然更新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随着高温干旱处理时间延长,种子活力不断降低,相对电导率、Pro含量和MDA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呼吸强度、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膜保护酶系统活力降低和保护性物质含量减少是造成种子活力下降的主要因素;实验处理的第18天至第24天是余甘子种子抵御逆境的临界期;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应采取人工辅助措施来提高其种子的天然更新能力。
李昆崔凯张春华
关键词:干热河谷种子活力
云南干热河谷印楝和大叶相思人工纯林与混交林养分循环特征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更好地指导干热河谷不同恢复模式下人工林经营过程中的养分管理以及造林模式的筛选,以元谋干热河谷10年生印楝和大叶相思为研究对象,对其纯林及混交林内N、P、K、Ca、Mg主要养分元素的积累、分配和循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印楝纯林、大叶相思纯林及印楝+大叶相思混交林5种营养元素的总积累量分别为333.05、725.61和533.85 kg·hm-2,印楝纯林各器官养分积累量为枝〉干〉根〉叶〉皮,大叶相思纯林与混交林均为枝〉干〉叶〉根〉皮.印楝纯林内5种养分元素的积累量为Ca〉K〉N〉Mg〉P,大叶相思纯林与混交林一致,均为Ca〉N〉K〉Mg〉P.林分养分年存留量为62.72~162.19 kg·hm-2·a-1,总归还量为48.82~88.86 kg·hm-2·a-1,年吸收量为111.54~251.05 kg·hm-2·a-1,均以大叶相思纯林最高,其次是混交林,印楝纯林最低.林分对营养元素的利用系数为0.34~0.39,循环系数为0.35~0.44,周转期为6.54~8.17 a.印楝纯林内N和P的归还量小,循环速率低;大叶相思纯林内N和P的循环速率较大,有利于林地养分的维持;混交林内养分吸收量和归还量为印楝纯林的186.2%和167.2%,N、P和K的循环速率大于印楝纯林,Ca的周转期短于大叶相思纯林的50%.印楝和大叶相思混交种植有利于林地土壤肥力的恢复和生产力的维持.
高成杰李昆唐国勇张春华李彬
关键词:大叶相思印楝养分循环干热河谷
濒危植物翠柏个体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濒危植物翠柏为柏科高大珍贵用材树种,通过对翠柏主要分布区墨江、昌宁翠柏植株树干解析,研究了两地翠柏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翠柏在20年前生长缓慢,20—60年进入快速生长期,70年以后达到数量成熟,材积生长量开始下降并趋于稳定;(2)翠柏幼苗期具有耐荫性和长大后有喜光特性,墨江地区翠柏生长好于昌宁地区,其生长表现与两地自然条件相符合;(3)针对翠柏特点,提出幼苗时搭建荫棚,幼树时期进行疏伐,数量成熟时期进行间伐或疏伐等促进生长经营措施,为翠柏资源培育与保护奠定基础。
张鹏廖声熙崔凯张春华刘方炎
关键词:翠柏滇西南生长量
云南省山合欢地理种源变异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为给山合欢的良种选育及营造速生丰产林提供理论基础,采集并分析了云南昆明、元谋、鹤庆、华坪、新平、元江、曲靖7个县、市的山合欢的豆荚数量性状,不同种源间进行了栽培试验和室内、田间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果荚长有很大差异,50粒种子鲜重和千粒重差异显著,种子粒数和果荚宽差别不大;经主成分分析,性状分化是水分、温度2个主要因子与地理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相关分析得出,地理变异在海拔、纬度梯度上都呈连续渐变。3年栽培试验表明:不同地理种源苗高生长差异明显,以3年生苗高选出元谋、鹤庆、华坪3个优良种源。
崔永忠李昆孙永玉张春华
关键词:山合欢环境因子地理种源变异
渗透胁迫对麻疯树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为揭示干旱缺水对麻疯树Jatropha curcas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乙二醇(PEG6000)渗透胁迫,研究了胁迫处理下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消长变化规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麻疯树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在5%和10%处理时略微升高,在15%,20%和30%聚乙二醇(质量分数)处理时持续下降,至10d时分别下降了40.7%,46.0%和55.9%;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活性氧(O2·-)产生速率、保护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叶绿素质量分数在各种不同处理条件下先升高后下降。而丙二醛质量分数在各种不同处理条件下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至10d时在15%处理时增加最显著(P<0.01),与对照相比,上升了2.4倍。相关分析表明,相对含水量与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溶性蛋白则与保护酶系活性及叶绿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O2·-产生速率、丙二醛分别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种保护性酶活性之间及它们分别与叶绿素质量分数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所述,渗透胁迫对麻疯树幼苗的影响是多种生理生化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幼苗通过诱导保护酶系提高抗旱性,具有较强的渗透胁迫忍受能力。
陈友根李昆孙永玉张春华
关键词:森林生物学渗透胁迫生理生化特性抗旱性麻疯树
元谋干热河谷麻疯树白粉病的发生及防治被引量:5
2009年
麻疯树白粉病在干热河谷时有发生,通常危害麻疯树茎杆、枝叶、花果,降低麻疯树光合作用与生长势,影响其结实.通过室内镜检和田间系统观察发现:引起麻疯树白粉病的病原为串珠状粉孢Oidium monilioides Nees真菌,白粉病发生在年度内呈现单峰曲线;温度与湿度是影响此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气候因素,地理位置、种植方式等环境因子的影响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白粉病发生的是麻疯树的抗病性.用4种高效低毒农药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70%甲基托布津400~1000倍使用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在88.15%~96.92%之间;5%云大翠丽1000倍、2000倍效果次之,防治效果在76.56%~81.38%之间;50%百菌清200~600倍与15%粉锈宁500倍、1000倍效果较差,防治效果也可达64.00%~77.27%.喷洒次数的增加可明显提高低浓度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因此生产上应尽量使用低浓度药剂连续喷洒2~3次,可延缓麻疯树白粉病抗药性的产生.
