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

作品数:505 被引量:2,082H指数:19
相关作者:陈张根林其珊吴琳梁雪村陈国珍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0篇期刊文章
  • 1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4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76篇心脏
  • 137篇先天性
  • 130篇先天
  • 120篇先天性心脏
  • 119篇先天性心脏病
  • 118篇动脉
  • 112篇心脏病
  • 89篇儿童
  • 69篇手术
  • 57篇超声
  • 55篇川崎
  • 55篇川崎病
  • 53篇心动图
  • 51篇超声心动图
  • 47篇缺损
  • 47篇冠状
  • 46篇血管
  • 44篇婴儿
  • 34篇心动描记术
  • 34篇描记

机构

  • 500篇复旦大学
  • 12篇复旦大学上海...
  • 5篇中国福利会国...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德克萨斯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华医学会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129篇黄国英
  • 95篇贾兵
  • 63篇陈张根
  • 55篇叶明
  • 53篇吴琳
  • 52篇桂永浩
  • 46篇刘芳
  • 34篇马晓静
  • 31篇梁雪村
  • 24篇李炘
  • 21篇盛锋
  • 20篇陆颖
  • 18篇钟慧
  • 15篇陈纲
  • 14篇陶麒麟
  • 14篇齐春华
  • 13篇宁寿葆
  • 13篇张惠锋
  • 12篇林其珊
  • 12篇宓亚平

传媒

  • 44篇中华儿科杂志
  • 32篇中国循证儿科...
  • 29篇复旦学报(医...
  • 26篇国际儿科学杂...
  • 2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8篇中华小儿外科...
  • 16篇中华胸心血管...
  • 14篇实用儿科临床...
  • 10篇国外医学(儿...
  • 9篇中华围产医学...
  • 9篇中华医学杂志
  • 9篇中国医学影像...
  • 9篇中华实用儿科...
  • 8篇中国当代儿科...
  • 8篇国外医学(心...
  • 8篇临床儿科杂志
  • 8篇中国小儿急救...
  • 7篇2006(第...
  • 6篇中国实验动物...
  • 6篇临床小儿外科...

