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

作品数:2,186 被引量:4,915H指数:24
相关作者:刘勇陈丽张潜英李正良廖常彬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67篇期刊文章
  • 173篇专利
  • 5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20篇医药卫生
  • 29篇文化科学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社会学
  • 6篇经济管理
  • 5篇建筑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学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军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07篇护理
  • 141篇手术
  • 87篇疗效
  • 84篇干预
  • 79篇血液
  • 79篇术后
  • 74篇肿瘤
  • 71篇并发
  • 65篇细胞
  • 59篇血管
  • 58篇并发症
  • 56篇护理干预
  • 55篇血液透析
  • 51篇血压
  • 47篇血清
  • 46篇静脉
  • 45篇衰竭
  • 45篇老年
  • 44篇康复
  • 40篇疗效观察

机构

  • 1,894篇自贡市第三人...
  • 37篇重庆医科大学
  • 30篇成都中医药大...
  • 29篇自贡市第四人...
  • 22篇自贡市第一人...
  • 17篇四川大学华西...
  • 14篇四川理工学院
  • 1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1篇西南医科大学...
  • 10篇自贡市中医院
  • 9篇泸州医学院
  • 7篇四川大学
  • 7篇西南医科大学
  • 6篇泸州医学院附...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自贡市第二人...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 5篇四川省人民医...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泰兴市人民医...

作者

  • 132篇刘勇
  • 40篇李正良
  • 36篇廖常彬
  • 35篇钟春梅
  • 31篇蒲光平
  • 29篇余剑平
  • 27篇黄永明
  • 25篇张德文
  • 24篇徐蜀远
  • 21篇徐海荣
  • 21篇钟渠
  • 20篇唐正琪
  • 20篇龙林会
  • 20篇严坤
  • 19篇谭维
  • 18篇刘刚
  • 18篇陈芳
  • 16篇黄剑
  • 14篇郝成罗
  • 13篇林光义