罗长维李昆陈友孙永玉崔永忠柴守权
关键词:麻疯树白粉病
干热河谷引种沙漠葳的抗旱生理特征
2009年
以引种于干热河谷典型地区元谋的沙漠葳(Chilopsis linearis)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旱季水势、叶片保水能力、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等生理指标的日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沙漠葳植株通过降低水势以有效地从土壤中吸取水分;沙漠葳叶片失水曲线总体平缓,水分保持能力强;其光合日进程曲线为双峰曲线,在一天中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恶劣的14:00左右仍具有一定的光合能力。耐旱生理研究与田间生长观察表明,沙漠葳可适应干热河谷的恶劣气候并能正常生长。
孙永玉陈艳彬张春华罗长维李昆
关键词:沙漠葳引种干热河谷抗旱生理
用材树种高山栲潜在适生区分布区及影响因子被引量:2
2021年
以高山栲71个分布记录点位数据及环境背景值为材料,利用最大熵MaxEnt预测模型预测其在当代的适生区分布格局,探讨环境因子对高山栲适生分布格局的影响,并推演其在过去(末次间冰期和末次盛冰期)和未来(2050年、2070年)潜在适生区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等温性(bio3)、温度季节变化方差(bio4)、年平均降雨量(bio12)、最冷月最低温(bio6)和海拔(Alti)等5个环境因子是决定高山栲适生区分布的关键因素,对模型的贡献率分别为44.5%、23.5%、19.7%、8.8%和2.6%。且海拔1400~2800 m、年平均降雨量900~1260 mm、等温性1.2~1.3、温度季节变化方差27~46、最冷月最低温0~6.7℃是高山栲适生区分布环境条件组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平均值为0.984,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性、可信度较高。不同气候条件下高山栲的适生区面积变化幅度不大,中度以上适生区集中分布在云南,表明其对全球气候变化不敏感,且云南是其资源保护和种群恢复的理想场所。
张春华雷晨雨田瑞杰冯德枫孙永玉
关键词:高山栲环境因子
干热河谷柠檬桉苗期抗旱生理特性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盆栽控水法,研究了柠檬桉在干热河谷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苗期生理指标的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梯度的加大,柠檬桉水势急剧下降,柠檬桉叶片保水能力并不强,但细胞质膜透性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说明柠檬桉是通过渗透调节从而在植株与土壤之间形成较大的水势梯度,有利于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维持度过旱季。在严重的干旱胁迫柠檬桉时仍能维持一定水平的光合作用,是一种抗旱能力较强的树种。
孙永玉李昆崔永忠罗长维
关键词:柠檬桉水分胁迫抗旱生理
南非种源黑荆树引种适应性与幼林施肥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为探索云南滇中高原黑荆树引种适应性和对土壤肥力的生长响应,对南非种源与澳大利亚种源的生长进行对比,并对南非种源黑荆树的施肥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非种源黑荆树引种至云南滇中高原后,株高、地径、胸径、冠幅等生长调查指标明显优于已引进的澳大利亚种源,林内植株生长性状表现一致,未出现早花早实现象,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南非种源幼树不同生长调查指标对施肥处理响应不同,胸径对少量施肥并不敏感;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不同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肥料对南非种源黑荆树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施肥是黑荆树丰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孙永玉王华芳夏新莉尹伟伦李昆
关键词:黑荆树引种适应性施肥效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