年份

  • 14篇2023
  • 18篇2022
  • 14篇2021
  • 18篇2020
  • 10篇2019
  • 13篇2018
  • 14篇2017
  • 9篇2016
  • 11篇2015
  • 20篇2014
  • 25篇2013
  • 31篇2012
  • 14篇2011
  • 40篇2010
  • 28篇2009
  • 29篇2008
  • 51篇2007
  • 48篇2006
  • 49篇2005
  • 14篇2004
5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工程学心血管修复材料研究进展
2002年
组织工程学心血管修复材料是采用组织工程学原理和技术,在体外设计构建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包括补片及人造血管等,是多学科相交叉的前沿领域。本文就近几年来组织工程学心血管修复材料在种子细胞、支架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蒋红军贾兵
关键词:组织学技术生物相容性材料种子细胞
心脏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09年
心脏锥干部畸形是常见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近年来发现“心肌化”过程是心脏近端流出道隔发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调控心肌化的基因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正在成为研究热点。了解这些机制在心肌化过程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心脏流出道发育的调控过程,对于进一步探讨产前的预防措施乃至开展基因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伟呈黄国英
关键词:心脏
儿童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被引量:6
2017年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表现为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控制后,心肌功能失常可完全或部分恢复。此类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是一种可逆的继发性心肌病,总体预后良好,但其在临床实践中常不被大多数儿科医师所认识。现对儿童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临床诊断标准、发病机制、疾病特征、治疗手段及预后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医师早期识别与规范化治疗儿童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提供依据。
韩晓华王凤吴琳
关键词: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快速型心律失常儿童
小儿巨大胸腔肿瘤伴呼吸窘迫的诊治策略探讨
2021年
目的探讨小儿巨大胸腔肿瘤伴对重要脏器压迫所致危重症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21年间我科收治的小儿巨大胸腔肿瘤伴有呼吸窘迫患儿128例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病理诊断、治疗。结果128例患儿中男75例、女53例,年龄9月至15岁,平均(8.24±1.08)岁,学龄期及幼儿期最常见。肿瘤巨大压迫心脏21例,压迫支气管及肺脏57例,压迫上腔及主动脉9例,同时压迫心脏、气管及肺脏41例。除常规肿瘤系列检查外,93例均行B超或CT定位下穿刺活检,明确初步诊断。4例入院36h内未及完成检查即死亡,49例完善检查和术前准备后直接手术,15例快速检查和评估后急诊手术,17例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亚急诊手术。43例转科化疗后再手术切除,随后继续巩固化疗。术后门诊复诊和电话随访6个月至5年,良性肿瘤术后恢复较好,100%生存;恶性肿瘤中35例恶性肿瘤转入血液科化疗和62例转肿瘤科化疗,出院后6个月内死亡2例;2年死亡7例,5年内死亡28例,13例化疗后失访,其余目前病情平稳,5年生存率65%。结论小儿胸腔肿瘤类型多样,发展迅速,易压迫重要脏器伴有呼吸窘迫;应尽快完善相关检查,特别是穿刺活检与其他影像检查同期进行;Ⅰ期手术完整切除机会少,联合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案。
仇万山仇万山沈啸张惠锋陶麒麟陈刚贾兵
关键词:小儿胸腔肿瘤呼吸窘迫诊治策略
婴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一期矫治
目的总结婴儿主动脉缩窄(CoA)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对102例CoA合并心内畸形患者行一期手术矫治。CoA为导管前型64例,邻近或正对导管处38例。主动脉弓发育不...
陶麒麟贾兵陈张根李炘叶明沈华钟慧
文献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二):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被引量:7
2020年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S)是一种左室流出道梗阻性病变,发生率为0.03~0.34/1000存活新生儿,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3%~5%[1]。AS约占左室流出道狭窄的75%,男性多见,男性发生率要高于女性3~5倍,常合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左心室发育不良综合征、主动脉缩窄等[2-3]。小儿主动脉瓣病变可累及多个瓣叶,瓣叶病变复杂严重,个体差异大,手术难度大,再干预率高,成为小儿心脏病治疗领域的难点之一[4]。合并其它复杂畸形的AS不在本共识讨论范围内,如合并心室圆锥连接异常的畸形:主动脉弓离断合并室间隔缺损、完全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房室间隔缺损、单心室、纠正性大动脉错位、糖原储存异常疾病导致的间隔异常肥厚等。
贾兵李守军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
降钙素原测定在小婴儿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的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对小婴儿体外循环围术期降钙素原值的测定,了解其变化规律及其和炎症因子变化的相关性,评价降钙素原是否能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及围术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大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在麻醉成功开胸前、体外循环30min、体外循环结束后、术后4h、术后24h和术后48h、术后3d7个时间点采血,测定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介素1β、6、8、肿瘤坏死因子-α和降钙素原变化。结果降钙素原体外循环结束时开始明显升高,术后48h达到峰值,术后72h开始明显下降。降钙素原值与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的变化呈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降钙素原的升高程度与体外循环诱发全身炎症反应严重程度呈明显相关,测定降钙素原可能有助于临床鉴别高危患者,提示细菌感染的存在。
陈纲陈张根贾兵杨毅何春兰钟慧
关键词:降钙素原体外循环全身炎症反应婴儿
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37
2008年
高燕黄国英
关键词:流行病学新生儿死亡胚胎发育异常现代医学模式人类疾病谱血管结构
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疾病不同治疗策略的疗效分析:单中心85例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先天性主动脉瓣疾病患儿的各类手术方法的早中期治疗结果,为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患儿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5例主动脉瓣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男64例、女21例,平均年龄45个月(5 d^15岁)。其中18例行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BAV),8例行主动脉瓣外科交界切开成形术(SAV),27例行主动脉瓣自体心包修补术,16例行机械瓣主动脉瓣置换术,16例行Ross手术。随访(6.25±2.76)年,分析不同手术术后再干预情况和患儿生存状况。结果85例患儿死亡3例(3.5%),再手术17例(20.0%)。采用SAV、BAV、主动脉瓣自体心包修补术、机械瓣主动脉瓣置换术、Ross手术患儿5年生存率分别为87.4%、88.9%、100.0%、100.0%、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免再手术率分别为44.4%、18.4%、100.0%、66.9%、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手术需要根据患儿瓣叶组织病变情况采取手术方式。对于严重病变患儿,首次干预推荐SAV。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手术中SAV、BAV均为姑息性手术,中远期需进一步评估以及再干预可能;Ross手术和机械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有较低的再干预率,中远期随访表明疗效确切;主动脉瓣自体心包修补术有望成为延期或替代Ross手术和瓣膜置换术的方法。
王坤贾兵
关键词:主动脉瓣疾病手术儿童回顾性队列研究
应激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心脏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研究
研究目的:研究小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后血中皮质醇浓度的变化规律,探讨可能导致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drenal insufficiency,AI)的相关危险因素。评价高...
诸冰雪贾兵陈张根
文献传递
共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