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城市森林生态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8 被引量:397H指数:11
相关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林业局林业软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土壤
  • 4篇凋落
  • 4篇凋落物
  • 4篇樟树林
  • 4篇杉木
  • 4篇土壤呼吸
  • 4篇人工林
  • 3篇亚热带
  • 3篇施氮
  • 3篇物量
  • 3篇林地
  • 2篇氮沉降
  • 2篇凋落物量
  • 2篇养分
  • 2篇油茶
  • 2篇玉兰
  • 2篇樟树人工林
  • 2篇植被
  • 2篇杉木林
  • 2篇杉木人工林

机构

  • 26篇中南林业科技...
  • 25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湖南省林业科...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湖南省森林植...

作者

  • 23篇闫文德
  • 12篇梁小翠
  • 8篇郑威
  • 7篇项文化
  • 6篇方晰
  • 5篇田大伦
  • 5篇王光军
  • 4篇谌小勇
  • 3篇高超
  • 3篇邓湘雯
  • 3篇宁晓波
  • 2篇李忠文
  • 2篇朱凡
  • 2篇张徐源
  • 2篇刘益君
  • 2篇张力
  • 1篇赵晶
  • 1篇欧阳泽怡
  • 1篇欧阳硕龙
  • 1篇廖菊阳

传媒

  • 15篇生态学报
  • 4篇林业科学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林业与环境科...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7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氮对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林土壤呼吸和相关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人类活动引起陆地生态系统氮输入水平持续升高,对全球碳循环产生影响。为探究氮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采用氮添加试验对亚热带湿地松林的土壤呼吸进行了研究。试验共设置4种氮添加水平:对照CK,0 g m^(-2)a^(-1);低氮LN,5g m^(-2)a^(-1);中氮MN,15 g m^(-2)a^(-1);高氮HN,30 g m^(-2)a^(-1);每月上、下旬采用Li-cor 8100测定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1)氮添加对土壤呼吸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LN、MN和HN处理的土壤呼吸年累积量较CK处理分别降低了26.6%、23.7%和29.5%,而施氮处理间的土壤呼吸无显著差异;(2)林分生长期间(6-9月),施氮第1年的土壤呼吸所受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第2年同期的水平,显示施氮对土壤呼吸的影响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3)湿地松林土壤呼吸存在明显的季节动态,最大值出现在8月(356.32 mgCO_2 m^(-2)h^(-1)),最小值出现在1月(99.12 mg CO_2 m^(-2)h^(-1)),施氮处理并不改变土壤呼吸的季节性变化规律;(4)CK处理林分中,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间存在极显著的指数关系,而与土壤湿度无显著相关。施氮处理没有改变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抑制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_(10));(5)施氮处理显著减少了林分凋落物量、土壤微生物碳、氮量,并轻微抑制了细根生物量,这些改变导致了土壤呼吸的下降。上述结果表明施氮会显著抑制亚热带湿地松林的土壤呼吸速率,而这种抑制作用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刘益君闫文德郑威王光军张徐源梁小翠高超
关键词:施氮处理亚热带湿地松土壤呼吸
樟树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含量及归还量对氮沉降的响应被引量:18
2016年
氮沉降的持续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量的氮沉降对其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土壤肥力、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讨亚热带常绿阔叶森林凋落物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以樟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模拟氮沉降的实验,实验设置4种氮添加水平CK(0g N m^(-2)a^(-1),对照)、LN(5g N m^(-2)a^(-1)),MN(15g N m^(-2)a^(-1)),HN(30g N m^(-2)a^(-1)),研究氮沉降对樟树林年凋落物量、凋落物养分含量以及归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CK、LN、MN、HN),樟树林凋落物的年凋落量分别为(4.53±0.32)t hm^(-2)a^(-1)、(3.95±0.28)t hm^(-2)a^(-1)、(3.56±0.41)t hm^(-2)a^(-1)、(4.46±0.48)t hm^(-2)a^(-1),施氮抑制了樟树林的凋落量,且低、中氮处理下差异显著(P<0.05);施氮处理后凋落物的养分含量大小顺序为:C>N>Ca>K>Mg,凋落物的碳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但氮含量都有所增加,因此,施氮降低了樟树凋落物各组分的C/N比;凋落物中元素的年归还量大小顺序表现为:C>N>Ca>K>Mg,施氮处理对凋落物C、K、Ca、Mg归还量有抑制作用,但对凋落物N归还量表现为促进作用。
赵晶闫文德郑威李忠文
关键词:氮沉降樟树林凋落物养分
基于GA-BP人工神经网络的樟树林土壤呼吸对施氮响应的研究
2017年