传媒

  • 206篇中文科技期刊...
  • 105篇中国科技期刊...
  • 60篇四川医学
  • 49篇海南医学院学...
  • 46篇现代医药卫生
  • 42篇医学理论与实...
  • 38篇中国误诊学杂...
  • 34篇泸州医学院学...
  • 34篇中国医学创新
  • 33篇海南医学
  • 29篇当代医学
  • 27篇基层医学论坛
  • 26篇中文科技期刊...
  • 19篇自贡医药
  • 18篇四川省卫生管...
  • 17篇中文科技期刊...
  • 16篇中国药业
  • 13篇吉林医学
  • 12篇华西医学
  • 12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8篇2024
  • 160篇2023
  • 232篇2022
  • 193篇2021
  • 71篇2020
  • 75篇2019
  • 52篇2018
  • 84篇2017
  • 55篇2016
  • 60篇2015
  • 67篇2014
  • 71篇2013
  • 73篇2012
  • 88篇2011
  • 76篇2010
  • 44篇2009
  • 25篇2008
  • 24篇2007
  • 27篇2006
  • 42篇2005
2,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肽辅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肽辅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脑苷肌肽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脑苷肌肽+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神经损伤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介质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中神经损伤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介质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神经损伤指标BNP的含量高于对照组,S-100B、GFAP、NSE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MDA、MPO的含量低于对照组,SOD、GSH-Px的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炎症介质IL-6、IL-8、TNF-α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肽辅助治疗可有效减轻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具体机制与其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相关。
邹世斌张诚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依达拉奉脑苷肌肽神经功能损伤
不同拔针法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23年
探讨使用不同拔针法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60名需要进行自体动静脉内漏血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选择其中的30名作为甲组,使用传统拔针法,剩余30名视为乙组,使用拇指十指持针翼一厘米的位置连接并挤压管道内瘘针产生的小负压两种方式帮助患者拔针,对比分析两种拔针之后的疼痛程度,低血情况,以及血肿发生情况,来了解不同拔针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结果显示,相较于甲组,乙组所引发的疼痛程度更轻微,并且出现血肿和滴血的情况更少,可见乙组对应的拔针方式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更为显著。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采用拇指十指持针翼一厘米的方式拔针,对于患者疼痛程度的降低、血肿、滴血发生率的降低均有显著临床意义。
吴岚
关键词: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梗死研究进展及述评
2010年
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发生的急性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PMI),主要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型、心肌细胞供氧和需氧失衡型;围手术期的科学的管理、评估对防范和治疗PMI具有重要临床意义,β受体阻断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有一定预防作用,今后应进一步研究其发生规律。
刘勇刘怡辰
关键词:围术期心肌梗死非心脏手术
论临床实习和教学的三期管理法
2013年
实习初期之“举”,了解学生、介绍医院和教学体系、熟悉总体安排、教育动员、方法学引导、相关法规学习等;实习中期之“驰”,以质量评估作为重要形式,对带教、实习双方进行质量检验过半时期的评估.把全院性教学活动和医院继教活动融合一体,专门针对实习医师安排三大开放式教学活动:改良的以问题为依据的学习法教研活动、中-英双语临床教学示范查房活动、与时俱进双语讲座等;实习后期之“收”,这个时期最易人心动摇,学习倦怠,同时易受考研、就业双向选择的影响而实习缩水,因此必须收心、收腿,管理再次上扬强化对教、学管理,最终让全程实习保质收官.
刘勇
关键词:临床教学
超声内镜诊断胃十二指肠粘膜下隆起性病变误诊2例及教训分析
2001年
余剑平张毅
关键词:误诊超声内镜
外伤性肠破裂5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分析外伤性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54例外伤性肠破裂的病因、就诊时间、入院时的症状体征及术中发现的损伤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术后切口感染12例;切口裂开2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肺部感染3例;肠瘘1例;死亡2例,原因均为脓毒血症。结论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谭维林光义
关键词:外伤性肠破裂预后
心理干预护理对肛肠手术患者的影响探究
2021年
研究心理干预护理用于肛肠手术的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0年11月本科接诊肛肠手术病患72例,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针对SDS和SAS评分,试验组干预后依次是(40.25±2.65)分、(41.03±3.47)分,比对照组(45.89±3.41)分、(46.58±4.25)分,P<0.05。结论:于肛肠手术中用心理干预护理,利于心态的改善。
廖永华
关键词:肛肠手术负性情绪心理干预护理
额窦数字X线影像分型与同一认定指标的筛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从法医学同一认定的视角探究柯氏位额窦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r radiography,CR)的形态学分类,并结合识别指标的数字编码,构建X线影像同一认定体系。方法收集400例四川汉族成年人额窦标准柯氏位CR片,以两侧眼眶上缘均相切的直线与额窦的位置关系对额窦形态学特征进行分型研究,并对额窦识别指标进行数字编码。结果提出额窦CR片影像学特征6类分型,筛选出额窦不对称性、最大额窦面积的侧别、同侧额窦面积与眼眶面积比、额窦上缘弓形弯曲数、额窦部分分隔位置、额窦中间隔位置等8项识别指标。结论提出了先作分型鉴别,再用所选取的8项指标对额窦形态进行识别编码的柯氏位额窦CR片影像同一认定的新思路。
黄云徐喆张建波张红霞邓振华
关键词:法医学放射摄影术额窦
血清肝素结合蛋白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急诊恶性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与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对急诊恶性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7-01—2019-01期间就诊的已确诊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细菌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62例)及非感染组(58例)。均于入院后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两组HBP与PCT含量。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BP和PCT及两者联合对恶性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HBP及PCT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HBP、PCT及联合检测的AUC分别为0.881、0.861及0.934,联合检测的AUC大于单一检测HBP或PCT的AUC(P<0.05);HBP、PCT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2.6%、56.5%及88.7%,特异度分别为86.3%、94.8%及89.7%,联合检测灵敏度高于单一检测HBP或PCT的灵敏度;联合检测特异度高于单一检测HBP的特异度。结论:HBP与PCT联合检测对急诊恶性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的诊断价值,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
杨勋能张军建任勇
关键词:降钙素原恶性肿瘤细菌感染
CTP对不同时间段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的临床分析
2019年
目的:探究CTP对不同时间段急性脑梗死患者缺半暗带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通过CTA、CTP和CT平扫检查,分析灌注所需要的参数和CTA的结果来确定好缺血半暗带。分析不同时间段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的差异。结果:40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灌注图像,发病时间小于4.5h的患者10例,13例患者发病时间在4.5h~6h之间,17例患者发病时间在6h~24h之间,不同时段三组患者各灌注参数值存在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不同时段的缺血半暗带存在差异,在发病4.5小时~6小时之间的部分患者也存在缺血半暗带的可能性,CTP可以通过对缺血半暗带的分析帮助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陈琼英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CTP缺血半暗带
共19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