目前开展的施氮对土壤呼吸影响研究大多基于实验观测结果,受实验地自然条件的限制,不能研究在一定条件范围内土壤呼吸对施氮响应的连续变化。通过喷洒NH_4NO_3水溶液,设置对照(C,no N added),低氮(L,5 gNm^(-2)a^(-1)),中氮(M,15gNm^(-2)a^(-1)),高氮(H,30 gNm^(-2)a^1)4种处理水平,使用GA-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樟树林土壤呼吸对施氮响应的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使用响应曲面法展示,研究土壤呼吸对施氮响应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对樟树林土壤呼吸既有抑制作用又有促进作用,其程度是由土壤温湿度条件决定的,总体上使得施氮对土壤呼吸在低土壤湿度的条件下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在高土壤湿度条件下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在一部分土壤温湿度组合下表现为无明显作用。GA-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其特性,可以模拟土壤呼吸对施氮响应的连续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施氮量、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之间复杂的数学关系。
张力闫文德郑威刘益君梁小翠高超方晰
关键词:土壤呼吸施氮响应曲面法
杉木林采伐迹地连栽和撂荒对林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3
2009年
研究湖南会同连栽第2代杉木人工纯林和撂荒对第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30cm和30~60cm土层中,撂荒地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普遍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且腐殖质碳、有效磷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全磷含量在0~30cm土层中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0~30cm土层中,撂荒地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P<0.01),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P<0.05),30~60cm土层中,撂荒地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也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地(P<0.05),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也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但差异不显著(P>0.05)。林地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之间均呈较好的正相关,而且与水解氮、速效磷、腐殖质碳的相关性高于其与有机质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在林地土壤质量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可作为林地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撂荒具有更好地恢复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能力,对维持杉木人工林地持续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
方晰田大伦秦国宣项文化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连栽撂荒酶活性
贵阳花溪石灰岩、石灰土与定居植物化学元素含量特征被引量:17
2009年
对贵州花溪区石灰岩、石灰土及定居植物中化学元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的pH值为9.38,全P和全K含量低,全Ca和全Mg含量较高,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Fe>Pb>Ni>Mn>Co>Cu>Zn>Cd;石灰土的pH值为7.53~7.98,有林地的有机质、全N及全P含量高于无林地,N素和P素有效率很低,速效N仅占全N含量的0.47%~1.18%,速效P仅占全P的0.8%~1.5%,全K含量亦不高,但有林地速效K含量(251.81mg·kg-1)超过土壤速效K含量对应的富K(>155mg·kg-1)水平等级,属富K型土壤,无林地全Ca及全Mg含量高于有林地,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Fe>Mn>Pb>Zn>Ni>Cu>Co>Cd,全Pb,全Zn及全Cu含量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3级标准;定居植物体内不同元素含量的差异很大,同一元素在不同植物体内含量的变化范围亦很大。
宁晓波项文化方晰闫文德
关键词:石漠化石灰岩石灰土
长沙市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0
2019年
利用2017-2018年长沙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长沙市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沙市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冬季浓度最高,PM2.5和PM10分别为62.87和89.22μg·m-3;空间变化特征:PM2.5浓度为长沙城区>长沙县>宁乡县>望城区>浏阳市,PM10浓度为长沙城区>宁乡县>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颗粒污染物PM2.5与PM10浓度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性,r=0.853,P=0.000(P<0.01);降水对大气颗粒物有显著消减作用,使PM2.5、PM10的浓度分别下降了17.93%和27.67%。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提倡绿色出行、增加绿量、人工降水等可有效控制长沙市大气颗粒物污染。
陈雅真梁小翠闫文德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PM2.5PM10空气质量
湘南典型次生林粗木质残体生物量、碳储量和养分特征被引量:6
2022年
对九龙江森林公园次生常绿阔叶林粗木质残体(CWD)进行量化研究,了解亚热带典型次生林CWD的本底数据。以九龙江森林公园典型天然次生林中的6个20m×20m的标准样地为对象,调查并分析样地内不同分解等级CWD的生物量、碳储量和养分特征变化。九龙江森林公园亚热带典型次生林的CWD储量在2.8—30.4t/hm^(2)之间,碳储量在6.10—6.75t/hm^(2)之间,大量营养元素(N、P、K、 Ca、 Mg)含量相对稳定,化学计量变化不显著,微量营养元素中Pb与Cd元素含量随着分解等级的增加而增加。九龙江森林公园亚热带典型次生林的CWD储量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处于中等水平,CWD主要以分解中后期的倒木为主,反映出该次生林处于中幼龄林阶段,具有较高的碳储量,养分含量相对稳定,并表现出Pb与Cd在CWD中积累的现象,在中度分解和重度分解的CWD中Pb含量分别增加了62.65%和69.88%,Cd含量则分别增加了33.33%和100%,其内在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CWD如何参与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重金属积累等生态过程,比较不同林分干扰历史下CWD储量、分布及养分特征的异质性,补充CWD参与碳循环和碳平衡过程的本底数据,为亚热带典型次生林的保护与可持续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一帆谌小勇邹东军雷俊杰吴小红王钧闫文德闫文德
关键词:粗木质残体生物量化学计量养分特征
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林冠截留特征被引量:12
2016年
林冠对降水的截留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分循环和水资源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商品材树种,研究杉木人工林各生长阶段的林冠截留,能更好的了解杉木各生长阶段的水循环过程以及涵养水源的能力。以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第Ⅲ集水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小集水区径流场综合试验法对1983年至2007年杉木人工林幼龄阶段、中龄阶段及近熟阶段3个不同生长阶段的林冠截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杉木人工林不同生长阶段年均截留率分别为:幼龄阶段26%、中龄阶段27.86%和近熟阶段29.47%,3个阶段的截留率季节变化规律相似,但在降雨量较小的月份,近熟阶段的截留率明显高于幼龄阶段。(2)在雨量级小于1.0 mm时,3个阶段林冠截留率都较高且无明显差别,均在86%以上;在1.0—2.0mm雨量级时,3个阶段截留率与雨量级小于1.0 mm时均大幅降低,但3个阶段截留率物显著差异,幼龄阶段48.1%、中龄阶段48.7%和近熟阶段47.1%;在进入2.0—4.0 mm雨量级时,3个阶段截留率差异较大,幼龄阶段30.5%、中龄阶段38.4%和近熟阶段44.1%,近熟阶段的林冠能截留住更多的降雨;当降雨量大于100 mm时,3个阶段林冠截留率又无明显差异截留率均低于10%。(3)Fan模型对各阶段杉木人工林林冠截留的模拟较为理想。
伍倩闫文德赵亮生邓湘雯宁晨项文化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降雨量林冠截留
基于MODIS数据的中国三种主要土地类型变化的空间特征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人类活动使得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发生了巨大变化,直接影响着全球气候。本研究通过从2000—2013年对中国三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NDVI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4年来,中国三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NDVI平均值均有增强的趋势。(2)三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中除耕地中的水田,林地中的有林地和草地中的高覆盖草地增长速率不显著外,其他土地类型增长速率均显著。(3)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均以改善面积大于退化面积,耕地中改善面积占总耕地的64.21%,退化的区域占18.50%;林地改善的区域占总林地的54.21%,退化的区域占20.13%;草地改善的区域占55.53%,退化的区域占18.23%。三种土地类型均有所改善且改善明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甘肃以南,陕西以北和东北部分地区。
王震闫文德刘曙光高超谌小勇
关键词:土地利用类型NDVI植被覆盖
施氮对亚热带樟树林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人类活动引起全球范围内大气氮沉降量的升高,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氮输入,从而影响土壤CO2排放。为揭示生态系统氮输入升高对土壤呼吸的影响,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对亚热带樟树林(Cinnamomum camphora)进行模拟氮添加试验,每月上、下旬采用红外分析法测定4种氮输入水平(CK,0 g m-2a-1;低氮LN,5 g m-2 a-1;中氮MN,15 g m-2 a-1;高氮HN,30 g m-2a-1)下的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1)樟树林土壤呼吸存在明显的季节动态,最高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氮添加处理显著抑制了樟树林的土壤呼吸,LN、MN、HN处理土壤呼吸年累积量分别较对照CK下降37.66%、30.62%、38.95%,各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氮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随时间推移而减弱;(2)氮添加不影响土壤呼吸昼夜波动特征,但显著抑制土壤呼吸速率;(3)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间存在极显著的指数关系,与土壤湿度相关性不显著,CK、LN处理Q10相近,MN处理最小:(4)氮添加处理促进了土壤中氮的淋失,且随施氮水平的升高而增大。
郑威闫文德王光军梁小翠张徐源
关键词:亚热带土壤呼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